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蕊
【摘要】高中音樂教學的主要核心是培養學生美的感悟力,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從分析高中音樂教學的現狀入手,從音樂促進學生的文化底蘊;用音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用音樂完滿學生的心理三個方面論述了利用音樂的旋律,展現學生多彩青春,讓學生煥發青春活力的論題。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個性;培養
高中音樂教學標準中指出:音樂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對美的感悟與鑒賞能力,借助音樂元素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來陶冶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不斷感受和體驗,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面對高考的壓力,青春期的躁動,迫切渴望成長和自立的愿望,對于人生價值的自我思考,使得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音樂教師如何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的的美,豐富學生的情感內涵,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展現學生多彩的青春是每個音樂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高中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高中音樂課程不作為高考的必備科目,但是對于藝體生來說卻相當關鍵,大部分教師也把精力重點投入到這部分學生身上,從而忽略了作為普通高中生的音樂學習熱情,也忽視了音樂教學在高中教學中的重要性。
現在社會信息和傳媒手段的多樣化,導致了學生對于音樂課本上的歌曲沒有興趣,反而對于那些流行歌曲,體現情愛的歌曲能夠產生共鳴,對于學生喜歡的歌星,他們能夠唱出很多所會的歌曲,但是音樂教師反復教唱的教材的歌曲,他們卻不熟悉。大本分學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往往自己放棄音樂的學習,在音樂課上,做其他學科作業的現象比比皆是,要么就請假外出。一些音樂教師自身也有忽視音樂教學的想法,覺得反正高考也不考,不如多花些精力在藝體生身上,因此對于音樂課上學生的諸多表現假裝不見,這也直接導致了高中音樂教學死氣沉沉的現狀。
二、借助音樂教學讓學生煥發青春活力
(一)讓音樂促進學生的文化底蘊
音樂教學總體來說是美的教學,通過優美的旋律,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聽覺,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在《樂記》中對于音樂是這樣評價的“樂者,德之華也。”從古至今,音樂就承載著培養人美德的重任。
音樂是心靈的聲音,是浸潤心靈的甘露,音樂能夠引發人的情感共鳴,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例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多彩的民歌》一節的教學,教師對于利用民歌展現我國多民族的情況,體現我國幅員遼闊,讓學生學習各民族的文化體系,民族傳承,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激情。西北民歌的高亢豪邁如《黃土高坡》《走西口》《信天游》《黃河九曲十八道彎》等被許多歌唱家改編和演繹。教師可以利用星光大道閆二妮的歌曲,讓學生在流行中感悟民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帶有鮮明典型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的歌曲才能傳唱不衰,例如直到現在依然被人們不斷翻唱的王洛賓的《掀起你的蓋頭來》《在那遙遠的地方》等歌曲在西方方國家也很流行,足以說明這一點。
教師通過民族音樂鑒賞,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在社會文化的背景和框架下,必然會使學生的個性品質有一個良好的發展軌跡。
(二)用音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具有傳播美和表現美的功能,音樂通過不同的旋律讓學生體察各種情感[1-2]。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在樂章的開始,音樂旋律強度震撼人心,表達出在命運與希望,現實與理想,掙扎與抗爭的糾結;隨著音樂節奏的不停轉換,表現出人們積極進取的斗爭精神。樂曲的欣賞也讓處于高考壓力下的學生心中充滿追求理想,不屈于現實的勇氣,為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樹立勇于抗爭,不向命運低頭的品質打下基礎。
面對高考壓力下的學生,教師可以選用那些旋律舒緩、祥和的音樂,安定學生的情緒,緩解學生焦慮的心情。如貝多芬的《致愛麗絲》,以及《秋日私語》《水邊的阿狄麗娜》等,在舒緩平和的音樂中,安定學生的心情。
音樂以其特有的功能實現對學生審美的塑造,逐步樹立學生積極樂觀的性格品質,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
(三)用音樂完滿學生的心理
人們常說“音樂是通往想象空間的鑰匙”,先民對于自然界中各種聲音的感悟是早期音樂的雛形,人們聽到了雷聲,想象出了神的憤怒,聽到淅淅瀝瀝的雨聲,想到了親人的眼淚,上蒼對于有大地的憐憫……音樂可以調整人的情緒,開拓學生想象的空間,給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舒伯特的《小夜曲》、門德爾松的《春之歌》,讓學生通過音樂的欣賞,想象音樂所展現的情景,月光、海面,波光粼粼,春意盎然等等,音樂帶給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的身心都浸潤在音樂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完滿學生的心理。
高中階段使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學生良好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學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發育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個性品質就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師要善于利用音樂,引導學生感悟美,追求美,擴大學生視野,開闊學生心靈,啟迪學生智慧,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個性品質,從而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徐玉琴.高中音樂鑒賞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4(12):159.
[2]付嬋娟.重視音樂鑒賞教學,培養高中生音樂審美素質[J].學周刊(中旬),2015(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