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征 路德曉 李洪祥 譚秀永

中圖分類號:S831.4+9 ? ? 文獻標識碼:C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15)06-0028-02
由于外界溫度逐步升高,隨著肉雞的日齡增加,肉雞會出現嚴重的熱應激,如減料、拉稀、中暑等,造成雞群抵抗力下降,料肉比增加,直接降低了利潤。高溫高濕時小雞如何使用風機降溫,肉雞場往往掌握不到位,而導致雞群提前發病。
1 ?風機應用原則和體感溫度要求
橫向通風一般適用于舍外溫度低于12℃時間,高溫季節肉雞10日齡前,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要逐步實現最小通風向過渡通風和縱向通風之間的轉換;冬春冷季節和夏天晚上溫度低時的通風,14日齡前,經過雞背的風速應盡可能低,小于0.2m/s;15~21日齡,風速不應超過0.5m/s,;22日齡后,風速不應超過1m/s,體感溫度的控制是環境控制的中心。肉雞對體感溫度的要求:第一周,32.2~29.4℃;第二周,29.4℃;第三周,26.7℃;第四周,23.9℃;第五周,21.1℃;第六周,18.3℃。
2 ?夏秋不同日齡及對風速控制的要求
7日齡前,經過雞背的風速應該盡可能低,0.05~0.25m/s,應該考慮靜止的空氣濕度。
8~14日齡,風速要求0.51~0.76m/s,目的降低雞舍內氨味和濕度。
15~21日齡,風速0.76~1.27m/s,用過渡通風系統,增加肉雞生長的需氧量,應考慮體感溫度。
22~28日齡,要限制風速1.52~1.78m/s,用過渡通風系統,應考慮體感溫度。
29~35日齡以后,風速1.78~2.03m/s,夏季可以逐漸用風機水簾降溫系統,要考慮體感溫度和相對濕度。
35~42日齡,風速2.03~2.54m/s,要盡量增加風速,降低濕度。
為了獲得最好的生產成績,14日齡以后重點考慮體感溫度而不是實際溫度,冬春季雞舍內負壓0.03~0.05英寸水柱,夏天控制在0.08英寸水柱為佳,觀察雞群是否舒適,決不能以人的感覺來決定通風方案。
3 ?溫度、濕度、風速對肉雞體感溫度的影響 ?見表1。
無風速情況下,濕度50%,體感溫度比舍溫高1℃, 濕度每高10%,體感溫度再加1℃。
風速2m/s時,濕度50%,體感溫度比舍溫低 6~7℃,濕度每高10%,體感溫度加高1℃。
表明風速在降溫上的作用是重要的,為降溫必須有足夠的風速, 當舍內溫度高于雞群所需溫度7℃時,外界溫度達到26.7℃時,可開啟水簾進行降溫(水簾與雞舍之間要保留80~100cm的距離作為緩沖區),水簾后面雞舍進風口處下面遮擋50%~60%,可以提高雞舍內的風速,防止冷應激的產生。當濕度超過80%以上時,使用加大風速代替水簾降溫,試驗證明風速超過2.5m/s降溫效果不明顯。為了增加雞舍中間的風速,雞舍內上面可以間隔8~10m做一個封閉隔板,要求隔板低端高于雞背部1.5m以上。
4 ?高溫時風機和水簾的應用
夏天風機和水簾要適時應用,太早或太晚都易發生問題。東西設計雞舍一端的大風機啟動要從中間開始,先南后北選擇應用,能合理解決雞舍中間通風不好的問題;夏天高溫季節,育雛面積不能小于雞舍面積的30%,盡量使用開南北兩側風口的過渡通風方式;如1萬規模雞舍一端有6個大風機,10日齡內當雞舍溫度達到34℃時,15日齡內當雞舍溫度達到31℃時使用一個風機(其他季節采用自然通風或側風機);22日齡后雞舍溫度超過28℃時使用一個風機,31℃時啟動第二個風機,特別注意夏天白天晚上雞舍內的溫度差不能超過5℃;28日齡以后,25℃時開啟第一個風機,26℃時增加到第二個風機,27℃時增加到第三個風機,2~3d過渡到縱向通風(關閉兩側進風口),逐漸增加風機,寧多勿少;全部風機打開后,雞舍溫度控制在30℃以下即可,溫度增到加31℃時,開始應用水簾;水簾使用室溫水循環,嚴禁使用井水或涼水,防止雞群出現冷應激,控制雞舍溫度保持在27~28℃左右,雞舍兩端的溫度差在3℃以內;水簾降溫較快時逐步減少風機數量,使用水簾時大風機數量不能低于60%,每次水簾供水后,觀察水簾吹干時間和溫度,再設定水簾定時供水,水簾不能使用長流水;下午4~5點后逐漸停止水簾供水,可以增加風機數量保證水簾干透;夏天晚上避免使用水簾,特別是下雨天高溫高濕,當外界濕度超過70%時,禁止使用水簾,可以通過增加風機數量,來增加雞舍內的風速;如果雞舍風速低于2m/s,結果是15點到21點時,出現中暑死雞較多,晚上使用大風機數量不能低于總數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