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玲芳
【摘 ? ?要】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抱怨單詞記不住,容易忘;教師認為詞匯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沒有進行有效的詞匯教學。結果,詞匯教學的薄弱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展緩慢,教師的教學效率低。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高中 ?英語詞匯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69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師的詞匯教學及學生的詞匯學習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前提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怎樣有效地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成為所有英語教師都應重視的問題。文章通過對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及對詞匯教學內容的探討,提出了幾種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有三個特點,一是強調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二是強調詞匯學習要結合表達需求、話題范圍和語境。三是總詞匯量有所增加。詞匯教學的特點要求教師尋求新的詞匯教學策略,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詞匯特征
1.注重運用。一方面,詞義拓展,舊詞賦予新義,或是在原有的詞義基礎上有新注解,使詞匯本身意義更豐富;另一方面,新課標強調從詞匯的“音、形、義、用”多角度學習詞匯,這說明對詞匯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辨認、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還強調學生要學會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用所學詞匯去表達意義、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也即“運用”。
2.新型詞語涌現。新版教材的語言素材涉及領域廣泛,如科技成就、現代農業、航空航天事業、生態環保、文化遺產保護、現代音樂與影視、宗教文化與習俗以及道德與法制等,致使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專業詞匯,給詞匯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
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常見問題
1.詞匯教學不分層次,不分步驟,平均分配時間,造成學生詞匯記憶負擔過重,詞匯教學效率低下。
2.詞匯教學求深而不求廣,導致學生的詞匯量難以有效擴展。一些教師在教學單詞時往往把該單詞所有的用法全部灌輸給學生,形成“詞典搬家”的局面,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成功地應對各種考試。然而,學生對教師灌輸的內容往往難以一時掌握,漸漸地對詞匯學習喪失興趣,無法有效地拓展詞匯量。
3.詞匯教學方法單一,缺乏語境,導致學生學得快,忘得快。目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般模式是:讓學生看課本上詞匯表,之后領讀生詞,直接告訴學生詞義,然后給出例句,讓學生記下例句,最后讓學生拼寫并記憶生詞。這種教學模式既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也不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4.詞匯教學缺乏學習策略指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不僅強調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然而,目前不少教師仍然采取知識灌輸的方法,先把詞匯的音、形、義等簡單地告訴學生,然后舉例說明,最后讓學生死記硬背。在這樣的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考慮學生的需求,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和記憶特點,很少涉及詞匯學習的基本策略,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二、新課程下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
(一)任務型詞匯教學法
詞匯教學中的任務是指對所學詞匯進行處理和加工的各種練習以及口筆頭運用詞匯的活動。任務型詞匯教學法是指在詞匯的呈現、講練和復習等環節,設計一系列有意義的任務和活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掌握詞匯的意義和用法,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二)游戲教學法
把游戲引入課堂,使教學形式多樣化,能有效防止學生疲勞或產生厭煩心理,有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地感覺中領會和掌握詞匯。詞匯游戲必須具備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和競爭性等特征。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科學地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力求生動活潑,使學生積極參與。
(三)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就是把詞代表的客觀事物直接使用到詞匯教學中,使詞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聯系,使教學真實、形象、一目了然,這是理想的揭示詞義的途徑。除了實物展示法之外,在教一些難以理解的抽象名詞時,如果能夠借助圖片,簡筆畫教學,則能幫助學生建立詞語本義與所指事物的直接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學實踐中還可運用動作演示,實驗演示,幻燈片,多媒體等進行詞匯教學,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四)話題法
新版高中英語教材各單元都是圍繞一個話題來編寫的,很適合采用話題詞匯教學法。話題詞匯教學法就是結合課文對與話題意義或形式相關的詞匯進行多角度、多渠道的歸納、聯系、拓展、操練、記憶和運用,達到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詞匯運用能力的目的。
(五)歸類記憶法
此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自主拼讀。學生根據讀音規則讀出單詞,然后教師示范或播放單詞錄音,學生自行糾正讀音。此步驟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拼讀的習慣和能力。
2.強化記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詞匯表中的詞匯進行歸類、對比和聯系,采用多種記憶方法進行記憶,如分類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多感官記憶法、構詞法記憶法、對比記憶法、圖表記憶法以及卡片記憶法等。
3.檢測。采取自測、互測、集體測試等方式,檢查詞匯記憶的效果。對于少數尚未掌握或出錯較多的詞匯,教師可以讓學生制成單詞卡片,隨身攜帶,反復記憶。
(六)文化內涵教學法
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另一方面,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新課程標準把文化意識列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之一。文化意識這一概念是指某一言語社團特定的社會規范和習俗,包括當時政治、歷史、哲學、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識。在外語教學中,我們往往只強調大量掌握詞匯的重要性,卻忽視了詞匯的文化意義。實際上,在英語詞匯中,除了少部分核心詞匯外,很多詞匯都帶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因此,對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的講授是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動物詞匯會產生不同的喻義。在漢語中,貓頭鷹由于它在夜間活動,鳴聲凄厲,因此人們把它的叫聲與死人相聯系,因此它被認為是不祥之鳥。然而在英語中它是代表智慧的鳥,比喻某人很聰明,絕沒有任何壞的意思。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課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題。教師應研究詞匯教與學的規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探索詞匯教學有效策略。同時,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并培養良好的習慣,拓展詞匯學習渠道,全面提高詞匯教學效果及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