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留莊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中職教育滑坡勢頭得到遏制。但是,在中職歷史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改進。本文通過分析當前中職歷史教學的現狀,針對歷史教學的優化進行了一些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中職歷史;教學現狀;優化教學
歷史有時序性特點,對學生而言缺乏直觀感,對于過去的史實,他們無法親歷。目前,中職生在知識結構、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加之一些教師又在教學認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誤區,因此,學生對歷史漠然視之,很難使其建立起正確的歷史觀。作為歷史教育工作者,優化中職歷史教學,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責無旁貸,本文就優化中職歷史教學略述一二。
1中職學校歷史教學現狀
1.1 學生歷史基礎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一些家長的錯誤認識,中職學校門庭冷落,生源水平急劇下滑。盡管國家近幾年加大對中職院校的扶持力度,仍然有很多中職學校無法完成招生計劃,中職學校學生入學已無門檻。所以,多數中職生不僅知識水平參差不齊,而且存在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甚至不乏一些有心理疾病和性格障礙的孩子,這給各科包括歷史教學帶來不小的影響。
1.2 教學模式的單一,
近年來,由于中職學校生源困難,資金緊張,教學條件一直得不到明顯改善。無論是走出去,還是引進來,老師們很難得到及時真實的充電。因此,中職老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就不足為怪了,歸納一下,教學模式的單一性體現有三:
(1)填鴨式。這是中職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類似于滿堂灌。由于缺乏現代教學理念和現代教學資源等,一些老師面對“不爭氣”的學生像和尚念經一樣,不管他們是否能承受,是否感興趣,我只要把教學內容講完就萬事大吉了。這種填鴨式教學,學生不僅索然無味,而且他們處在被動的地位,這很容易扼殺其自主學習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2)獨角戲。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在中職學校很普遍。老師們上課仍停留在一根粉筆,一本書,一張嘴,一塊黑板的原始教學狀態中,不用多媒體資源,缺乏師生互動,只有老師的一張嘴在忙碌,這種一言堂的教學方法不僅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老師也相當疲憊,其結果是學生收獲寥寥。
(3)戲謔式。歷史是嚴肅的,時下流行一種活躍課堂的講課方式叫“顛覆課堂”,據說效果甚好。“任何歷史著述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著客體本身,即使經著述者本人故意歪曲的歷史著述,也在不同側面,不同層次上折射著歷史的真實”○1但是,這并不一味著老師可以胡亂顛覆歷史課堂,什么傳奇、民間故事、道聽途說的野史都拿到課堂上戲謔歷史課堂。
1.3教學評價方式陳舊
現代教育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全面發展。目前,中職院校歷史評價還與其它公共課一樣,僅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一學期或一學年。這種評價方式重結果,輕過程;重顯性,輕隱性;不僅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也對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史觀的形成視而不見。因此,僅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方式是片面的,非科學的,這很容易挫傷他們的歷史的積極性,不利于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2優化歷史教學對策
2.1優化教學理念
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教學指導思想的標準為:(1)貫徹黨的三個面向的教育指導方針。以現代化的觀念為準,利用先進的教育手段,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2)注重培養學生的正確史觀和應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自學能力,符合培養目標的現實需要。(3)符合學生實際水平和認知規律。
依此,老師要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結合中職生的實際,打破傳統教學思維。樹立學習知識是根基、培養正確史觀是關鍵、提高學生應用歷史能力為目的的思想。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
2.2優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優化是改革歷史教學的關鍵。它優化的好與差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優化。作為教學優化的重點,教學內容必須符合以下幾點:(1)圍繞培養目標,內容要因人而異,不可死搬大綱。(2)教師可因人、因時、因地打破教材原有結構。(3)授之以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筆者認為,歷史教學內容的優化應注重一下幾點:首先,選擇適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內容,圍繞大綱收放自如。其次,老師要打破傳統,結合學校實際、學生實際、自己教學風格對教材重組,側重選擇與專業相關的歷史內容講解。第三,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2.3優化歷史教學方法
歷史教學最直接最有效的改革就是教學方法的優化。教學方法的優化應遵循:(1)師生關系的平等性.(2)老師的教學風格。(3)多媒體的應用。依此,我們對教學方法可做如下優化:
首先,采用多樣性趣味教學法。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與肯定的情緒體驗相聯系的認識傾向,是推動人們去尋找知識和從事某種活動的一種精神力量。”○2因此,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引入一些興趣點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導入環節,可以用熱門話題、自然景觀、詩詞對聯等導入;講述環節,可以用影視戲曲、情景再現小品、朗誦與講演等講解;歸納環節,可以用數字歸納法、詩歌歸納法、形象歸納法等。 其次,語言到位,方法實用。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3由于歷史學科的特點,教材中某些內容比較抽象、復雜,年代久遠或地域空間概念強,這決定了學生很難直接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歷史的原始材料,更難恢復歷史原貌,因此,老師的語言和方法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樣,學生樂于就接受課堂,他們不僅能感知歷史的原貌,而且提高其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真諦在于教會學生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必須引導他們科學記憶。比如:串線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比較記憶法、重復記憶法等都是有效地記憶方法,我們應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記憶,尋找適合自己的識記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歷史意識才更容易建立起來。
3建立科學多元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目前,國家正在對中職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歷史教學的評價決不能像以前那樣一張卷子,一錘定音。因此,歷史教學評價應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思想,應當用發展的眼光對學生的發展進行評價。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這不僅體現學生的發展過程,而且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歷史教學中恰當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評價,非常必要。當然,試卷的這種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筆者在歷史教學中就中職階段的評價方法進行嘗試性地改革與實踐。
4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教師一定要以人為本,正視現實。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并根據地方、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認真組織教學,科學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推動職業教育的更大發展。
參考文獻:
[1]龐卓恒主編《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梁忠義,車文博等,實用教育辭典[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