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珍
摘 要:改革開放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得到了較大發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設立是依照市場的需求來弘揚我國先進文化和提高我國的人居環境。時代在進步,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也應該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該文圍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起源和發展現狀,分析了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教學新模型,構建了切實可行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控制體系,希望對推動我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 教學 新模型 教學控制體系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a)-0122-02
1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起源及發展現狀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我國已經有了50多年的歷史,該專業源于室內設計,是20世紀中葉在世界各地開始慢慢被人熟知的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我國的發展道路并不平坦,在文革時期,該專業處于低谷時期,發展速度放緩。但是,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該專業力求將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相結合,提高人居環境,弘揚先進的文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一門復雜的學科,各高校必須要不斷提高該專業的教學水平,才能夠確保為社會發展提供具備優秀專業技能的人才。
進入21世紀以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并沒有得到較大的發展。雖然,我國大多數美術院校工藝系都開始設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但是,許多高校擔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教師都是美術專業出身,僅僅能夠解決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藝術問題,對于該專業具體的工程和應用問題還不能有效解決,這樣就直接導致高校學生學習該專業缺乏實用性。環境藝術設計涉及的不僅僅是美術領域的知識,還包括建筑、園林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因此,該專業現階段面臨的是如何在學科交叉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讓該專業的學生能夠利用美術知識來解決實際的環境問題。
2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現狀及新模型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涉及到多個學科和多個專業,其中美術這門學科是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基礎課程。美術課程中的審美觀念以及藝術特點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另外在現代高校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教學形式,如在大部分高校,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多注重規范其核心的內容,在教學模式上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在不斷的更新和發展。而隨著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要求變化,高校在該門課程的教學知識框架和教學重點也需要跟緊時代的步伐,建設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新模型。以下是對該新模型建設的具體闡述。
2.1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的定位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的建立之前,首先需要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所有課程內容進行有效地定位。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主體來說,它既需要繼承傳統的藝術設計理念也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設計的創新和改革,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的建立既需要對傳統的環境藝術設計特點進行傳授,也需要在課堂上引進現代化的、先進的環境藝術設計內容。其次,在中西方藝術設計差異上,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也要求在教學中引入西方的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培養學生多元化、多維度的藝術思維。最后,在教學新模型的建立中,也要展望未來,對未來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趨勢進行有效評估和預測,從而建立有效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新模型。
2.2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的建立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的建立可以通過運用系統工程學理論和模塊理論知識來進行。對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來說,整個教學過程屬于一個系統化的過程,且該教學系統的形成對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進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中可以充分利用系統的觀點和模塊的理論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進行系統化和模塊化的設置,形成具有邏輯化的教學模型,從而有效發揮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最大功效。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的建立讓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更加系統化,通過兩種理論知識的運用,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從教學角度整合成七大模塊,使教學運行更加邏輯化,從而也形成專業教學模型下的動態化的、非封閉性的教學控制體系。
3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控制體系的構建
目前,各大美術院校工藝系都在積極開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活動,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模式也逐步走向規范化和系統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的。針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可以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控制體系的控制體系進行如下構建。
3.1 重點強調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
美術院校主要通過專業教師來培養專業學生,教師對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至關重要,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教學能力和技巧、綜合素質等會直接影響其教學質量,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非常重要。因此,高校要注重強調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看重教師專業知識淵博的同時,也要重點考慮教師的教學經驗和設計實踐經驗。為了適應學科的發展要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具備不同的知識結構,從而保證教給學生的知識將來能夠運用到實際的環境設計當中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的案例來充實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空間設計的課程中,就可以將園林設計的相關案例結合到空間設計中,把中國傳統的園林設計工藝融合到現代的空間設計當中去。
3.2 建立一套以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是為了將來將它運用的實際的工作當中去,所以,環境藝術設計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一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高校在安排專業課程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該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有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專業基礎課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專業選修課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涉獵的知識面更加廣泛,有助于提高其綜合素質。
3.3 建立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監控機構
建立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監控機構的目的是為了規范該項教學工作以及教學創新研究。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監控機構是由各高校的專家教師和民間個人及協會的人員組成,進入該機構工作的人員既是在承擔相應的任務和履行相應的職責,也是在感受一種無上的光榮。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監控機構需要定期對各高校的教學工作進行考察評定,各項工作嚴格按照評定標準來執行,確保高校此項教學工作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各高校自身也要進行內部評定,使各項教學工作能夠滿足評定標準。
3.4 正確認識環境藝術設計
國外的室內設計并不等同于國內的環境藝術設計。不管是從經濟層面還是技術層面上來講,兩者之間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國內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不能夠完全借鑒國外室內設計的教學方法,而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建立符合我國現狀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控制體系。
4 結語
目前,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還存在一些的問題,直接影響了該專業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建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及教學控制體系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各高校的教學水平,讓更多的專業學生能夠學有所成,成為具備優秀職業素質的專業人才,為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創造更多的輝煌。
參考文獻
[1] 李蓉蓉.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及教學控制體系研究[J].青春歲月,2013(21):254.
[2] 邱慧芳.信息時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模塊化教學模型的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4):26,28.
[3] 朱亞.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控制體系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29(2):63-65.
[4] 江濱.基于控制論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控制體系研究[J].裝飾,2011(1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