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中高職學校的辦學目的,教育教學目標及其課程設置。分析了中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的特點。研究了中高職學生自身對課程設置的接受能力,同時適應市場實際情況。分析中高職課程設置是否符合市場需求,人才培養需要。簡要介紹了中高職課程的特點,探尋出即承接中職教育基礎,又適合高職課程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
【關鍵詞】中職 高職 課程 銜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014-01
1.引言
近年來,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近期國務院下發了職業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有力的促進了中高職教育的發展。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初級階段吸納了大量的適齡青年進入學校學習職業技能,為年輕人的成長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和平臺,使學生有多元化的發展和進步學習條件,不在只能通過高中接受普通教育。特別是經濟快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僅限于研究人才,而是需要大量的擁有一技之長的高技能人才。
與此同時,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中職的學生畢業后想繼續深造的問題,課程的設置,人才培養模式該怎樣創新等問題就顯的突出,尤其是中職學生已經在學校學習過一些專業課程的情況下,就需要對下一階段的職業教育暨高職教育的課程設置進行調整使之適應中職學生的成長成才。這就涉及到,中高職課程怎樣設置的達到最佳的問題,也即中高職課程怎么銜接的更好,以促使人才培養效果更好,為想繼續深造的中職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知識,提高技能的平臺。
2.中高職學校的教學目標與課程設置
中職學校的教學對象和主體是年齡在15-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他們自控能力差,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興趣不高,,積極性主動性較差。那么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就要基于這些現狀做以調整和變化。結合學生自身實際,采用實踐多于理論的教學目標,做到理論夠用技能使用,突出重點,培養出適應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業工人。
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上一層次學歷加技能教育,面對的教育對象都是高中畢業的成年人。有理想有目標、主動性強和基礎知識扎實,那么高職的課程設置更具有理論性,為學生今后進入就業市場和深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高職課程更具有較深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實踐素質培養。
3.中高職課程設置的特點
中職課程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理論知識夠用,技能實用。對中職學生普遍從初中畢業進入中職學習。理論知識薄弱,基礎較淺這一共識。課程普遍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較淺,更加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實踐課程的設置學時數量普遍多于理論學時量。
(2)公共基礎課較少,實踐技能學時較多。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盡量滿足學生基礎知識的需要。在實踐動手能力方面增加課時量。把課堂開到實訓室,做到理實一體化教學,增強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高職課程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高職課程基礎性強,技能性扎實。高職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基礎。在理論課方面要著重考慮,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在實踐課程方面,引入“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式,重基礎,展思考,提能力。
(2)課程的門類及學時量較多,系統性強。高職的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主要集中在,直接進入就業市場,考取國家公務人員,及繼續專升本深造。所以課程門類要齊全,多元化發展照顧到方方面面以使學生有更廣闊的擇業和發展機會。
4.中高職課程設置的市場化
由于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培養目標限于培養產業工人那么中職學生的課程體系建設更多的是考慮結合市場實際和企業需求更具有市場性和短期針對性。使學生適應企業需求人才,但是沒有考慮中職生未來全面的發展和進步。這就存在著中職學生未來發展轉型提升扎實和寬厚的基礎,使中職生未來的發展易受就業市場的影響。相反高職院校在設置課程的時候考慮到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進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發展,以適應市場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又建立在學生寬厚的基礎和未來的發展之上,所以高職學校的課程設置在考慮市場化的同時也給學生提供未來發展的寬厚基礎和動力,以促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
5.中高職課程聯系和區別
(1)二者在課程設置上有重復性。很多課程,中職學生已經學習過,進入高職后很多課程還會在開,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資源的浪費。
(2)二者在理論基礎課和實踐課設置的側重點不同。中職學生更多的是輕基礎重實踐,而高職更多的再重基礎的同時,也著重技能的培養和提高。
(3)中職課程設置與高職課程相比前瞻性不強。中職課程的短期適應針對性較強,高職課程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對知識技能雙并重的“雙元制”教育模式及課程設置。
6.中高職課程的銜接路徑
(1)中高職學校一體化辦學,統籌課程設置。中高職一體化辦學,中高職同校,分類管理,學生分類教育,統籌課程設置,更好的設置課程,既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短期就業的需求,又能滿足其他學生升學深造的發展。
(2)建立中高職相銜接的教學方式。在中職著重進行動手能力的課程設置,緊接著進入到高職后,在原有理論基礎課的情況下,增強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由簡單的技能提升到達深層次的技能學習。
7.結論
中高職課程的設置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中高職課程的良好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材料和資源,促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僅掌握一技之長,而且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足夠的動力和空前。通過一體化的辦學和統籌課程設置,分類管理,統籌規劃,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形式,使課程設置更好滿足學生,企業,社會發展的需求和經濟發展對學生個人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研究[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2]荀莉.中高職課程銜接現狀綜述[J].職教論壇,2012(13)
[3]肖鳳翔,肖艷婷.基于課程論視角論中高職課程銜接內涵及其條件[J].職教論壇,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