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利
在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今天,要突出強調學生的健康狀況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正常開展。因此,社會各界應該關注小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應該有計劃地培養小學生的鍛煉習慣;把握好形成小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兩個重要因素。體育作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素質教育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來提高小學生體育課教學質量,是當前各所學校所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我認為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直接影響著體育課教學的質量,影響著教育目標的實現。興趣是個人對客體的選擇性,興趣是獲得某種知識或著與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與情感有密切的關系,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學生能否通過體育健康的學習,形成體育愛好和鍛煉習慣興趣發揮著重要作用,那么,又如何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呢?
一、從學生自身的因素出發
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小學體重偏胖的學生在逐漸的增加。而身體偏胖的學生在體育課上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和標準完成鍛煉任務,在學習中被其他學生嘲笑,使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引起這部分學生內心產生抗拒的心理。從而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同樣一些體質差、體弱多病的學生對體育課興趣不高也是這個原因。對此要讓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上體育課的重要性,才能逐漸培養出學習體育的興趣來,使學生認識到,上好體育課不僅僅是為了身體好,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
二、從教學內容出發
學生對學校體育課興趣的大小和體育課教學內容的設置也有著直接的聯系。體育課的重要功能就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通過教學讓學生能自主進行一些基礎體育運動項目的鍛煉,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目的。那么我們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就應該從提高興趣出發,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體驗成功帶給他們的快樂。
為了使運動負荷的變化符合小學生活動的規律,應將運動負荷較 小的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為了持續學生對課的興趣,應該將游戲和比賽安排在課的后半部分。為了不致 于使學生疲勞而影響學習,一般應該把靈敏、柔韌和協調性的練習,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 性的教材安排在課的后半部分。
另外在主教材安排上肢運動多一些的情況下,副教材就多采用一些發展下肢運動能力的游戲,例如“夾球跳”“青蛙跳” 同時也應能激發學生對學習 的興趣。
三、從教學方法出發
(一)階段激發
1、開始環節
在授課的開始環節,必須先使學生興奮起來,以利于組織活動,并使學生注意力提高,進而快速融入課堂練習活動。應使其身體各部分都得到有效的活動,從而在體育課堂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保持情緒高漲、精神飽滿的狀態。教師在此環節宜采用“反口令”、“姿態比賽”、“聽覺”、“視覺”等類型的體育游戲,注意應遵從簡單、短小的原則來進行對體育游戲的選取與應用。
2、準備環節
將“準備活動”做好,才能使內臟器官的惰性得以克服,從而促進身體各部分組織和器官快速進入運動狀態。在此環節,可引導學生以游戲方式反復多次練習已掌握的體育技巧,從而為學生基本部分技術的學習過程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內容選擇面予以適當擴大,以利于學生身體得到全面發展。例如打活動目標、小型競賽、投擲練習、上下花式傳球、左右傳球練習等等。通過此類練習,學生的身體器官與機能快速融入工作狀態,進而做好心理與生理的準備以迎接基本環節的教學內容。
3、基本環節
學生學習相關的技能知識、鍛煉身體和培養思想道德水平的過程為基本環節的教學內容與目的。在基本環節中,針對體育游戲的運用,在游戲形式選擇方面應結合實際情況,保證科學、合理。這樣不僅能使游戲練習枯燥單調的形式得以改變,同時也起到輔助作用,使動作技能的掌握與形成過程得到加快,教學效果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4、結束部分
學生較為疲勞,精神也較為渙散,教師應選擇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松性練習,如 輕松愉快的音樂和舞蹈動作等。課的小結與結束不要千篇一律,即通過師生或學生之間互相啟發,議論收獲;有時可以采用點睛式,即通過概括性的語言點出這節 課的學習內容,以強化所學的知識;有時可用懸念式,即揭示新矛盾,為今后教學埋下伏筆,讓學生對下一次課產生欲望。
(二)語言激發
1、采用引導性語言
在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實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在學習運球突破時不僅要強調重點難點,還要講解它對培養人的頑強意志和艱苦奮斗優良品質的意義,這樣引導性的理性教育,促使學生在思想上愿意接受授課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2、采用表揚性語言
語言是一們藝術,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更要掌握語言的運用,在上課時候多表揚少批評,表揚為主,正面教育,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好方法。如“這一組做的真棒” “這位同學真勇敢!”等等。一些看似簡短的表揚,卻能夠給其他同學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激發了他們的上進心。
3、采用勉勵性語言
當學生做一個動作的時候教師要以勉勵的口氣布置任務,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使潛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 的發揮,如對不敢進行跨越式跳高練習的同學,教師用勉勵的語氣說:“只要你們大膽跳,保證會完成。有墊子作保護請放心。這要比“你們必須給 我跳過去,跳不過的要罰跑五圈”的訓斥好得多。
(三)行為激發
1、表率行為
教師的表率行為是自己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教師的良好表率,會使學生在榜樣力量的鼓舞 下,奮發進取,積極學習。譬如上課開始,教師穿著整齊的運動服裝,精神煥發地來到學生的隊伍前面,不僅 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又如教師的課堂上準確優美的動作示范,會給學生以 美的感受,進而產生躍躍欲試的愿望。
2、激勵行為
課堂上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運用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把良好的情緒直接傳遞給學生,對于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起著積極的作用。譬如當教師見到學生遵守紀律認真練習,相互幫助等良好表現時,向學生微笑點頭,以示贊同;當學生學習成績有提高,技術有進步,表現出勇敢、頑強的精神時,教師豎起大 拇指或帶頭鼓掌,以示表揚等。
3、競爭激發
在主教材中加入一些競賽的游戲進行教學。因為大多數學生都認為體育課是以“玩”為主的,所以對體育課感興趣,由于主教材的內容和教師的教學形式單一,因此學生對體育課也提不起興趣,導致達不到增強體質這個目的,所以教師就要利用學生這個“玩”的心理和主教材結合起來進行游戲,把學生認為難的、復雜的動作技能,運用體育游戲在技術教學中,可以改善教學氣氛,使單調、枯燥的技術練習變得生動、活潑,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在變化的情況下強化動作技能,促使運動技能的形成。
4、意境激發
教學中的不同情景,會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學習感情,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對場地、器材進行科學安排,并利用色彩、音樂伴奏等創造一種情景交融,還可以引入一些少數民族的游戲。
總之,努力探索“激發興趣”的途徑,使之“寓體育于興趣之中”,孩子們就會感受到體育活動的無限快 樂,從而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要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需要我們廣大地體育教育者同仁不斷地積累和探索,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變化形式,避免固定的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靈活多變,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體育學與練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陶冶學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