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
教育是讓受教育者得到適應社會需要逐漸形成各種能力的一種專項工作。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隨之不斷改變。現在社會是人才競爭的社會,一個人的綜合素養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傳統的灌輸性教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再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最后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才是教育最終的目標。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和啟發學生創新思想和意識的重要手段,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
一、以學生發展作為教學的中心
為了配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角色把教學的中心還給學生,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教育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組織各種教學活動的時候要設計些適合學生參與的活動,盡量設計結合生活實際的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從實現合作交流。
(一)小組學習
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的關鍵理念之一,小組學習是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較為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學習小組要有核心同學組織小組共同學習,如果有的學生喜歡和某個或幾個同學一組也可以成為分學習小組的考量標準。
每堂課應該留給學生10到15分鐘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小組內說出自己對某個知識點的想法。這樣既讓學生可以在同學面前沒有拘束地說出自己的觀點,有了這樣口語表達訓練的機會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極大的鼓勵。小組內同學們有什么不懂的也不會有什么顧慮而不敢提出來,小孩子之間的交流都是很順暢的,他們共同研究的過程中親身經歷著學習的過程從而養成良好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小組學習促進自學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學習是可以讓別人代替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填鴨式的教學,把知識強加給學生,學生是不可能真正學會的,教給學生一道題目的答案,不如教會學生學會知識的方法。小組學習中教師做好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引導,讓學生在共同的研究過程中形成學習能力。小組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充分準備時間,充分的思維活動時間,充分的交流討論時間,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對學生的活動做好及時的評價,針對活動及活動中每個孩子的表現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
(三)培養創新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讓學圍在一起就可以了,應該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有要做的事情和自己想做的事情。學生選擇的活動要能夠結合教材、生活和自身學習實際的活動,伙伴之間遇到什么問題不能等靠,要鼓勵學生共同研究發動腦筋解決問題。遇到問題主動尋求解決辦法才是學習主動的重要表現,學生親自想辦法解決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極大的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可以互相彌補,在互相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
學會質疑才能不斷創新,質疑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態度。沒有質疑精神的學生對什么事情都不會有熱情,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學會質疑。質疑可以先從淺顯的內容開始,比如語文教學從課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質疑,再從文章內容質疑,最后可以從文章反應的深刻內容進行質疑,久而久之學生就容易養成對周圍事物的質疑精神。沒有質疑就沒有思考,學生在質疑的同時一定會對自己的想法有所思考,不管學生的質疑質量如何最起碼他們在思考,他們的思維能力自然得到鍛煉。創新精神就是起源于對周圍事物的質疑。
二、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1.結合生活設計活動內容
探究性學習時組織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學習活動,這樣讓學生不要把學習成為一種生活負擔,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內容更易于學生理解和小組探究學習的操作。生活體驗幫助學習,而學生的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生活。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活動既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知識面,又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2.彰顯個性同時重視集體的智慧
小組合作學習必須有核心人物的帶領,有了核心小組長的帶領學生的學習才能更有方向感。但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不能過于依賴核心學生的作用,在發揮學生的特長的同時鼓勵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應該鼓勵他們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這樣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學習程度基礎上有更加優化的發展。教師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只是重視活動期間學生的表現,還要引導學生為小組合作學習做準備,可以采取閱讀課外書籍、查閱資料、使用多媒體網絡等為學習活動做充分的準備。
學生的任何活動都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當學生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學習解決策略來解決問題,讓學生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途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通過自己的合理想象解決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更好。
三、探究性學習應注意點什么
1.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面對問題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選擇好活動內容,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設計活動內容。
3.鼓勵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養成合作的習慣,形成合作的能力,畢竟集體的力量是強調大的。
4.教師評價要準力求讓學生有努力的方向,教師評價還要做到及時讓學生在活動中準確把握自己的活動標準以及自己在活動中應該怎么做才更好。
探究性學習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把學生、老師、教材和生活聯系在一起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提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