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歷來都是高校中的重點工作,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大規模擴招,隨之而來的生源質量的下滑,這都使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加大,原來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所以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就提上了日程。
關健詞:學生管理;創新
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招生規模逐步擴大,隨之而來的生源質量的下滑,這都使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加大,原來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所以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就提上了日程。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以期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一、積極推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創新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穩定和發展的基石。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理念,彰顯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要更重人情味,把服務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培養學生、激勵學生,圍繞著學生成長和成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務。在平時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學生。以人為本的核心就是管理者對人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要發揚他們的個性,積極地、有意識地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己去摸索,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愛上學習。這里所說的尊重與信任,并不是在管理上對學生不理不管,放任自由,而是以一種更積極認真的態度,把參與班級和自我管理變為學生自身的一種需求,充分信任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和相互協調能力,以激發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在尊重信任學生的基礎上體現嚴格要求。
二、積極推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體制的創新
目前,在全國各高校中,除少數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體制是采取一級管理體制外,大多數院校的學生管理普遍采用校、院(系)二級管理體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也有一部分高校學生管理體制由校、院(系)二級管理向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過渡,針對這種新形勢下的新問題新情況,筆者認為,采取何種管理體制應本著有利于工作的角度出發,結合學校學生規模、各學院學生人數及各專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新的學生管理體制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順應高等教育大眾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要符合高校內部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對學生管理的新要求,更要體現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管理理念,使學生管理工作更能體現教育、管理、服務、指導、咨詢、維權、關愛七位一體的新格局。
三、積極推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創新
(一)推進民主化進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培養對象的主體,學生必須通過自我管理,使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獨立處事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得到全面的訓練,實現走向社會必要的社會經驗、處事能力等方面的準備。而要實現學生自我管理,必須以學校的服務管理為前提,為學生自我管理提供必要的空間和條件,以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并內化為自身素質,外化為自覺行為。實現服務管理和學生自我管理的結合,這種結合也將促進高校學生管理效率的提高。有效管理的關鍵是學生的積極配合與主動參與,在學校里對學生實現有效管理有兩條不同的途徑:一是實現法制化,依靠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對學生實行必要的行為約束,要向學生講清制度管理與學生成才的內在聯系,促進他們對管理制度產生認同和內心體驗,進而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二是實現民主化,開發學生自我教育的心理潛能,啟發學生自行約束,實施自我管理。這兩種方法在學生管理中都是必需的,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結合起來,靈活運用。要善于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積極性,將外部制度管理與學生內部自我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參與管理,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參與管理和監督,尊重他們的民主權利,喚起他們的責任感。
(二)變“管理學生”為“服務學生”
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者為了完成管理任務,實現管理目標,通常采用簡單的行政命令、行政管理方式,整天忙于“事”,而很少或沒有考慮怎樣以“學生”為中心。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現代大學的最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革除陋習,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由“命令”向“引導”變革;在堅持制度管理的同時,要多一些情感交流以及人格的影響力,要以培養大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成才為主線開展管理工作,要本著“管理”就是“服務”,變“強迫命令”,為“引導”的理念開展工作;要把為學
生服務和對學生管理結合起來,將管理融入服務之中;將學生事務管理和學生各種活動結合起來,不僅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且發展學生的社交能力,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學會了與人合作與相處。這就需要一方面采取各種激勵措施影響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另一方面要靠廣大青年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良好氛圍。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就必須轉變思想,應該以疏導為主,建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思想交流,創造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體貼人、鼓勵人,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方法,來開展學生管理工作,這樣才能使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學生中樹立可親、可信、可敬的形象,在管理中,要增強服務意識,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真正形成“服務育人”的管理理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就是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的,通過科學、民主、高效的服務管理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營造良好的氛圍滿足學生的現實需求。
四、結 論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肩負著人才培養和維護高校及社會穩定的歷史重任,在形勢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迫使各高校要不斷研究、探索和實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工作方針,堅持“育人”的工作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科
學發展觀,使學生管理工作集教育、管理、服務、指導、咨詢、維權、關愛七位一體,將導師制、學長制作為高校一線輔導員隊伍嚴重不足的有益補充,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員育人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堅持不斷學習借鑒國內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先進經驗和成功的作法,結合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國情,結合各高校的校情和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革創新實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使之在人才培養和維護高校穩定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海泉、呂東偉.創新高校學生管理勢在必行[J],中國高等教育,2004(08)
[2]高伊.當代大學生積極健康向上值得信賴》[J],中國高等教育,2004(12)
[3]顧斌.彰顯人文關懷,改善學生管理》[J],中國高等教育,2004(11)
[4]赫連華巍.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04(24)
作者簡介:宋丙麗 河南省新鄉市人,河南省新鄉學院文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