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CX2015SP359)
摘要:版畫的種類很多,按版種分有木版、絲網版、銅版等,按色彩的分類分為彩色版畫和黑白版畫。黑白木刻是版畫藝術中最常見的一個版種,雖然制作簡單但是對基本功要求扎實,其代表的色彩語言全靠黑白來詮釋。黑與白是木刻藝術特色的顯著標志之一,主要是通過黑、白、灰的變化產生一種音樂的節奏美。這種對比強烈的顏色,更能沖擊人們的視覺,黑白色經過一定的處理后所呈現在觀賞者眼中的那種單純、自然性、生命精神以及強旺、粗獷、質樸、剛健、率真等強烈的黑白美,是哪一種顏色都無法替代的。
關鍵詞:版畫;黑白;色彩語言
在黑白木刻中,刀刻過的地方即為白,留著的地方即為黑,灰色即為中間色,這樣的黑白灰,組成了黑白木刻的靈魂。因為黑白木刻沒有彩色,所以所有的色彩全靠整體把握,就像國畫中的水墨畫一樣,水墨畫通過筆的輕重來表現不同的層次感,版畫是以刀法的形式來展現,通過黑白灰的對比展現一種節奏美。這樣的黑白灰的對比,形成了整個畫面的色彩語言。
一、對黑白的認識
生活中不乏有黑白對比的顏色,如黑瓦白墻、黑發白臉、在時尚屆也認為黑白搭配是永不過時的顏色,黑西服配白襯衫是男士正裝中最常見的搭配,黑白顏色的衣服通常不愁賣不出去。在版畫中,凹凸質感的木板就能印出精美的畫面,黑白木刻中刀法的深入淺出都直接影響到了整個畫面的效果。“在創作過程中注意黑白木刻中的黑、白、灰,它們是三個相依存而又相對獨立的繪畫要素。所謂黑是相對于白、灰而言;所謂白,是相對于黑、灰而言。”[1]
二、黑白版畫的相應對比
黑與白是兩個純色,黑白木刻其出來的色彩主要靠人的主觀來感受,就像以前的黑白照片,沒有色彩,但它會讓人產生出別樣的情感。黑白木刻在處理畫面時,要表達出動靜、虛實、冷暖、面積等關系,只能通過刀法的變化,這些看似復雜的東西僅靠黑白對比來表現,雖然色彩單一,但如何運用的耐人尋味恰到好處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用有限的造型去表現無限的造型空間,黑白木刻的細膩之美、剛健之美,全在于藝術家的情感和技藝。黑的更黑白的更白,這兩種極端的顏色會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黑與白中產生的對比往往是耀眼的,也是最原始、最古樸和最永久的,當沒有其他顏色來烘托畫面時,黑與白本身就能變換出不同的顏色,并永久保存。
(一)黑白中的疏密對比
黑白木刻中的黑白表現主要是靠刻畫時的留白與刀法空間來實現,有些畫黑白對比明確,有些畫灰色調就是整張畫的基調,這種效果主要是靠刻上去的疏密程度對比,如果刻上去的東西小而密,這樣就較容易形成灰色畫面,如果面與面之間刀法大而粗,則黑白對比強烈。當然上面的兩種對比都是針對整個畫面來的,通常在剛創作一幅畫時,畫者就要對整個畫面的關系把握準,這樣才能在刻畫的途中,應用疏密對比,游刃有余的刻出想要的效果。
(二)黑白中的動靜對比
動是相對于靜而言的,要突出動就得加強靜,要表現靜就要添加動,在一幅畫中動能給畫面增添活力,靜能提升藝術感。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看上去是靜止不動的,如田野、山林、小橋、房屋等。我們說這些是處于靜態的景物。有些景物看上去是活動、變化的,像飄游的云朵、飛翔的小鳥、潺潺的流水、招展的旗幟等。我們說這些是處于動態的景物。生活中大部分的景象都是動靜結合的,如能在一篇寂靜的荷塘景色中添加一只蜻蜓,就好像整個畫面能夠活下來,生命便在此刻開始了律動。在處理畫面時要做到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經久不忘。
(三)黑白中的虛實對比
我們在畫畫時都有一個虛實的選擇,線條的虛實變化、物體的虛實變化,版畫也是,虛實的關系分為刀法的變化和對整體畫面的把握。版畫中空間的虛實變化是靠刀法組織來形成,其組成虛實的手段主要靠疏密關系和構圖。整個畫面中黑白對比越強給人的感覺越實,反則越虛,虛是相對于實而言的。如在一片黑色中出現了了一個白點,人的眼睛會把黑色處理成虛,而白色自然就成了實,在畫面的處理中要注意到對整體層次的把握。虛實對比既可以造成遠近的對比,也能夠強化主體,體現作者的情感。
(四)黑白木刻中的面積對比
黑白木刻中有喜歡只畫線而留白的,也有喜歡運用灰色調的,這種就設計到了版畫中的面積對比。刻刀中有各種刀的分類,但不代表在一張畫中每一把刀都能用的到,在對畫面的處理也是,面積的對比也是一種選擇,畫面可以干練,也可以復雜,大片的留白要求畫者有較高的構圖能力,并有精純的刀法,充分體現出了版畫的精純刀法。
三、黑白木刻的色彩語言與情感表達
黑白版畫只有黑色和白色,和彩色版畫對比而言,黑白版畫對畫面的處理更要細膩,因為它樸素、經典、耐看。在選擇黑白對比的時候,有些畫家喜歡“簡”,有些畫家喜歡“繁”,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嘗試,但無論選擇“簡”還是“繁”,都要學會取舍,要做到簡中有內涵,繁中有主次。在黑白木刻中,如何應用刀法,怎樣對事物進行刻畫,都對整個畫面的色彩有影響,這其實就是一個取舍的關系。在看畫時,我們的大腦會自動腦補出相應的顏色,這正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和彩色的畫對比,黑白畫更能激起我們內心的情感,這就和看書與看電視劇的情感一樣,我們可以看書時可以想象書中人物的樣子,場景的形態,而一當電視劇是把很多東西具象了,我們的大腦就不得不接受里面的樣子。
版畫畫面的出現,實際上是作者的感受賦予一定的心靈圖景通過色彩形式有效傳遞給觀賞者的過程[2]。這種最質樸、最直接的關系無非與黑白色彩語言的運用。世上有很多種顏色,無非于亮色、暗色,黑白只是把各種顏色歸為大同,黑白版畫想要通過色彩語言表達出版畫的內涵和情感,不單單只是看到黑白的畫面,而要看到黑白中的色彩,讓觀眾看到圖像的同時,不能只看到簡單的畫面,而要通過畫面中的色彩元素看到圖像背后的情感或者故事,與版畫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參考文獻】
[1]孫黎.版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39.
[2]劉卓.對現代平面設計色彩觀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5.
作者簡介:徐國耀,男,穿青人,貴州人,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學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