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色彩冷暖在油畫作品中具有非常直觀的概念以及表現,可以很直接的反映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因此,色彩冷暖必然有某種規律可循。本文主要分析了色彩冷暖的產生及其在油畫中的具體運用等,希望能夠對色彩冷暖的油畫中的應用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夠習慣性的從感性、理性兩個方面觀察色彩,更好的感知、應用色彩冷暖。
關鍵詞:油畫;色彩;明暗;冷暖
色彩的冷暖以及明暗是緊密相連的,提起色彩冷暖,必然也就會提到色彩明暗。實際上,明暗的概念非常容易理解,如果和對象光源的距離比較近,就是明,如果和光源和對象的距離比較遠,就是暗。隨著明暗的變化,色彩冷暖也會發生微妙、有趣的變化。創作油畫的過程中,作畫的人在應用色彩冷暖變化的過程中,感覺是一次視覺感知的游戲,使整個作品畫面更為豐富多彩,耐人尋味。通過長期的實踐以及積累,可以發現實際上自身的情緒和色彩冷暖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可以非常自然的將情緒和色彩冷暖組成一個整體。藝術家的敏感特性由于長期的習作訓練遠遠高于常人,更能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并且提煉兩者之間的聯系,然后將某個環境、某個特定條件、某個時間的某種情緒有機結合色彩冷暖,然后合理的應用于油畫創作畫面中,將當時的意境以及自己的情感正確、充分的表達出來。因此,油畫作品的色彩冷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繪畫者的主觀認知以及心理感受支配的,畫者通過畫面色調抒發自己當時的心理以及情感,然后可以間接的感染、支配欣賞者的心理體驗。下面筆者主要介紹色彩的明暗以及冷暖在油畫中的實際應用。
一、確定主體物
繪畫中,實際上冷暖表現具有多樣化,首先最重要的是需要確定主體物的環境。繪畫對象的冷暖變化會直接受到環境以及光源的影響,因此對于具體的問題應該具體分析。比如,如果是偏冷色系的常用白熾燈照射,或者是陰天的光線照射,由于接觸到冷色光,因此畫面的受光面會表現出極為明顯的冷光色效果,但是其他沒有接觸光的部分或者是暗部,會表現出偏暖色光的色彩效果。因此,如果物體接觸光照的時候,受光面是冷色系,那么其暗部就會呈現出偏暖色系的光彩效果,反之則呈現出冷色系效果。在寫生的時候,作畫的人應該首先準確判斷光源的來源,光源偏冷色系還是暖色系,而且應該認真觀察物體受光面以及未受光面的色彩表現,這樣才可以準確判斷光照下的物體色彩變化。比如,一面白墻在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墻體的受光面會呈現出偏橙色或者黃色的暖灰色效果,物體投影部分或者物體暗面會讓人覺得有冷紫灰、冷藍灰的色彩效果。但是墻面就算是在相同的陰影下,也不可能表現出單一的冷灰調。就好像素描暗面也會有反光、明暗交界線的變化,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暗面在明暗交界線處,大部分情況下就會表現得更冷,相應的暗面弱化處或者反光處可能會相對偏暖色。同時,如果在陽光的照射下,冷暖交替處會存在強烈的暖灰,就好像亮面交替暗面的小灰面一樣。雖然一點暖灰并不是很起眼,但是突出了陽光下的冷暖變化。雖然這種冷暖變化并不是主觀存在的,但也會讓人們當時的心理狀態以及生理視覺角度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相互對比中往往會存在這種微妙變化,畫面的冷暖傾向不能僅僅挑選其中的某個色塊進行評判,應該對于其他的局部色塊,而且需要考慮到整個畫面的色調傾向,使整體畫面的色調保持協調統一。
二、注重學習國內外繪畫大師的創作思想
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藝術表達方式,因此就會形成了眾多繪畫學派。產生印象派之前,油畫創作畫面表現對于畫面的色彩明暗非常重視,并沒有特別關注色彩冷暖。比如,17世紀非常出色的一名畫面——倫勃朗的油畫創作中,常常會利用“光”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很好的繼承、發展了卡拉瓦喬式的明暗對比、冷暖對比表現方法,大大增加了畫面的戲劇性。借用高亮度光線,可以突出畫面主題,通過陰影的視覺弱化表現了畫面中的次要因素,通過明暗交替也大大增強了整體畫面的空間感。相對于同時代的畫家而言,倫勃朗意識到光的重要性的時間更早,他認為如果缺少光的話,根本就不用提色彩、形體了,光是所有形色的基礎以及重要載體,也是由于光的明暗變化加強了畫面的表達,使整個畫面顯得更有純粹感、厚重感,讓人感受到某種宗教信仰,也會讓人覺得有一種人生的滄桑感。比如,倫勃朗創作的《夜巡》這幅油畫中,通過光線使幾個人的身體比較突出,而以陰暗的背景安放了另外一部分人,這樣通過明暗對比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對畫面人物進行分組,也可以表現當時那種焦慮不安的氛圍,整個畫面顯得更有戲劇性、深邃性,充分利用了光的運動感、神秘感。本來昏暗的背景由于光的照射顯得更有生命力,在整體昏暗的環境背景下,小姑娘穿的米黃色裙子,還有中衛穿的朱紅色軍裝極易吸引觀者的目光。整個畫面的中間是光線最強的位置,庫克上尉穿的是一襲黑色的華麗軍裝,但是皺褶領是雪白的,對比之下會顯得人更加亮麗、醒目。上尉的紅色披巾也正好呼應了右側穿著紅色軍裝,手拿長槍的士兵。在黑色以及亮黃色背景下,應用紅色可以起到過渡、平衡的作用,增加畫面色彩的層次感以及多樣性。
印象派的出現是美術史的重要轉折點之一。西方繪畫有兩種色彩觀念,一種是“條件色”,另一種是“固有色”,出現印象派之前,畫家們的創作一般都比較傾向固有色,但是印象派往往更傾向于條件色,實際上也就是環境色。這類畫家喜歡自然,表現出現實社會的一些現象,注重色彩表現,但是并沒有非常強明暗對比,打破了傳統的束縛。簡單而言,印象派的畫家更喜歡表達自己的知覺感受,他們致力于繪畫和光學之間的關系研究,非常注重色彩在整個畫面中的表現,沒有采用灰沉色調、深暗色調,主要是利用色彩對比、色彩冷暖、顏色互補等將光線明暗表現出來,因此整個畫面的色彩效果絢麗多彩、和諧奔放。比如,雷諾阿創作的《陽光下的女人體》這幅油畫,當時受到了很多批判,覺得人的皮膚是綠色、藍色的有違常理,被稱為屬于尸體的顏色。但是很多人看到這種皮膚顏色時并沒有覺得很突兀,而是覺得很美觀,而且很協調。畫家通過冷暖色彩對比突出陽光的光感,整個畫面的色彩豐富又透明,色層比較淡薄,給人燦爛、明亮的效果,皮膚在樹蔭下給人強烈的冷色感覺,皮膚打在陽光下又有非常真實的感覺。人們看到這幅畫,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綠葉芬芳以及陽光的溫暖。《陽光下的女人體》這幅畫的暗面采用了很多冷灰色,這樣可以突出樹蔭在陽光照射下的點點斑駁,應用了少量暖色可以表現出皮膚在樹葉縫隙下透出的陽光照射下的顏色,這樣的冷暖色對比使整個畫面妙趣橫生。
總之,印象派的油畫作品并不像之前文藝復興到法國新古典主義再到后來的浪漫主義的繪畫作品,更多的注重素描關系也就是明暗關系。而印象派注重色彩冷暖的應用,弱化了明暗變化,讓主觀的色彩感受占主導地位。
三、油畫作品應該融入畫家獨特的個性
一幅出色的油畫作品,不僅要突出畫家的獨特個性,同時還應該能夠支配觀者的心理,通過畫面的色彩效果可以直接的引導觀者的情感,慢慢的達到畫家的預期目標。正是因為畫家對于生活的激情以及畫家的創造力,才會出現色彩冷暖,才會使作品畫面有光有色。油畫作品的冷暖色調可以表達畫家內心真正想要表達的意境以及情緒,簡單而言,冷暖色調就是畫家引導觀看者了解畫家情感的一個重要依據,是畫家傳達內心情感的一種媒介,同時也完美的結合了客觀和主觀。畫家利用畫面的冷暖變化很好的表達了自己的情趣愛好以及思想情感,并且將這些信息傳達給觀者,引起觀者的情感共鳴。畫面的色彩冷暖色調統一,而且富有變化,觀者的自身感受也會越強烈,造成的影響力也就會越大。畫家的情緒以及畫面的色彩冷暖之間有明確的關聯,不可能會沒有緣由的出現。這也告訴我們,畫家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主觀意念隨意捏造色彩冷暖,這樣很難引起觀者的共識。只有將色彩冷暖和人的情緒完美結合起來,將人們的共感反映出來,才可以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使人們感受到其在藝術品的獨特魅力。所以,就我們平時所觀看的畫冊,因為偏色會失去很多色彩明暗的細節,就會讓觀眾失去與畫作的一種共鳴,是類似的道理。
四、色彩明暗與冷暖應用于油畫的注意事項
創作油畫之前,首先應該確定整幅畫的主要基調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應該怎樣處理主體物和背景的冷暖色彩,怎樣突出主體物暗面、灰面、亮面的冷暖對比。想要創作一幅成功的作品,最重要的是選擇一種正確的觀察方法。首先,第一步應該觀察整體以及對比對象,例如冷暖對比、敏感對比、色相對比等,通過對比可以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并且確定合理的畫面關系。物體的色彩對比不僅和固有色有密切關系,光源色也有很大關系,光照條件不同的情況下,物體會有陰陽兩面、明暗深潛之分,而且會有不同的冷暖立體變化。假如是冷色光源的話,亮部為冷,暗部為暖;相反,如果是暖色光源的話,亮部為暖,暗部為冷。光源色冷暖傾向表現得越明顯,亮部色彩就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如果光源色冷暖傾向并不是非常明顯的話,形成的色彩冷暖主要為固有色。同時,應該處理好物體暗部、周圍物體以及投影之間的色彩關系,這其中當然不僅要考慮固有色,還需要考慮環境色,這就要求能夠協調處理好環境色和固有色之間的相互關系,確保細節有很豐富的變化前提下,盡可能和大色調保持協調、一致。色彩冷暖應該具備較強的韻律感,但是也要注意整體的統一性,這樣才可以讓人感覺到整個畫面的和諧。如果無法明確光源色冷暖的話,應該根據兩個色彩表現的強弱程度進行劃分,一般早晨和傍晚的日光、火光、燈光等都屬于暖色系,而中午的陽光、白熾燈光以及天光都屬于冷光。
總而言之,畫面的冷暖變化都有自身客觀的內在規律,藝術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科學,創造出合理的色調規律。創作油畫的過程中,只要掌握色調的自然變化規律,然后利用相應的技巧表現手法,可以非常自然、準確、生動形象的描繪出對象的特征以及色調特點。畫家通過色彩明暗與冷暖可以直接傳達出自己的內心情緒,達到以色傳神的藝術表現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文睿.淺析色彩的明暗與冷暖在油畫中的運用[J].文化產業,2015,(05)
[2]羅登祥.淺談意筆人物畫的設色問題[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4)
[3]馬繼鋒.美術寫生中色彩的觀察與表現[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01)
作者簡介:
杜昱興(1992.7—),男,甘肅通渭人,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12級油畫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西洋畫創作和藝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