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季紅
【摘要】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類專業的教學更應成為藝術的教學。電視節目主持課程是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搞好該課程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節目主持的基本素質,教師要把握該課程主持藝術這個重點,并通過充足的課前準備,嫻熟地駕馭課堂使電視節目主持課的教學讓學生確有收獲。
【關鍵詞】電視節目;主持課;主持藝術
一、主持藝術對課堂教學的意義
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是一個對學生素質要求較高的專業,它的教學也不同于其他專業的教學。其教學不僅要求該專業的授課教師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相對淵博的知識面,還要有高超的語言肢體表達能力和高超的交際水平。其每節課的傳授,都要求教師能精準地了解該課目的授課重點,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傳授藝術。為了搞好教學,不僅需認真預測傳授課堂內容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還要根據隨時出現的情況相機施教,把課堂當成主持現場、直播現場,把授課作為實戰訓練,才能搞好主持課程的教學。
二、主持藝術課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教學不同于其他專業的教學,它必須應體現電視節目主持的特點——— 講究主持的藝術,那么怎樣才能搞好主持教學呢? 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一)長期備戰———教師好好做功課
央視主持人董卿談到綜藝節目主持時曾說:“我個人認為沒什么技巧,但離不開非常關鍵的兩個字是準備”。只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勝任工作并不斷超越自己,主持人尚且如此,教師訓練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教師“備課”正如主持人的準備,且準備更多,只有準備的充分、得當,才能搞好教學。那么應從那些方面進行準備呢? 應該說以下幾個方面,缺一不可。
1.對媒體研究的準備
搞好電視節目主持教學,至關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黨的方針政策,了解時局動態,關注社會發展動向,因為電視節目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搞新聞,沒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對時局的把握是根本不行的,只有在第一時間了解時事動態,了解新形勢下的節目特點,才能搞好電視節目主持教學。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善于研究、總結媒體的發展動態,才能將時代需要的、廣大受眾認可的、以受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將群眾需要了解的信息傳達給受眾,也才能搞好電視主持的教學。
2.對教材的準備
教學資料是搞好這個專業的重要橋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內外教科書存量大且存在著良莠不齊、觀點不一的問題,這就給我們搞好這個專業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搞好教學,認真進行教學研究教材搞好備課是非常必要的。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起碼要準備一桶水,電視事業發展迅速,我們節目主持專業的教師才更應該博覽群書,只有多讀與廣播電視傳媒相關的書籍、教材、資料,才能在有限的資料中找到對自己教學有用的東西,才能理出適應形勢的節目主持教學的正確思路。
3.對“材質”的準備
藝術教學是實踐的“活兒”,是藝術的“活兒”,培養藝術人才必須“因材施教”、“以人為本”。一般而言,要搞好專業教學,教師首先要有對學生的充分了解與理解,才能準確判斷出每個學生的個性習慣、專業能力、業務理念,然后“對癥下藥”,制訂出適合該生的教學方案。本專業的學生源范圍廣,學生個性特點突出,
其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面對“材質”多樣的學生,要搞好教學非常不易,就拿語言表達教學來說,就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出生地、聲音條件、表達特點等多種因素,然后才能根據其具體情況,準確制定出適合其發展的教學訓練計劃并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收到應有的效果。
(二)運籌帷幄———認真體現編導意識
學上好電視節目主持課,教師必須有駕馭課堂現場的能力,因為在電視節目主持過程中,是隨時會有各種情況發生的,而電視節目主持課類似于主持人主持“節目”。因此,要上好電視節目主持課,教師不僅要當好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當好這臺“節目”的“編導”。做好“編導”,首先是搞好課堂教學內容的編導:一堂課的教學設計要使學生對主持節目的流程、節目主持方式有較完整的認識與掌握,只有善于策劃、合理安排,整個授課的進程才能順利進行。從課程導入拉開主持序幕,到各知識點的銜接,重點內容的突出,以及講解、提問、觀摩、示范、點評亦或板書都應安排妥當。在教學時,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情緒,使每個學生的思維圍著學習內容轉,而不能放任自流。
(三)立足實用———搞好言傳身教
當教師以主持人身份主持的節目撲天蓋地席卷而來時,作為一般觀眾的學生,由于學生還不能準確把握電視節目主持現象且不具備專業目光,那么,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就只能止于欣賞。如果教師能從常規的教學中,通過模擬媒體主持,隨著教學內容的要求而調整主持的方式,恰到好處地進行示范,并帶動學生主持,自己充當好搭檔,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這樣,教師的教就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示范到位,帶動學生主持
講臺雖小,卻是教師主持的舞臺,課堂雖簡,卻是節目主持的“現場”。在實踐性很強的電視節目主持專業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師善于運用案例,隨課堂需要放大案例主持的要點,并帶動學生參與,形成互動,相互參照,不僅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身心放松、勇于練習,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而且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散思維,進行創新性學習,使課堂收到超乎想象的教學效果;
2.掌控大局,引導學生主持
節目主持人要善于凸顯嘉賓,而非自己唱“獨角戲”,作為知識傳授的教師,在上電視節目主持課時,更應注意這一點,不能只想顯示自己的知識豐富,滔滔不絕,只顧自己演講表演,而應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學生當演員,老師當導演的教學原則。“研究性教學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只有給學生以較大的自由度,鼓勵學生參與,鼓勵學生創作,最大限度地顯露學生的光彩,才能搞活教學。但這種教學,決不是放任自流,要善于引導,掌控課堂,才能使教學收到應有效果。
3.充當搭檔,激發對手主持
在主持課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常常把學生設計成“分”主持人進行實踐訓練,這樣往往可以形成了雙人或多人主持來言去語、音韻同傳的現場效果。在平時的專業課教學中,教師指正學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是正常的,但不能“聲色俱厲”,更不能“嘲諷”、“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持人”之間、“ 主持人”與“嘉賓”之間,不能輕易否定對方,要同心“作戰”,共創佳作。在此教學情境下,對學生來說是與高手過招;對教師來說是以鏡為鑒,只有把對手當成搭檔,激發對手的主持激情,才能真實地折射出對手及教師的不足和缺憾,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開拓更好的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謝艷斌.論創造性在教學實驗中的體現[J].廣播電視與教育,2004年第1期
[2]靳斌.專業實踐課教學改進初探[J].廣播影視文叢,2005第1期
[3]欒紅金等.激活狀態發散思維開發語智挖掘潛能[M].播音主持藝術6,中 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4]吳洪林.主持藝術[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2007年3月
[5]教育部人事司組編.高等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6]李笑艾.課堂教學中的主持藝術[J].教育,2010年1月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