簡生容
略讀課文是學生運用學到的學習方法,獨立地進行閱讀的課文。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總是怕學生不能讀懂,精講細講,結果是既費時,學生聽起來又沒趣、枯燥。后來,我嘗試改變略讀課文的教學方法,針對課文的內容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沒想到還有一定的效果,學生學習興趣濃了,課堂活躍了。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
一、以“讀、背”為主
有的略讀課文,語言文字優美,詞語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的課文,重在積累語言,豐富詞語。教學時,我主要采取“讀、背”的教學方式。例如《松坊溪雪景》這一課,作者抓住雪中的溪石和石橋、雪后的村子和遠山幾處景物突出了松坊溪的雪景,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和動、靜態描寫,把雪中的溪石和雪后的游魚描寫得活靈活現,酣暢淋漓地顯示了松坊溪的美麗與活力。文中的語言文字相當優美,語言傳神盡意,富有表現力,但是極為簡約。因此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最喜歡文章的哪部分?讀一讀,再說說為什么?并通過朗讀把你的感情讀出來。”然后把喜歡相同段落的學生分為一組合作學習。給予充分的學習后,通過朗讀比賽來檢查效果。結果學生學習興趣極高,朗讀效果也較好。最后,我又讓他們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這樣,教學中既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積累了語言。
二、以“表演”為主
多數略讀課文,內容淺顯易懂,趣味性強,便于閱讀和理解。教學時教師沒有必要做過多的講解分析,對于情節性強的文章,可以采取以“表演”為主,增強趣味性,寓教于樂。例如在教學《地球清潔工》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然后再分角色朗讀,在讀中揣摩各種動物的心理活動。在此基礎上,我提出:“下面我們分小組來表演一下課文內容,讓老師看看哪一組表演得最好,好嗎?”“好!”課堂頓時變得活躍起來。大家興趣盎然地分角色、表演。最后,我選了一組在班上表演。表演后,我問同學們:“誰表演得好?為什么?”“曹怡銘表演得好,他把小海鷗得意的樣子表演出來了!”“楊森表演得不好,他對課文不熟,屎殼郎是在牧場上清潔羊糞牛糞的,他說成是在垃圾堆里清理垃圾去了!”大家七嘴八舌。在表演、評的過程中,大家對課文內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以“講故事”為主
有的略讀課文,篇幅較長,故事性強,富有感染力,學生容易理解。對于這樣的課文,老師如果做過多的講解,學生會感到啰嗦,而失去學習興趣;相反的,如果讓學生在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后,展開想象,講述故事,不但可以使課堂變得有聲有色,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意識。如《獵人海力布》講的是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充分自學,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通過討論,歸納出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海力布神態、動作、語言、內心活動等方面的語句,體會海力布的品質。閱讀應該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故事,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學生紛紛涌躍上臺講故事,結果出乎意料之外,許多學生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各有所創造。有的在講故事時加上了海力布射老鷹時的具體動作,有的想象了海力布所打到的各種各樣的獵物,有的增添了海力布分獵物時的熱鬧景象,還有的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了海力布的心理活動。從這些可以看出,學生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在講故事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四、以“匯報調查情況”為主
有的略讀課文,反映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這就需要學生對生活環境作一些了解。例如《失蹤的森林王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森林王國的國王為了修建新型王國,而砍掉了森林里的全部樹木,由于失去了森林的保護,漂亮的新型王國在環境污染以及自然災害下面臨滅亡的危險。課文反映了地球環境惡化的嚴重性。通過學生的學習,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因此,我在課前布置學生觀察周圍環境,了解周圍環境受污染的情況,到閱覽室查閱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大膽質疑,討論交流,明白失蹤的森林王國都是由于人們破壞地球環境造成的。在此之后再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調查情況,學生們都積極匯報自己了解的一些情況。有的從父母那里知道了石門水泥廠冒出的濃煙對大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有的看到了自己家附近的水塘被污染了;有的學生從資料上了解到了“溫室效應”“酸雨”的由來……有個同學膽怯地站起來問:“老師,我們家附近的土地莊稼都不做了,栽了很多樹,這是不是破壞環境呢?”我當時立即表揚了他:“你觀察得很仔細。這不是破壞環境。這是人們已經意識到破壞環境對我們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在保護環境?!痹趯W生調查、匯報的過程中,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加深了,課文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當然,略讀課文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做實驗”“以辯論為主”等。其實,只要我們多研究教材,選擇適合課型的教學方法,真正實現略讀課文中教師教學上的“略”和學生學習上的“詳”,使略讀課文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