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平
摘 要: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生整體素質和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是符合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的。本文結合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論述了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對新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語文;教學
合作學習的理論于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并很快被世界各國認同并發展起來,這種學習方式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出發,激發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與思考的過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協作、互相幫助,最終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這樣一種學習方式,是一種富于創造性和激勵性的學習方式,學習者由傳統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有利于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養。在新課程目標的要求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逐漸向著素質化教育的方向發展,而這種基于認知和發展理論的新型學習模式,必然會給基礎教育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革新帶來新的思路,基于合作學習的理念,新的任務式和合作式教學模式將會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步伐。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的模式,將會改變傳統授課模式的單一化,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幅度提高,傳統的知識講授型教學模式會轉變成一種互動式、合作式的新型授課模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高會成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真正實現把知識轉化為素養和能力。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的方式,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并督促學生做好課前的自主學習和預習,讓學生逐漸適應自主學習以及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輔導,協助學生高效、有序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逐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的能力,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面就談幾點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合作小組,并輪流擔任負責人或發言人
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小組討論與協作,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學生人數構成,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也可以改變傳統的桌椅擺放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坐在一起,方便學生互相討論與協作。在每次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定一個小組發言人或者負責人,負責歸攏全組搜集的資料和討論的結果,并進行最終總結發言。為了使每個學生得到鍛煉,并培養責任意識,發言人應該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每個學生在小組中擔任的角色不同,可以承擔不同的任務和分工,這樣有利于學生組織性和分工、合作能力的培養,培養積極協作與互助的團隊精神。
2.教師要積極轉變角色,發揮指導者和引導者的重要作用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角,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由教師主導的,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與信息。而在合作學習的模式下,教師的角色會發生轉變,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學生既是參與者又是創造者。比如,在分析文學作品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些開放性的討論任務,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完成課文結構分析和藝術特色鑒賞等任務。但是,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就可以被忽略,教師要成為出色的引導者,適時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中,及時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避免學生偏離討論的主題,幫助他們高效、有序地完成學習任務和目標,并及時進行評價和總結。
3.合作學習的內容不僅局限于課堂,還要延伸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
我們在剛剛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后,一些學生顯得不知所措,也沒有辦法投入到學習和討論中,有的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跑題,或者干脆和其他同學聊天,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其實,這樣的問題都是由于沒有充分做好課前預習和準備造成的,合作學習要想順利開展,就需要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充分的準備,要提前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初步思考,這樣才能順利完成課堂討論和學習任務。因此,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僅局限于課堂本身,還要延伸到課前和課后,要讓學生形成系統化的自主學習體系,認真預習和復習,理解和鞏固所學內容,積極思考,主動探究,這樣才能實現合作學習的高效開展,培養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還有許多需要探索和開拓的領域,在后方法論的時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上升和創新的空間,我們不要拘泥于一種固定的模式,而要發揮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和優勢,探索學生認知和思維拓展的路徑和規律,嘗試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推動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
參考文獻:
[1]鄭 宇.淺談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價值追求[J]. 才智,2010(22).
[2]曾麗珊.以生為本,讓高中語文課堂“亮”起來[J].現代教育論叢,2010(06).
[3]解 冰.關于高中語文評價改革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0(08).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