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
【摘 要】本文探討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在民辦高等職業院校教學中的作用,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方式做出了探究。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隊伍建設 高職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8-0059-01
一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承載著重要的使命,它需要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努力,需要為社會的發展輸送專業型的人才。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才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與學校的辦學質量聯系緊密,也與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關于技術工人短缺的調研報告》中發布了一組數據,我國現在技術工人中的技師和高級技師比例非常低,百分之四不到,但是企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級技師比例要達到百分之十四。這樣的供不應求,造成的企業人才不足,進而阻礙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當務之急是需要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高水平的實用型人才。學生在高等職業院校中能否獲得較強的實踐能力,取決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師如果只注重理論的教學,只能口頭上傳授專業技術,不能在實踐中身體力行,是不可能培養出實用型的人才的。只有不斷提升教學內涵,使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形成有特色的教學模式,并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只有這樣的有實力有優勢的院校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讓高等職業院校的實力得到大家的認可。高等職業院校想要走出一條更有特色的教學之路,就必須建設好“雙師型”教師隊伍。
二 “雙師型”教師的含義
“雙師型”教師指的是能夠在一個職位上展現出多種職業能力,能夠做到在專業和其他各方面相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這樣的教師兼具教師和技術工程師的職業素養,能夠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表現出較高的水平。教師既需要有擔任教師工作的資格,也需要有相關的技能證書,既需要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習,也需要在實踐中指導學生操作。教師的水平和素質能夠體現在“雙師型”教師的內涵中:一方面是“雙師型”教師能夠表現出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比如良好的教學能力、正確的思想認識、積極的教育信念,能夠做到在教師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另一方面是“雙師型”教師在專業水平上,要有一定的突出表現。在教師的素質要求方面,教師具體要做到的是:在職業道德上表現出高水平,對市場經濟的基本知識有較深刻的認識,組織能力較強,能夠與時俱進,能夠使學生在步入社會走上崗位的時候,有良好的工作能力。
三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
1.健全“雙師型”教師培養制度
政府為了支持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出臺了相關政策和制度。高等職業院校可以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規定,能夠把“雙師型”教師建設中涉及的相關制度規范化,比如權利與義務、審核與獎罰以及對人才的培養和教師的招聘等等,只有把握好這些政策,“雙師型”教師建設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2.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培訓
一是要利用企業優勢,讓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學習,讓教師在實踐中加深對社會需求的了解,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這樣當教師教授學生相關知識和能力的時候,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具有實用性的專業知識,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二是組織教師系統地學習和深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三是將生產、學習、研究很好地結合起來。
3.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激勵力度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對教師要有一定要求,要在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方面有相應的造詣,“雙師型”教師要擔負起比普通教師更多更有難度的工作。所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在教師獎勵制度上不斷完善,提高獎勵水平,使“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穩步向前發展。特別是在教師進行職稱評定時,要更加公平和公正。現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進行職務的晉升評定時,采用的評定標準是普通高校的相關標準,對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考核占的比重較大。但是在高等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擁有的不僅是科學研究能力,還需要擁有的是生產實踐能力,所以應該為“雙師型”教師建立一套相對獨立的評定辦法,使這部分教師的職稱評定更加公平公正。
4.拓寬“雙師型”師資引進渠道
要加大對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人才的引進力度,把具有兩年以上實踐經驗、具有工程碩士學歷的企業技術人員,作為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一個重要來源,優化專職教師隊伍結構。同時建立兼職教師師資庫,有計劃地聘請相關企業具有相關專業中高級職稱、能夠熟練解決生產技術問題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還可以吸收一些知名專家擔任客座教授。
參考文獻
[1]夏昌祥.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