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摘要】文章闡述了職業技能競賽的含義及省內外研究現狀,提出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的意義。最后,以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訓基地四個方面論證了職業技能競賽改革的做法。
【關鍵詞】高職學生 ?職業技能競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80-02
一、職業技能競賽的含義
職業技能競賽指的是根據國家相關職業技能標準,以生產和經營工作為依托,開展的以訓練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有組織的群眾性競賽活動。職業技能競賽以突出的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其基本要求是要密切結合社會生產實際。
本文所研究的職業技能競賽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門聯合勞動保障等部門舉辦的,由全國高職院校的的學生參加的。比如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及各省選拔賽、校選拔賽。
二、省內外研究與改革狀況
由于全國職業技能競賽全國大規模的舉辦從2008年才開始,在省內,關于職業技能競賽的研究時間比較短,也不夠深入。大部分研究都是職業技能競賽在操作層面的,但對技能大賽的系統研究還不多見。
從全國來說,陳炳和提出:學生技能大賽可以促進高職教學各方面改革,比如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技能評價標準的制定、實訓條件的改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學方法的改革、校企合作的運行等等。呂景泉總結出了職業技能競賽的四種價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價值;進行制度改革創新的價值;實現多元互動的聚合價值;推動職業教育全面發展的社會價值。而對于技能競賽同高職專業有機結合的研究還比較匱乏,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三、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的意義
1.有利于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職業技能競賽貫徹“以實用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具有檢查和展示教學成果、激勵和選拔技能強手、充分發揚“尊技重職”社會風氣的功能,已成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器,是促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專業建設以及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手段。
2.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技能競賽對于加強學生學習、激發學習動力、提升就業能力及實現升學夢想等均發揮著重要作用。職業技能競賽成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驅動力,同時又是檢驗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當前,我國大部分職業院校采取的教學模式仍然非常落后,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的專業技能沒有得到鍛煉,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學校教育沒有和企業對接。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途徑,但由于職業技能競賽在我國舉辦的時間不長,在制度建設、管理層面、實際操作等方面出現一定的問題,技能競賽的效果的不理想,對職業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通過此研究,一方面為職業技能競賽的高效開展提供借鑒意義。另一方面使職業技能競賽更好為高職教育教學服務。
四、我校職業技能競賽改革的做法
1.教學模式改革
將技能大賽作為校內綜合實訓項目,采取多種訓練形式逐漸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大一剛入學的新生可以進行專業認知訓練,使其對技能大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加深對專業的了解,確定好職業發展方向;大三畢業生在上崗之前可以進行綜合模擬實訓,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檢驗工作中的不足,梳理工作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兩者訓練之間可以定期開展校級技能比賽,以項目教學為基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2.課程體系改革
課程體系是技能大賽有效開展的保證,也是提高高職教學水平的關鍵,若想使職業技能大賽真正發揮作用,必須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將課程與競賽對接。職業技能競賽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在比賽過程要求學生既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又具有拓展知識。為此,可以把一些與競賽有關的知識納入課程體系,讓課程和實際應該相結合。比如市場營銷技能競賽展示動態運用市場需求、競爭優勢、目標市場、營銷策略組合、財務可行等營銷基本元素的基本功。
3.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技能競賽的激烈競爭和比賽結果充分體現了各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學生實踐的必經環節,指導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教師素質提高和職業生涯拓展的重要考核標準,形成師生共同參與、積極向上的生動局面。成立由專業帶頭人、專業教師、骨干教師、企業人員,特別是一線崗位工作突出的高技能專家,共同組建教育教學團隊,作為學生技能大賽的指導教師。
4.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尤其是校內實訓室作為職業技能大賽的平臺,必須從各方面給予保證。比如我院的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有市場營銷綜合實訓中心,裝有ITMC市場營銷競賽系統,定期組織學生訓練、選拔和校內比賽,配備有專門的指導教師。校外,學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一方面為技能競賽提供技術和實踐支持,另一方面,為行業提供職業技能鑒定、給社會人員進行培訓等等,尤其對中小企業能夠提供優質的技術培訓服務,從而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