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鳳
【摘 ? ?要】一直以來,大學生的擇業問題就是社會、學校、家長及學生本人關注的一個焦點。隨著高校畢業生總量的不斷增加,如何在龐大的就業大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越來越成為一個難題。本文結合高校畢業生擇業現狀,指出了模糊評價模型的基本原理,考慮到影響高校畢業生擇業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模糊評價模型,把影響畢業生擇業的定性因素轉化成定量數據,通過定量數據的分析,可供高校畢業生擇業時參考。
【關鍵詞】模糊評價模型 ?畢業生 ?擇業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63
一、高校畢業生擇業現狀
據中國教育在線網站指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727萬,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749萬,均已超過700萬人。教育部在[2014]15號文,即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通過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大力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強化就業指導服務、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和政策宣傳、推動高等教育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就業創業工作組織領導等六個方面來推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工作。雖然如此,一方面由于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以目前畢業生擇業情形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有的同學出于各種壓力,比方說父母的壓力、學校的壓力等,認為讀了幾年大學,要找到一份工作,對得起父母,不管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輕率地簽了一份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有的同學,特別是一些綜合素質高、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在幾家單位中周旋,不知道簽哪家單位比較好,個別同學甚至是簽約了再違約;有的同學則選擇自主創業;甚至有一部分同學是直到畢業了都還沒找到工作;當然,也有很多同學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鑒于高校畢業生擇業的現狀,本文通過模糊評價模型在擇業過程中的應用,以幫助高校畢業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二、影響高校畢業生擇業的十大因素
(1)職業理想。即高校畢業生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職業理想具有差異性、發展性、時代性等特點。
(2)職業興趣。是高校畢業生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工作的適應能力,表現為有從事相關工作的愿望和興趣,擁有職業興趣將增加個人的工作滿意度、職業穩定性和職業成就感。
(3)職業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1)為了勝任一種具體職業而必須要具備的能力,表現為任職資格;2)步入職場之后表現出來的職業素質;3)開始職業生涯之后具備的職業生涯管理能力。
(4)職業經歷。即曾經是否做過相同或類似的工作。
(5)政府導向。高校畢業生擬從事的行業是否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6)社會需求。一般來說,社會的大眾需求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長遠動力,是大學生擇業時要考慮的重要外在因素。
(7)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職業對其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父母左右你的職業選擇,如父母希望在家找工作,或工作地點離自己很近,或讓你去所他們認為有發展有出息的工作等。
(8)城市環境。城市環境及城市的生活環境將影響到行業發展和個人生活,也直接影響著你的生活舒適度和滿意度。
(9)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及所決定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將決定高校畢業生是否能和企業走得更久。
(10)收入空間。薪資福利及職業的潛在收入空間將影響高校畢業生是否進行職業轉換和生活滿意度。
三、模糊評價模型的基本原理
模糊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價方法。該評價法根據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把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即用模糊數學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事物或對象做出一個總體的評價。它具有結果清晰,系統性強的特點,能較好地解決模糊的、難以量化的問題,適合各種非確定性問題的解決。模糊評價模型的基本原理如下:
(1)建立評判對象的因素集U={xi} (i=1、2、3…n),因素就是評判對象的各種屬性,能綜合反映出對象的質量特征。
(2)建立評價集V={yj }(j=1、2、3…n),如對產品的評價,評價集是的等級的集合。
(3)建立權重集P={pi}(i=1、2、3…n),各因素權重的大小反映對應因素對評價對象的影響程度,權重越大,說明該因素對評價對象的影響越大,反之,越小。各因素權重相加應當等于1。
(4)U和V之間的模糊關系R ={Rij}(i=1、2、3…n,j=1、2、3…n),模糊關系為一個i行j列的矩陣。模糊評價是對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事物做出全面評價的一種十分有效的多因素決策方法,其特點是評價結果不是絕對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個模糊集合來表示。
(5)歸一化處理E0=PRij={ej},E0為一個1行j列的矩陣。
(6)選取max(ej),找出評價集中對應元素,從而確定評價對象的等級。
四、高校畢業生擇業模糊評價模型的構建
(一)確立影響高校畢業生擇業的主要因素,構建因素集U
模糊評價模型在高校畢業生的構建,首先是要明確影響高校畢業生擇業的因素,如前所述,影響大學生擇業的因素主要有個人因素、外在因素和雇主因素,個人因素主要體現在職業理想、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經歷;外在因素主要體現在政府導向、社會需求、家庭因素、城市環境;雇主因素主要體現在企業文化、收入空間。歸納起來,影響高校畢業生擇業,主要有十大因素。則因素集的構建如下:
因素集U={xi}(i=1、2、3…10)
x1、x2…x10分別對應為:職業理想、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經歷、政府導向、社會需求、家庭因素、城市環境、企業文化、收入空間。
(二)確立影響因素的評價等級,構建評價集V
影響因素的評價等級,一般可以確定為優、良、一般、差、很差五個等級。則評價集的構建如下:
評價集V={yi}={1,2,3,4,5}(i=1、2、3、4、5)
y1 、y2 、y3、 y4 、y5分別對應為:優、良、一般、差、很差。
(三) 確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構建權重集P
高校畢業生可以結合當年的就業形式、應聘單位的實際特點等,通過價值工程中0-4評分法確定影響因素的權重。例如:某高校某畢業生在擇業時確立x1、x2…x10為影響其擇業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重要性如表1.1所示。(注:0—很不重要;1—不重要;2—同等重要;3—更重要;4—非常重要。)
在表1.1中,x1、x2…x10的得分橫向相加得到每一個因素的總分k1、k2…k10,再用k1、k2…k10除以合計總分170,得到各因素的權重p1、p2…p10。則權重集的構建如下:
權重集P={pi}(i=1、2…10)
={0.124,0.124,0.100,0.034,0.024,0.065,0.124,0.118,0.147,0.141}
p1、p2…p10分別為x1、x2…x10十大因素對應的權重。
(四)確立因素集和評價集之間的模糊關系,構建模糊關系R
高校畢業生可以通過與往屆優秀畢業生,同時現在工作也很成功的師兄、師姐聯系,讓其結合他們成功的經驗,對十大因素進行評價。還是以上面例題中的畢業生為例:該畢業生邀請了5位往屆優秀畢業生對影響其擇業的十大因素進行評價,如表1.2所示。(注:1、2、3、4、5分別代表優、良、一般、差、很差。)
從表1.2中的5位優秀畢業生的評價中,可以得到各因素評價等級的次數。
根據影響因素評價等級的次數,可以得到影響因素模糊評價結果,如表1.3所示。(注:隸屬度=評價等級的次數/總的評價次數。)
根據表1.3,可以得到各影響因素的隸屬度,則模糊關系R的構建如下:
(五)根據因素集P和模糊關系R,構建綜合評價E0,并進行歸一化處理
從歸一化處理的數據來看,0.317最大,對應的評價等級為良,所以該畢業生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很大。
五、結束語
目前,模糊評價模型在其他領域應用較多,而在高校畢業生擇業方面,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都比較少。影響高校畢業生擇業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結合影響高校畢業生擇業的十大主要因素,建立了模糊評價模型,把定性評價轉換成定量評價,直觀明了。結合實例,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主觀因素的影響,提高了高校畢業生擇業的質量。模糊評價模型在高校畢業生擇業中的應用,對高校畢業生盲目擇業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在線網站:www.eol.cn.
[2]彭建章等.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質量評價體系實證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3]高蓉等.家庭因素對大學生擇業的影響[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