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武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集健身、防身、修身、養(yǎng)性于一體,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普及武術運動,促進全民健身,中小學武術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武術是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獨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在增加學生身心健康、培養(yǎng)優(yōu)秀道德品質、樹立民族自尊心、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小學開展武術教學活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武術教師起著主導作用。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河南省中小學武術師資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檢索《萬方數據庫》和《中國期刊網》等。查閱了近年以來發(fā)表在相關學術期刊中,關于中小學體育武術師資研究的文章及相關的碩博論文;查閱了國家教育部和河南省有關文件;閱讀了相關的中小學體育學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專著。
2.問卷調查法
從河南省具有教育招生資格并開展武術教學活動的中小學中抽查21所作為調查范圍學校,其中:豫東小學1所,初中1所,高中2所,合計4所;豫南小學1所,初中1所,高中2所,合計4所;豫西小學1所,初中1所,高中2所,合計4所;豫北小學1所,初中1所,高中2所,合計4所;豫中小學1所,初中2所,高中2所,合計5所。在21所作為調查范圍學校中抽查105名武術教師(近兩年曾在或目前正在武術教學崗位)為調查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其中:每所小學3名,共計15名;每所中學5名,共計30名;每所高中6名,共計60名。調查問卷經過效度和信度的檢驗,對相關中小學進行咨詢和調查問卷發(fā)放、問卷回收。發(fā)出問卷105份,回收問卷105份,回收率100%;作廢問卷3份,有效問卷102份,有效率97.1%。
3.專家訪談法
為了使本研究更富價值性和可行性,通過拜訪或電話連線向相關專家進行訪談,訪談了15位專家,其中:高級職稱9名,比率為60%,中級職稱4名,比率為26.7%,初級職稱2名,比率為13.3%。向有關專家請教明確教育的有關概念,了解河南省中小學武術師資基本現狀,了解河南省中小學體育和武術教學改革情況等。
4.數理統計法
通過調查獲得的第一手數據,采用計算機對資料進行分類統計,運用SPSS17.0 軟件包進行處理并且對部分統計結果進行重復核算,驗證了計算結果的可靠性。
5.邏輯分析法
對經過處理的數據結果,并結合專家的意見進行綜合邏輯分析,從而得出研究結論。
二、結果與分析
(一)武術教師性別、年齡結構現狀
通過調查,從性別看:男教師74人,比率為74.7%,女教師25人,比率為25.3%;從年齡看:35歲以下59人,比率為59.6%,36--45歲25人,比率為25.3%,46--55歲11人,比率為11.1%,56歲以上4人,比率為4%。河南省中小學的中青年武術教師所占比例較大,且呈現出隨教師年齡增大而人數逐漸減少的趨勢。出現中青年教師居多,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幾年高校升格及擴招,也促使武術教師資源增加,一批新畢業(yè)的大學生充實到武術教師隊伍中來。河南省中小學武術教師呈年輕化,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Γ@為以后中小學武術的健康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青年武術教師具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具有銳意進取和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思想活躍、精力旺盛,善于汲取先進事物、先進知識,敢于推陳出新,這是當今中小學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不可缺少的有利優(yōu)勢。
(二)武術教師學歷結構的現狀
武術教師學歷在很大程度能反映教師的專業(yè)理論水準和專業(yè)發(fā)展?jié)摿Γ话愣裕瑢W歷越高,專業(yè)水平起點就相對較高,適應能力也相對較強,隨之也帶來更大發(fā)展?jié)摿ΑMㄟ^調查可以看出:職前學歷結構碩士8人,比率8%,本科55人,比率55.6%,專科26人,比率26.3%,其他10人,比率10.1%;職后學歷結構碩士26人,比率26.3%,本科71人,比率71.7%,專科2人,比率2%,其他0人,博士目前還沒有在中小學執(zhí)教。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高學歷的追求在武術教師隊伍中已形成共識。從調查結果的比較中發(fā)現,現階段河南省中小學武術師資隊伍的學歷層次在這種大趨勢下,已有了較大的改善。
(三)武術教師職稱結構的現狀
在調查的99名武術教師中,正高級1人,只占調查人數的1%;副高級18人,占調查人數的18.2%;中級26人,占調查人數的26.3%;初級53人,占調查人數的53.5%。從職稱結構的情況來看具有高級職稱的武術教師只19.2%左右,而具有中級及以下職稱的武術教師約占80.8%,青年武術教師還有相當一部分只具有初級職稱,這就造成職稱結構分布情況不甚合理。
(四)武術教師繼續(xù)教育現狀
2001年-2011年繼續(xù)教育現狀調查結果表明:共有8名教師參加了脫產進修,比率8.1%;有12名教師參加了在崗進修,比率12.1%;有36名教師參加了短期培訓,比率36.4%;有10名教師參加了其他形式培訓,比率10.1%;參加過各種培訓的教師總數為66人,占到調查教師總數的66.7%,仍有33名教師10年間未接受過任何形式的繼續(xù)教育。
在影響武術教師進修的主要因素中調查結果表明:缺編教學任務重共有30人,比率30.3%;經費緊張共有43人,比率43.4%;教師自身積極性共有14人,比率14.1%;領導不重視共有7人,比率7.1%;其他5人,比率5.1%,經費緊張是制約教師進修的主要因素。
(五)武術教師工作量現狀
武術教師的工作量應包括武術教學課時數、課間操、課外武術活動、課余訓練和運動競賽等勞動量。本研究僅指武術教師每周所承擔的教學課時的總數。調查結果表明:8學時以下3人,比率3%;8--12學時6人,比率6.1%;13--16學時40人,比率40.4%;17--20學時39人,比率39.4%;20學時以上11人,比率11.1%,目前大部分教師工作量較大。工作量是衡量教師工作強度的指標之一。過高的工作量,會損害武術教師身心健康,影響教學質量和科學研究。
(六)武術教師科研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武術教師2001年-2011年共發(fā)表論文369篇,發(fā)表在核心期刊中只有56篇,比率15.2%;而發(fā)表在一般期刊中的有298篇,比率84.2%。在對武術教師科研課題情況的調查中發(fā)現:2001年-2011年期間共完成99個研究課題,其中國家級課題空白,省部級課題只有10項,比率10.1%;地廳級課題38項,比率28.3%;校級課題有51項,比率51.6%。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目前,大部分河南省中小學對各個職稱級別的武術教師無具體的科研要求,也未建立獎懲制度,武術教師僅僅為了職稱評定的需要而搞科研。武術教師已經意識到科研能力的不足,普遍認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基本能力是科研能力,影響武術教師科研主要因素:缺少專家指導9人,比率9.1%;缺少學習資料20人,比率20.2%;工作繁忙缺少學習時間50人,比率50.5%;缺少學習動力20人,比率20.2%;。調查了解到大部分中小學圖書館尚未開通中國期刊網等數字化期刊及電子圖書館,工作繁忙缺少學習時間是影響武術教師科研的主要因素,導致武術科研水平低下。
(七)武術教師工作福利待遇現狀
武術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涉及到教學對象,教學條件,福利待遇,人際關系等,對武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影響。調查結果顯示:武術教師對工作環(huán)境滿意情況:非常滿意4人,比率4%;滿意9人,比率9.1%;基本滿意66人,比率66.7%;不滿意20人,比率20.2%。武術教師對工作環(huán)境不滿意因素:不能同工同酬6人,比率30%,排序第一;收入少待遇差4人,比率20%,排序第二;工作量大太辛苦3人,比率15%,排序第三;學生素質不高難教 2人,比率10%,排序第四;工作環(huán)境惡劣教學條件差 2人,比率10%,排序第四;職稱評定難2人,比率10%,排序第四;其他1人,比率5%,排序第五。武術教師福利待遇:福利待遇與其他學科教師一致39人,比率39.4%;福利待遇與其他學科教師不一致60人,比率60.6%。服裝配備:能配備50人,比率50.5%;不能配備49人,比率49.5%。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其工作是否有積極性是影響教學工作效果的前提條件。通過調查發(fā)現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調查顯示:領導不重視25人,比率25.3%,排序第一;學習進修機會少24人,比率24.2%,排序第二;部門內部關系不協調20人,比率20.2%,排序第三;場地器材狀況差19人,比率19.2%,排序第四;課外兼職11人,比率11.1%,排序第五。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河南省中小學武術教師隊伍年輕化特征明顯。男女比例差異較大,其中男教師所占的比例偏高。高級職稱所占比例較小。武術科研水平偏低。教師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較差。工作量相對較大,超課時現狀突出。福利待遇低,不能同工同酬,工作積極性不高。
(二)建議
河南省應加大引進專業(yè)人才和培訓在崗武術教師的力度,優(yōu)化教師隊伍結構,通過多渠道完善武術教師編制。成立師資建設委員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繼續(xù)教育,加大經費傾斜,進行短期和長期武術師資建設規(guī)劃。加強中小學自身建設,穩(wěn)定師資隊伍,改善武術教師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福利待遇,做到同工同酬,運用政策留人,福利留人,感情留人。
【參考文獻】
[1]李嵐清.李嵐清教育訪談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智慧、蔡寶忠.對我國近現代中小學武術內容及活動變遷過程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0)
[3]田洪霞,李淑青.河南省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及改革設想[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科版);2006(01)
[4]楊新,盛燕茶.江蘇省普通高校通識類武術課程教學現狀調查分析與研究.搏擊(武術科學),2011(04)
作者簡介:晁銘鑫,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高校講師,碩士,體育教育教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