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強
【摘 要】數學是生活的會計,生活處處皆數學,學好數學是人生的一大法寶。數學競賽是學好數學的關鍵環節,在新課標的大環境下,數學競賽的生存現狀,其在教育界存在的問題,以及怎樣尋求改進方案是必談的話題,下文將進行相關的論述。
【關鍵詞】數學競賽 生存現狀 改進方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17
改革開放后,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和高校的擴招,高中教育愈來愈受更多的人關注,很多人選擇擠上高考這座獨木橋,在激烈的競爭中,奮斗拼搏。在這個大戰場上,數學是幾乎所有考生頭疼的學科,然而,不能說難就逃避它,只有勇往直前,努力學好數學才是正確的做法。
學好數學,不止局限于數學課堂上的幾十分鐘認真聽講、課下的題海戰術、魔鬼訓練,還有一個有效而又有挑戰性的舉措:數學競賽。數學競賽已經成為高中數學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關鍵性環節,筆者針對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競賽簡要談談當前數學競賽的現狀,其存在的弊端以及有效提高數學競賽質量的改進方案。
一、數學競賽現狀
1.發展歷程。數學競賽有著長遠而悠久的歷史,所參賽的國家和地區范圍廣,它的影響力也比較大。時至今天,數學競賽的舉辦活動已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而我們國家的數學競賽存在并發展了半個世紀的時光,在無數知名學者、教育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數學競賽在中國得以進行多次建設性的改革,其規模和效果不容小覷,在教育界,擁有了強大和難以超越的實力。我國有大大小小幾十種數學競賽,還有很多各個學校自己校內組織策劃的小型比賽,通過這種比賽活動的舉辦和推廣,無論是名列前茅的數學精英還是平時數學成績中等甚至偏下的學生,都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比賽中來。
調查發現,參加過數學競賽的學生占到所有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這是教育應該慶幸的。其中也有一些確實具有數學頭腦和天賦的人才,經過層層比拼,最后拿到國家級的含金量較高的獎項。
目前情況下,在我國接觸數學競賽并有意愿想參加競賽的人數越來越多。然而,數學競賽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所呈現出的矛盾和弊端也隨處可見。
2.存在的弊端。很多人對數學競賽的認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偏差,認為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數學競賽是不務正業,沒有搞清學生當前的主要任務,認為數學競賽與教材知識和考試題目相差甚遠,不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還有人盲目崇拜數學競賽,單純地認為“贏數學贏高考”,將數學競賽的成功看作學生學習的成功。前者引起了家長們對數學及其他學科競賽的強烈排斥,后者促成了家長們盲目鼓勵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競賽。
其實,很多學生未能真正衡量自身水平,不知道自己對課堂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不能將學習和知識重點準確把握,長此以往,學生學習就會潛移默化地感到吃力,無形中增添了很多壓力,其考試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
二、數學競賽在教育中的作用
1.數學競賽活動的舉辦有利于發現人才。在教育教學中,通過數學競賽的舉辦,可以在較短的時期內發現數學精英并選拔人才。在選拔過后,通過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專業化和系統化的培養,逐步打造出數學界的頂尖專業人士。
2.數學競賽能更好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強烈的興趣,就要讓他們走進數學的海洋,親自去感知數學學科的奧妙和樂趣。數學競賽的開展,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熱情的重大探索,能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問題,更有條理地分析問題最后達到正確解決問題。數學競賽也會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和全方位看問題的能力。
它其中蘊含的邏輯問題吸引學生無限想象和探索,在競賽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充滿競爭和生機的比賽氛圍,體驗了緊張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時間價值的緊迫性。
3.數學競賽對新課標課程的改革起促進作用。數學競賽是大家所公認的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活動,換句話說,它也是數學界的一場教學實驗,因此,它對中學數學改革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在數學競賽的創辦初衷和教育理念上,許多思想模式內容不斷融入滲透在中學數學課程里。
另外,數學競賽教育還特別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比如,鍛煉學生創造性的解題能力、學會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豐富實際生活的能力,學會細心觀察生活,適當進行減壓或者自我釋放的能力等。
三、數學競賽改進措施方案
針對數學競賽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數學競賽對數學學科的影響和對學生產生的作用,下面就所產生的問題和不足簡要分析數學競賽的改進措施和方案。
1.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善于發現那些愛數學、有數學天賦的學生,然后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培養,達到“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對于那些學習數學吃力,數學思維和邏輯稍落后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鼓勵,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觸碰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增加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化被動為主動,化厭學為愛學。
2.教師輔導形式的改變。數學競賽教育體系應與素質教育積極地融合,數學競賽知識與理論的講授應該在平常的數學課堂上有所突顯與體現,更加注重對數學學科思維能力和分析解答能力的培養。
所以在日常潛移默化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教材的作用,更好地挖掘課后練習的多樣化內容的功能,指引學生在充分吸收教材知識的情況下參加競賽練習。教師可以從以下著手:培養學生解題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學會一題多法、一題多變,在短時間內迅速解題的能力,掌握萬變不離其宗的硬性方法。
3.轉變觀念,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解數學競賽的真正內涵。數學競賽是在課堂內容掌握透徹的基礎上,在各種問題的解答上做到游刃有余。
一些有數學敏感、數學天賦,在數學學科領域相對優秀的學生想要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專業性學科競賽,它不是一次平時的小測驗,但它也不是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面對形形色色的競賽,學生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正確定位自己,避免盲從。努力做好學習的每一堂課,不要灰心,真正的成功是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累積來的。
綜上所述,不管是數學競賽還是新課程改革,都要做到:準確定位,深刻分析,綜合把握時代的潮流趨勢,勇于突破與創新,搞清主體與客體關系,在改革的路上保持清醒,不偏不倚,更好地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