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
目前,日本的單身比例已經高居發達國家前列。日本30歲以上男性未婚比例達47%,人數是30年前的3倍有余;30歲以上未婚女性比例則為32%,是30年前的4倍多。而終身未婚的比例也明顯攀升,每6位男性就有1位、每15位女性就有1位表示,希望一輩子維持單身。據日本政府預測,到2020年,30%的日本家庭將是單身家庭,而首都東京地區的單身家庭比例將超過40%。
近日,日本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越來越多適婚年齡的年輕男女們遲遲沒有跨入婚姻這道門檻,而適婚年齡也一直往后延,從過去的25歲到30歲,再到現在的35歲,甚至出現了不婚族。這些人中又以高學歷、高收入、高素質的都市白領居多。
有專家指出,這種晚婚甚至“不婚”現象在日本已呈日益增長的態勢,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已經不再把結婚生子看成是人生的必經歷程。
不婚人群日益增多
日本朝日生命保險公司曾做了一項調查,通過網絡對隨機選取的600名25至44歲的單身職業女性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單身職業女性在選擇結婚對象時,首先考慮的是對方的價值觀是否與自己的一致,其次是對金錢的態度以及所從事的工作是否穩定。其中,重視“價值觀一致”的女性占總數的61.8%;其次是“對待金錢的態度”,看重這一點的女性占總數的27%;排在第3位的“工作穩定與否”占總調查人數的26.3%。以往被職業女性看重的條件如“高收入”僅排位第9,占總數的12.3%;而“高學歷”和“高個子”分別排在第19位和第20位,各只占1%。而日本在泡沫經濟時期,女性擇偶時最看重高收入、高學歷和高個子這“三高”條件。這顯示出日本職業女性對待生活的態度有所改變。
此項調查還得出了一組有趣的數據:93.7%的日本職業女性考慮過選擇獨身一輩子,她們首次冒出這種想法的平均年齡是28.6歲。在小于34歲的被調查女性中,近80%考慮過獨身。
更為嚴重的是,在日本,超過35歲仍同父母居住的男性日漸增多,形成了日本的單身寄生蟲族群。這一點同現在的中國很相似,都是因為經濟壓力,負擔不起過高的房費,沒有婚房于是選擇單身。
單身經濟悄然興起
在過去幾十年來,日本社會已經漸漸失去傳統家庭的束縛。日本家庭模式消費正在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單身經濟的日漸升溫。
按照慣常的思維,人口減少,國內消費自然會隨之降低。但是伴隨結婚以及同居率的降低,單身家庭數量的增加反倒促成了“單身經濟”的持續增長。
過去典型的主流日本人家庭由四名家庭成員組成——爸爸媽媽以及兩個孩子。日本電視臺播放的烹飪類節目中,每次示范菜單都是四人份。但是,根據現在的最新調查,收看烹飪類節目的觀眾中,48%是單身,所以四人份的食譜已經不再適用了。也由此,日本社會開始重新定義“家庭”的概念。有意思的是,現在日本,許多年輕人寧愿選擇同貓、狗一塊兒過,也不愿意結婚生子,有統計表明寵物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新生兒數量了。
過去的日本,一家四口人會開著SUV到大賣場一次買齊一個星期的食物用品等。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單身人依靠便利店生活。單身人群不會去傳統的大型超市,他們只會去離家近的小型便利店,因為他們只有一個人用餐,而便利店有許多一人份或小包的食物提供。
日本7.11便利店連鎖集團針對單身人群率先在東京和神奈川的180家連鎖店推出了一項新的家政服務,旨在聯手專業公司向單身人群提供家庭廚房、浴室等清潔和床上用品的洗滌服務。該連鎖店的高層認為,日益增多的單身人群使便利店的存在更具有意義。
在日本,面對傳統洗衣業每況愈下的新形勢,東京街頭的洗衣店,針對單身人群多居住單人公寓,壁櫥狹小的特點,相繼推出了衣物保管服務,顧客只要支付同洗衣等額的費用就可以享受最長7個月的保管服務,而且儲存衣物的專用庫房還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保證。東京一家店鋪從今年4月開張僅3個月就收到7.2萬件衣物保管服務。
日本家居用品零售商“無印良品”2014年推出一套“小號”廚房用品,包括小號烤箱、煮飯器、電水壺和榨汁機。如此設計摒棄了該品牌一直以“家庭”為消費主體的理念,開始將單身獨居者納入其目標消費群。
在日本,一些專注為孤獨食客服務的餐廳近年正悄然興起,這些餐廳推出“陪吃公仔”服務,生意火得出人意料。孤獨食客餐廳的背后,是所謂“單身經濟”的迅猛增長。
日本東京的Moomin Caf咖啡店(其取名源自芬蘭出產的動畫Moomin Valley,中文譯名姆明一族、嚕嚕咪一家、姆明谷等)會給單獨進餐的顧客提供可愛的毛絨公仔陪吃,讓他們獨自用餐時沒那么孤獨。
這家咖啡店的主題圍繞著The Moomins (這是一本瑞典-芬蘭的卡通書,也被制作成了動漫劇集,講的是友善的河馬家族里的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故事)。得到授權后,餐廳的食物、飲品和裝修靈感都來自這部異想天開的卡通作品,但是餐廳的主線是很清晰的:就是可以自己選一個大眼睛姆明一起用餐。當然,在這家餐廳用餐的成本不低哦。
“男人上班掙錢,女人在家當全職太太”是傳統的日本婚姻模式。如今這一模式也被徹底顛覆。
現在,日本的單身人群中不少是女性。越來越多女性走上工作崗位,有工作和獨立生活能力的現代日本女性不想為滿腦子舊觀念的日本男人洗衣做飯一輩子。
同時,許多精明的日本商家也將目光瞄準了日本的單身女性們。
日本的房地產商在東京推出的一些豪華公寓就是為這些女性量身定做的。日本證券交易所最近專門推出了一個吸引“女大款”的投資計劃。某家大型珠寶公司甚至還打出了“女人不需要男人買首飾”的廣告標語。
日本經濟專家指出,單身人群沒有養兒育女的經濟負擔,可自由支配大部分收入,所以這些人更傾向于“選擇度假或入住豪華飯店來犒賞自己”。
單身人群如何養老
在過去幾十年里,日本的生育率持續下跌,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據預測,到2050年,日本全國的總人口將降至1億,有人擔心日本未來將沒有足夠的勞動力。而單身人群面對沒有子女的未來,他們的晚年更多了一層不安全因素。
比起已婚有子女的人,單身人群更需要理性理財,從年輕時候就要好好攢錢,規劃好自己的財務,才能確保自己有一個安定幸福的晚年。
而選擇一輩子單身的人,特別是女性,往往在經濟上壓力會更大些。據調查,在日本,近半數女性勞動者無法得到有全薪、獎金、保險的穩定工作,許多女性只能當臨時工或成為勞務派遣工。
有日本專家指出,單身人群在年輕有工作能力的時候經濟情況相對好些,但是在退休后就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比如,60歲退休,65歲開始領養老金,那么60歲至64歲的5年里的收入為零,按照每個月20萬日元(人民幣約15000元)的消費支出,5年里至少要花費1200萬日元(人民幣約90萬元),所以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手頭至少要有1200萬日元的存款。
單是5年就要花費如此巨大的一筆錢,那么,在65歲之后僅靠養老金能否支撐生活?養老金一般是工作時候的收入的一半,正常工作時候按照月薪20萬日元計算,65歲之后的養老金每月是10萬日元(人民幣約7500元),假設壽命是85歲,這20年就需要約2400萬日元(人民幣約180萬元)的費用支出,加上各種保險以及護理費用300萬日元(人民幣約23萬元)。這樣算下來,如果想在60歲以后安度晚年,年輕時候就需要存夠3900萬日元(人民幣3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