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祥
摘 要:目前案例教學和現實招聘情景模擬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布置環節中廣泛引用,作為新時代職業規劃引導人員,必須注重專業團隊技能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就業指導工作導師專業素質水準,確保其能夠注意教學內容和主題的順利銜接,貫徹現場教學主次分明技術規范指標,進一步有效提升教學實效。因此,本文具體針對高校就業指導特征以及內在因素缺失隱患進行客觀分析;同時加強情景教學實效性,時刻引導大學生領悟目前國家最新政策綱要,進一步協調理論和實踐融合事宜,最終為大學生失業問題以及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完善指明道路。
關鍵詞:模擬招聘;情景教學;就業指導;實效性;主次地位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特征十分顯著,尤其在目前社會對高技術人才需求迫切基礎上,為合理提升大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和擇業控制能力,就業指導課程必須做到足夠深入發展。實際上就業指導課程理論性、實踐性和參與性能較強,單純利用傳統口語灌輸模式顯然是行不通的。具體來講,教師須針對就業指導課程實際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聯合多種規范手法,進行特殊招聘情景設置,使得師生在角色真實模擬交流中吸納更多應對突發事故能力,確保日后崗位編制適應基礎潛質,避免任何瓶頸限制因素的滋生。
一、就業指導課程中應用情景模擬方式的現實意義論述
結合夸美紐斯觀點分析,大部分知識實際都是憑借人類感官效應獲取,所以,指導教師有必要令大部分抽象的知識完成具體、形象化過渡,為學生形成合理的感性認知結果奠定深刻適應基礎。單純拿招聘情景模擬教學手段解讀,教師透過生動具體的人物角色設置,賦予學生個體一定的情緒感知色彩,進而激發其回應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經過現實體驗獲得豐富知識內容,進一步主動參與社會實踐項目,確保日后求職的順利結果。在具體實施招聘情景模擬訓練環節中,學生可以參與面試官和應聘人員扮演活動,同時親身體驗求職現場嚴肅氣氛,克服心理過度緊張問題。這部分情景設定形式較為靈活且貼合實際,基本上不存在過多的專業和學科限制,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可參與進來。
二、目前我國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狀況研究
我國長期以來沿用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其間就業指導教育內容也同步充分拓展,一定階段內換取應有成效,證明就業指導課程對高校教育前景科學綻放貫徹獨特引導功效,目前相關規范機構已經在特定戰略上達成共識。可是始終存在部分高校在這方面課程指導貢獻上缺乏合理認識,日常事務規劃缺乏整體特性,單純憑借系列講座形式加以拓展;雖然其中存在一些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但是始終未能列入教學系統計劃單元之中,僅僅是被作為選修課加以布置。類似這種狀況長期放置不管,必將直接制約我國就業指導工作的拓展步伐。具體來講,目前我國在就業指導課程設置上存在以下不足的問題。
1.教學內容設置上缺乏系統性
課程體系本身全程規范力度有所欠缺,不能全面貫穿于大學教育機制之中,其間涉及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圍繞低年級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生涯規劃加以引導,進而努力創造成廣受社會歡迎的大學生形態。同時就是督促大學生群體合理認清目前就業形勢,能夠進一步客觀認識自我并做好職位科學定位,掌握應有的技能,完善應有的職業適應素質。但現實中對這部分學生實際基礎界定不夠周全,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上針對性不足,使得大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在遭遇就業矛盾問題時過分慌張而束手無策。另外,課程設計形式有待健全,大部分高校在開展就業指導課程過程中主要利用講座模式,單位課堂之中參與學生數量高達200人左右,現場紀律維持便成為一大技術難題;而不少學生片面地認為這是一般性知識講座,跟進熱情必然同步降低,使得課程布置和研習隨意性更加顯著。
2.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結合現實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狀況觀察,目前廣泛引起大學生好評的內容是直接與用人單位相互掛鉤的指導模式,包括提前進行企業入職培訓體系的建立,以及企業多種方式的互動溝通現象等;相對地感知興致較為低迷的便是就業和職業規劃專題講座活動。可現實中各類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仍舊借用課堂教授模式為主,基本上不會過多提供用人單位或者人才市場參觀交流機會,在實踐經驗極度匱乏基礎上,整體指導課程便顯得枯燥乏味,課堂內部缺乏應用的探討交流活力。同時,在教育對象個性化教育實施層面上,由于單位大學生綜合素質、擇業心理以及社會關系都存在明顯差異,借用相同教材和引導模式加以就業指導,針對性不會太強。在此條件下換取的教學效果也就很差,嚴重情況下會令大多數學生缺乏實踐操作經驗,畢業之后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三、提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實效性的細化措施解析
除了傳統教授形式之外,筆者還聯合目前相關課程實踐內容設置實效進行同步驗證,確保以下提出建議內容的合理支撐價值。
1.典型案例分析模式應用
其實就是聯合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就業案例進行課堂內部演示,使得學生經過不同角色扮演和情境適應掌握必要的職業生涯規劃技巧,能夠對自身業務能力產生警覺,并長期學習相關技術知識,參與各類實踐項目,為自身職業道德素質和技術應用潛質完善奠定深刻適應基礎。此類分析手段能夠靈活應用到就業指導教學內的任何單元之中,包括就業權益維護以及面試技巧,等等。在運用此類規范手段期間,必須及時關注特定案例的時代、真實和啟發性能,積極透過學生參與討論典型案例途徑,提升其遵守課堂秩序和自我素質水準提升熱情,避免日后職業發展過程中滋生任何瓶頸限制因素。
2.職場人物訪談流程延展
在進行任務生涯訪談時,一般找一位或多位從事至少工作三年以上的或者資深的工作者進行面談。對大學生而言,在正式進行訪談前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對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職業目標進行梳理,因為在訪談中對方可能會問到這方面的問題;二是對需要提出的問題做一些準備,列出一份問題訪問清單,這樣有助于訪談的深入進行,并且能夠取得較高的效率。
3.技能競賽法單元補充
一方面,可以在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中,教師組織多種競賽活動爭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例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等。
另一方面,個別指導可以彌補集體指導的不足,對個別學生所面臨的特殊問題與困惑提出有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這也是對指導教師工作的一個挑戰,需要指導教師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手段的靈活應用,包括職場人物訪談和職業技能正向競爭等活動,都可以為學生灌輸一定的自我規范和改造意識;進而確保課堂秩序的有機調整,穩定階段課程教學質量,為學生日后綜合化發展積累更多適應經驗,避免就職過后任何突兀反應的滋生。
參考文獻:
[1]張魁中.試析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02):85—96.
[2]程娟娟.對高職高專《就業指導課》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10(03):78—84.
[3]盧亞楠.“合作學習”在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教學中的運用[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1,16(05): 145—160.
[4]杜云林.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開設現狀及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24(22):78—82.
[5]肖敬偉.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與就業市場需求研究[J].現代交際, 2014,13(11):123-134.
(作者單位:廣西財經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