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林
【摘 要】在新課程、新理念指導下的數學教學中要營造平等、相互接納的和諧氣氛,要善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為創新做出示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這樣更好地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基本功訓練 信心 思考和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37
分式是學生學習整式后,剛接觸的一個新的知識。對于一個新事物的認識往往都需要經歷由膚淺到深入,由表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學生們對分式的學習更是如此,在初次的學習中,不免要產生一些誤解或差錯,尤其在學習了分式的有關約分、通分后,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為此我打算就這方面的問題上一節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同時又帶有總結性的課。
“分式運算”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感覺不差,做作業或測試時卻錯處百出,尤其在分式的混合運算更是出錯多、空白多,究其根源,均屬于運算能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應特別關注這一深層根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相應對策。
一、原因一:相互混淆 張冠李戴
對策:重視基本功,克服典型錯誤。準確是運算的最基本要求,不少學生把粗心、馬虎認為是自己出錯的主要原因,其實,運算不準確,很大程度是由于對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對基本公式、法則不熟練造成的。就分式運算來說,我們常可以看到以下典型錯誤:
1.對分式的基本性質不理解。
2.對運算律缺乏認識。
3.沒有掌握有關運算的法則。
要克服以上錯誤,就必須重視學生相應知識的理解和訓練,把這些知識作為學好分式運算的基本功,做到分散解決、重點突破、及時檢查、個別輔導,切不可讓問題淤積,教學中應有預見性,盡可能在每次新課前幫助中下層生查缺補漏,對可能出現的普遍性錯誤重點講解,以便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
二、原因二: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繩
對策:過好心理關,提高學生的解題信心。分式運算(尤其是公式混合運算),常常字母多、算式長,不少中下層學生對分式運算信心不足,甚至有畏難心理,一解就錯,漸漸就害怕了。面對這類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解除心理障礙,增強學生解題的自信心,是我們工作的著眼點。
1.應有全局觀念,要有意識地把分式運算中各種容易出現的問題,力爭在分式混合運算學習之前得到解決;
2.應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提供適合各層次學生的練習,讓中差生有一定比例的可做題,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
3.應讓學生明白,較復雜的分式運算只不過是幾個簡單運算的組合,并教會學生拆分的方法。如:解決好“先做哪里和怎么做”的問題;
4.為照顧程度較差的學生,必要時可以進行分步遞進訓練,不僅容易明白原題應先做括號內的減法,而且還容易發現括號內的兩個分式可以化簡;在作業批改時,應對學生出錯之處加上批注,幫助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并及時加于輔導,對優生從嚴要求,對差生多加幫助,對學生解題中正確的成分給予充分肯定,盡量不要用“不對即錯”去評價學生的作業。通過以上方法讓學生覺得分式運算要做到會而準并不難,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解題信心的目的。
三、原因三:一葉障目 草率出擊
對策:過好審題關,把握運算順序。不少學生在分式運算中出錯,是因為不重視審題,題沒看完就動筆,或者受題中部分算式的特殊結構的影響而不遵循運算順序,如化簡,就常出現亂約分而不遵循運算順序的典型錯誤,這類學生在有人提醒時,常常能順利完成解題過程并獲得正確答案,他們出錯的根源是沒有過好審題關。
分式運算的審題,我覺得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的思考和分析:第一,全題包含了哪些運算;第二,各運算之間的先后順序如何?第三,算式中有無應先整理的式子(如分數小數系數、多項式排列混亂、需要先因式分解等);第四,是否有簡便方法;第五,哪些地方容易忽視和出錯。
四、原因四:墨守成規 錯失良機
對策:妙題求妙解,優化解題過程,激發學習興趣。有些分式運算題有它的特殊性,按照常規的方法可能比較復雜甚至無法解決,有些同學,同樣由于不重視審題、不善于發現題中的妙處,解題時墨守成規,把本來很容易得出答案的題做得很復雜,甚至無功而返。要解決這一問題,除加強審題訓練以外,必須培養學生不僅要有做對每一道題的信心,還要有出精品的意識,在優化解題過程的訓練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在審題中發現問題的特殊性,簡便地求出答案。
五、分析與反思
結合現代中學數學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學過程體現了如下方面的新觀念:
(一)使數學問題成為數學教學創新的載體
1.在引入新概念或新問題時,把相關的舊概念及舊知識聯系起來,確立信任學生的觀念,大膽放手讓學生把某種情境用數學方法加以表征;在接觸新的知識點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自主地構建新概念以及如何去分析問題。在辨識概念和解決問題時,鼓勵學生質疑。
2.在解題教學時,改變傳統的解題訓練多而雜的做法,加強目的性。注意滲透解題策略。
(二)以學生為主體
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發現者、和引導者
(三)開放式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營造平等、相互接納的和諧氣氛,要及時提出具挑戰性的新問題,這些問題要具思維價值,并為創新做出示范,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要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同時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問題,提倡課堂師生的交流和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因為交流可令學生積極投入和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交流,不斷進行教學信息的交換、反饋、反思,概括和總結數學思想方法。
總之,在新課程、新理念指導下的數學教學還有很多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形式,需要去大膽地摸索和實踐,這樣更好地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