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
〔摘要〕 加大對網絡不良信息的監管與防控是當前社會信息治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健全的標準、法律及其嚴格執行是硬性基礎,信息部門要依照網絡管控技術設備的種類等制定科學的技術規范,將技術研發及應用納入網絡安全法律中,重視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網絡信息生命周期技術監控是重要方式,要加強網絡信息發布審核,提升網絡監管過濾技術,加快制定網絡信息分級制;采取輔助性措施推動網絡凈化式發展是必要手段,要增強網絡服務商及網絡公眾的網絡責任意識,增強網絡用戶的網絡道德和法律觀念,創建高效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機制。
〔關鍵詞〕 網絡不良信息,信息治理,法律規范
〔中圖分類號〕D630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175(2015)06-0086-04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讓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重要的媒介形態。在一些公共突發事件出現時,人們往往不能理性地看待,常常因著網絡空間的虛擬性,不負責任地發表個人意見甚至中傷性文字,或者動輒進行人肉搜索、暴露別人的隱私等,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快速的網絡信息傳播讓人們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時,也滋生了無數難以短期內遏制的負面輿情。近些年來,國際上多種力量都在著力于網絡信息治理,并且創建了比較完善的網絡不良信息監管與防控體系,對網絡環境的凈化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然而,我國網絡不良信息監管體系創建得比較晚,在技術層面對網絡不良信息進行監管與防控則顯得更為滯后。如何在借鑒經驗并與現實結合的前提下,健全網絡信息技術管理體制,就成為社會信息治理的重中之重。筆者擬從辯證角度來審視技術監管的基礎、技術監管的核心舉措以及輔助措施等,從而為網絡信息良性發展提供策略上的幫助。
一、健全的標準、法律及其嚴格執行是網絡不良信息技術監管的硬性基礎
在2014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上,美國首任國土安全部部長湯姆·里奇指出,互聯網信息的健康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學、嚴密的管控技術 〔1 〕。而技術監管能夠得以正常實施,監管技術保障性政策及制度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硬性基礎。其中,法律是政府及人民意志的重要體現,法律制度的完善為網絡信息管控技術的發展提供規范與支持。因此,制定法律或規范進行引導與疏通,有利于網絡信息管控技術的良性發展與應用。目前,政府信息化部門和其他法律部門已經頒布了多部網絡監管法規,例如2010年的《網絡金融信息管理條例》、2011年的《網絡信息公告管理規定》、2012年的《網絡文化信息管理服務規定》、2013年的《網絡真人秀節目管理規定》以及2014年的《網絡綜合信息管理規定》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良網絡信息的惡性產生與傳播。但是這些法律并非技術立法,從法律或規范上保障信息管控技術設施、技術發展等,在我國并未具備完整的保障體系。因此,應進一步加強相關標準、法律的建設及其嚴格執行。
(一)信息部門要依照網絡管控技術設備的種類等制定科學的技術規范。網絡管控技術設備是網絡技術發展的載體,更是執行網絡管控的技術平臺 〔2 〕。故而,信息部門要重視網絡管控設備的科學規格及性能標準的制定與統一,如制定統一的“網絡管控設備生產采購標準”、“網絡管控設備維護更新條例”等。只有從標準視角、條例法規視角來提出網絡管控設備的相關保障性要求,網絡管控設備方能及時更新,保證其符合相關指標要求,方能適應網絡信息流通的管控需求。
(二)將技術研發及應用納入網絡安全法律中。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信息部門與法律部門聯合分析當前網絡不良信息的發展特征、規律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是極為必要的,例如2012年出臺的《互聯網信息傳播權保護規定》、2013年修訂的《互聯網保護條例》和一些司法解釋等對網絡不良信息的治理有著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法律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民眾網絡行為,難以直接對網絡不良信息監管技術形成推進式發展。從網絡不良信息監管技術采用的規范細則到技術研究的法律保障,形成網絡監管技術的發展應用保護性規制體系,將會為增強網絡不良信息技術管控的科學性、有效性提供策略支撐。
(三)重視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在網絡不良行為技術監管過程中,決策者與執行者要嚴格遵守監管技術相關法律,堅決執行相關技術要求及實施標準,以確保網絡監管行為“依法辦事”“按章辦事”。此外,政府層面要派出“執法”“專家”兩大工作組,一方面用以監督網絡監管行為是否合規,是否在法律限定范圍之內;另一方面則可讓“專家工作組”常駐地方信息機構,專門進行日常性與突發事件的應急監管技術應用指導,對共性的技術應用難題,可聯網形成“多方共管”的科學模式。專家工作組還應該參與到網絡不良信息監管技術的研發-應用中去。其中,“執法工作組”成員主要有相關決策領導、信息部與法律部組成的執法團隊;“專家工作組”則由網絡監管領域學者、監管技術研發人員及領域內優秀技術員等組成。
這樣,通過立法保護網絡監管技術的規范性與可持續性,再到兩大工作組的巡查執法、應用研發指導,可以初步建立網絡不良信息技術監管的實踐保障模式,并在實踐中更新調整監管技術的基礎性保障措施,從而使網絡不良信息監管更加有效,網絡語言及交流環境趨于良性循環。
二、網絡信息生命周期技術監控是重要方式
網絡不良信息的技術控制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其中包括網絡信息的產生源口控制、傳播擴散控制等多重環節,運用技術手段優化網絡信息發布審核環節、信息互動環節等有助于創設良好的網絡信息流通環境。
(一)加強網絡信息發布審核,從源頭控制不良信息產生。網絡不良信息的制造與傳播嚴重限制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政府和網絡公眾應該共同出謀劃策、集思廣益,不斷拓展不良信息的防控渠道,將不良信息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控渠道的多元化試圖從各個角度打擊和抵制不良信息,盡量壓縮限制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間。防控渠道的拓展首先要將重點放在防控和監管技術上,不斷投入人力和財力研發各種形式的網絡監管和防控技術。為了進一步完善網絡信息內容審核制度,網絡部門也可以與高校的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將一些比較先進的信息識別技術及時應用到不良信息的監管與防控中 〔3 〕?,F在,部分網站也已經開始嘗試采用將自律與公眾監督相結合的形式來對網絡信息進行監管與防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網絡公眾集體參與網絡環境的凈化建設,有利于在短時間內成功打造和諧綠色的網絡環境。但是在技術實施和監管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相關管理策略的制定,確保對網絡不良信息進行高效監管。
信息源頭是控制不良信息產生的初始階段,也是重要階段。目前來看,騰訊網、搜狐網、網易、鳳凰論壇等網站新聞發布及評論內容都會經過層層篩選。同時,這些大型網站還開通了個人舉報不良信息窗口,這樣,從源頭進行控制極大地遏制了不良信息的產生。不過,在這些網站及論壇,依靠變換語言,巧避關鍵詞方式的涉黃、涉反信息依然存在。而在一些軟件下載網頁所設置的評論區,審核功能并未完善。因此,應加強網絡信息發布的審核,加大審核人力投入,對審核系統進行優化,從而對網絡不良信息的產生及發布形成有效封堵。
(二)提升網絡監管過濾技術,有效限制和控制對不良信息的訪問。網絡監管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為網絡不良信息的快速處理提供了捷徑。網絡攔截技術和網絡過濾技術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技術,能夠對系統內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攔截和過濾,極大提升了網絡不良信息監管與防控的概率 〔4 〕。網絡過濾技術簡化了人為審核信息資源的程序,實現了網絡信息資源的人性化管理,有助于社會信息資源最大化地實現自身價值。因此,要強化過濾技術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增強攔截技術的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幫助網絡用戶及時過濾和攔截不良信息,有效控制網絡公眾對不良信息的訪問。對瀏覽量比較大的公眾網頁或者其他網絡服務場所加固過濾技術,并衍生其他相關的產品,有效實現對不良信息的攔截和過濾。此外,對于提供網絡服務的供應商要求其在所提供的商品上添加關鍵詞以方便過濾,并對關鍵詞進行技術性屏蔽,以便網絡公眾不會輕易接收到不良信息等。關鍵詞過濾技術主要針對傳統的文字信息,而對于視頻和音頻信息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手段進行有效監管。除了借用關鍵詞對不良信息進行過濾處理以外,還可以發展其他的防控技術。在對網絡過濾和攔截技術軟件進行開發的同時,還要提升網絡技術人員的信息素質,進而真正提高網絡技術的使用價值。政府和相關網絡技術監管部門要在重視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注重對信息技術人員自身專業素質和道德素養的培訓,引導網絡技術人員高素質地利用技術手段開展對網絡信息的合理排查,進而實現對網絡不良信息的有效防控和監管。
社會網絡信息的治理要盡可能調動全部的技術力量,堅持走技術生態化道路,真正實現對不良信息的理性處理。目前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的途徑越來越隱蔽,這對網絡監管技術的開發也帶來了一些風險和難度,但是只要在原有治理模式的基礎上堅持創新,實施科學化技術化管理,不斷強化網絡信息的生態型治理標準,就能真正實現網絡信息的生態化處理。
(三)加快制定網絡信息分級制,細化不良信息封堵的技術等級。目前針對網絡不良信息的監管主要采用單一的攔截和過濾技術,而且信息管理也主要采用分散式管理體系,因而使個人和單位都可以隨意發布、接受和傳播網絡信息,進而導致過多的不良信息甚至是錯誤和虛無的信息充斥網絡。近期發生的多起網絡軟件事件已暴露出我國網絡技術上存在的問題,同時也顯現出缺少系統化的網絡信息技術體系。因此,加快網絡信息分級制的制定,對不良信息的封堵細化到具體的技術等級,有助于加快網絡不良信息的治理效率。
當前,可根據現有的技術水平和法律法規開展渠道式監管,針對不同的傳播渠道,對網絡信息分級,建構嚴格的監管機制,并且引導網絡用戶積極自律自查。此外,還可以創建信息舉報制度,鼓勵網絡公眾積極主動舉報接收到的不良信息,并引導他們對網絡信息進行長期監督。網絡監管部門收到不良信息的舉報之后,要立即運用數據包過濾技術對網絡不良信息分級,并采用代理服務和應用網管等信息過濾技術對不同的社會信息資源進行分析,在技術的指導下高效率完成信息的加工、處理和歸納等,然后采取集中式管理模式提煉網絡信息中的圖片、關鍵詞等,進而細化不良信息的等級,以便于在治理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技術手段對不良信息進行處理,最大程度上提高封堵技術效率。
三、采取輔助性措施推動網絡凈化式發展是必要手段
在網絡信息不斷豐富的今天,如何從技術層面管控網絡不良信息日漸成為各國的難題。除了上述兩點外,還要采取一些輔助性措施,以便推動網絡空間凈化式發展,并形成長效管控體系。
(一)增強網絡服務商及網絡公眾的網絡責任意識,確保傳播信息的理性與文明。在社會網絡不良信息處理的成功案例中,網絡主體的自律已成為不良信息監管與防控的重要手段。網絡主體既包括網絡服務商,也包括廣大的網絡公眾。一般來說,網絡企業對信息的監控形式,即網絡的自律機制,主要包括四大類,分別是網絡輿情、網絡信息守則、網絡評議制度和網絡企業的自我內部監控 〔5 〕。但是目前網絡的自律機制存在明顯的漏洞,首先是缺乏嚴格細致的行為規范,目前的自律機制過于關注原則性問題而缺乏具體甚至細化的行為準則。其次是網絡企業內部自我監控的力度不強,甚至不能形成強有力的約束力。最后是缺少執行力度使自律行為很難真正得到落實,甚至導致自律的行為準則成為一張白紙,僅僅憑借自律機制產生的某種程度的道德評判很難對網絡不良行為產生約束力。由此可以看出,自律機制雖然是一個好方法,但是需要網絡相關主體的參與,無論是網絡企業、行業還是網民個體都要積極參與自律機制的建設與完善,并且要求自身嚴格遵循自律準則,真正實現慎獨和自我約束性管理。
確保網絡信息傳播的理性與文明,當務之急就是創建完善的網絡自律機制,盡快加強網絡素質教育,依托網絡的傳播力量和教育的影響力喚醒網絡主體自覺參與網絡信息建設的意識。網絡承載著巨大的信息內容,僅僅依靠互聯網信息中心的專項治理收效甚微,因此要通過基礎性教育向網絡公眾介紹網絡不良信息的內容特征和常見的傳播手段,幫助網民學會自我判斷和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偽,提高網絡公眾對網絡不良信息的監管力和免疫力。此外,網絡服務商是網絡信息防控與監管的主體,對不良信息的處理是網絡服務商的主要責任與義務,強化網絡服務商的責任意識,明確他們的責任細節有助于健康網絡氛圍的營造。總之,完善的網絡信息自律機制對網絡不良信息的監管以及對規范化網絡環境的建設能夠起到不可低估的影響力,因此網絡行業應該聯手網絡企業、媒體和個人等主動參與自律機制的建設,并且達成嚴格遵守網絡信息自律準則的共識。
(二)借助主流媒體的力量,增強網絡用戶的網絡道德和法律觀念。主流媒體具有強大的宣傳功能,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左右社會輿論的方向。借助主流媒體的優勢功能,宣傳網絡道德素養和法律知識,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公眾對網絡信息道德和法律準則的認知能力,有助于網絡用戶自覺審視自身的上網行為,對自己的網絡言行負責。有效監管和防控不良信息是主流媒體的責任和義務,因此主流媒體也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充分發揮自身的光和熱,力爭為社會信息的治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網絡用戶兼具雙重身份,既是網絡信息的使用者,也是網絡信息的傳播者。網絡用戶對信息的敏感度、辨識度以及對不良信息的排斥度直接關系到網絡信息的使用效果。目前,大部分網絡用戶更多地關注信息的使用,而忽視對信息的甄別,因此提升網絡用戶對不良信息的辨識能力,強化用戶對網絡信息的綜合認知有助于網絡用戶自覺抵制和過濾網絡不良信息,維護社會信息的穩定和安全,同時保障自身對信息的利用價值。
作為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網絡用戶也需要了解不良信息傳播的危害,提升自身信息傳播意識和信息傳播的法律觀念。基本的法律意識能夠有效地幫助網絡用戶自覺監管自己的網絡行為,形成對不良信息的自我約束 〔6 〕。在網絡道德的號召和法律的宣傳影響下,網絡用戶能夠自覺意識到監管和防控不良信息的重要性,這有助于他們對復制和轉帖信息的行為再三審視,從而維護網絡信息的健康發展。
(三)創建高效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機制,實現治理資源的共享。目前,比較有效的是運用網絡信息生態治理技術,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的集中式管理。網絡生態技術的應用為網絡信息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網絡生態環境的構建將實現網絡建設的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7 〕。生態治理技術強調生態性和效率性。高效率治理不良信息的重要舉措就是進行集中式管理。集中式管理平臺為網絡審核團隊開展檢驗工作和信息過濾技術的開展提供穩定的環境,是迄今為止最高效的社會信息資源處理策略。集中式管理與生態化治理理念相吻合,都極力倡導科學化、生態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是當下最為流行的管理方式,已經廣泛應用于企業生產管理,其在網絡中的運用也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集中式管理模式需要在政府的倡導下,在政策的指引下,在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別的網絡信息資源進行共享,并且不斷優化資源檢測方案,提升遭受污染網絡信息系統對新進入信息資源檢驗、過濾和響應的速度。
集中式管理除了速度的優勢以外,還具有人性化特征,具體表現在電腦操作界面的優化、操作環節的極簡化和信息核對的智能化,這些優勢因素都能夠大大降低不良信息檢測的出錯率,提升網絡用戶對不良信息鑒別的正確度,強化網絡過濾技術的開展效果。集中式管理有助于實現數據的細化記錄和整理,能為以后信息資源的分析研究提供寶貴的數據來源,實現社會網絡信息的可視化。集中式管理是一種以節約資源為理念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節省管理層的時間,方便集約化管理,還有利于及時確定異常運行的系統,進而對異常的信息采取及時可行的措施。
總之,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網絡環境的優化是必不可少的,監控與防控網絡不良信息是維護網絡環境的首要任務。加強網絡信息技術管控,就要利用政府及行業權威,加快“技術立法”,將技術研發、應用及優化寫入法律及行業規范;就要不斷從網絡信息發布階段、網絡信息監管過濾階段、網絡信息認定分級階段做好技術優化;就要構建技術支持下網絡信息的健康安全平臺,以對技術監管形成輔助支持。當然,面對復雜多變的互聯網環境,我們只有加強研究,才能催發更為科學、有效的互聯網監管技術及體系。這既是政府及網絡管控者的工作新領域,更是未來時代發展所必需的生存能力要求。
參考文獻:
〔1〕段世惠,郭建勛.P2P文件共享網絡的不良信息監測〔J〕.高等教育研究,2014(7).
〔2〕邵 ?忻,徐倩漪.網絡偽裝不良信息檢測方法的研究仿真〔J〕.計算機仿真,2012(2).
〔3〕劉華寶.對防治網絡不良信息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6).
〔4〕蔡德聰,劉素華.“網絡實名制”與網絡不良信息治理〔J〕.中國行政管理,2012(11).
〔5〕李東艷,黃鵬鶴.基于雙層規則的內容安全過濾方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6〕吳慧玲,等.一種不良信息過濾的文本預處理方法研究〔J〕.江蘇高教研究,2012(6).
〔7〕董偉建,陶喜紅.新媒介時代受眾信息批判意識的建構〔J〕.高校理論戰線,2014(10).
責任編輯 周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