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課堂教學只有抓住有效開展教學,才能落實三維目標,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數學素養。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結合學情,實現有效課堂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學首先要關注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促進學生發展,教學任務是從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出發,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歸宿。而數學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積累,而是新舊知識、現有生活經驗的相互作用,認識結構的重組和提升,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那么學生現有的知識與能力就非常重要,只有找準學生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進行有效教學,立足學生的實際,才能點燃學生心中的學習欲望,促進其更好地學習。
二、抓住知識重難點,落實有效課堂
在數學教學中,要實現有效課堂,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本節課教學知識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認真研究教法、學法,找準問題關鍵,才能更好地落實有效課堂教學。
例如教學“直線、射線、線段”一課,這節課主要讓學生弄清三者之間關系,重點理解相關知識的概念。利用“端點”加以區分,教師拿出一個線段,教師提問:“老師手里是直線還是線段、射線呢?”意在從生活實際出發,當學生確認線段時,又追問:“如果向一個方向無線延長時呢?向線段兩個方向無限延長呢?”意在進一步理解“端點”,使學生對“端點”的認識更為深刻。教師準備的教具和幾個連續的追問使學生對難點的理解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捕捉生成點,構建有效課堂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生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每時每刻都在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思考,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產生不同的想法,并加以有效利用,讓學生在親歷探究的過程中感悟數學知識隨處存在,培養數學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時,當講到“雞兔共有35個頭,96只腳,問雞兔各有多少只?”時,我就按照教材上的填表方法講解,學生在填表時討論哪種填表法最方便。小組合作每組至少列出除老師給出的方法外三種以上的方法,這樣一來,每個小組同學受到鼓舞,紛紛開動腦筋,隨著討論的進行,新的想法不斷產生。
學生的“奇思妙想”,是課堂教學創新,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動力。有些問題不是課前的預設,只要老師注意傾聽,抓住“火花”的瞬間,就會呈現精彩的課堂,細節成就課堂,決定課堂的活力,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去創新,去感悟,去成功。
四、立足合作,呈現有效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日益被廣大師生使用。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偏重于形式,學生并沒有展開真正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對問題有了自己的想法、見解,才會產生交流、表達的愿望,才能有話可說,才能落實到實處。
例如在教學“周長”概念時,教師采用讓學生獨立觀察,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概括出“周長”的定義,然后小組交流形成文字,組間比較,完善定義,引導學生探究“周長”的特征時,教師提問:“一個不規則的樹葉周長怎么測量,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寫出各自的方法,小組交流,評出最佳方案”,本課不僅滲透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而且幫助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形成能力教學思路。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明確了什么是周長,怎么測量簡單物體(平面上)的周長和方法后,教師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操作、交流,探究周長的特征,這樣的小組合作是有的放矢的,是高效的。最后小組匯報,把“周長”的特征表述出來,清晰明了。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深化了合作學習內涵,讓學生親歷了數學形成的整個過程。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有機整體,教師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抓住教學的重難點,立足課堂的生實際,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依托,小學數學課堂才能真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