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傳同
【摘要】本文結合肇慶學院書院制建設的沿革與特點,為更好地把握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書院文化活動,做好書院文化活動組織工作,進行了專門調查研究。提出了書院文化活動的組織原則,有組織、有規劃地開展書院文化活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書院;文化活動;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就業、經濟的各個方面壓力。如果沒有健康的心理,必然會因為過度的負擔,造成了許多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當前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文化活動平臺是書院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載體的主要依托,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書院致力打造文化平臺和文化品牌,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心理訓練和精神調整,不斷增強心理承受力和社會適應力。①為更好地把握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書院文化活動,做好書院文化活動組織工作,進行了專門調查研究。
1.學生參與書院文化活動現狀調查
舉辦多彩的活動,是文化育人的一個重要途徑。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書院文化活動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因此,應積極鼓勵大學生參加書院文化活動。
通過調查,根據活動類型列舉了一些大學生比較歡迎的書院文化活動項目。娛樂活動方面有新年晚會、踏青郊游、中秋燈謎會、女生節等節日活動。教育活動方面有素質拓展、經典詩文誦讀、太極研習、英語沙龍、“師生同臺”書法欣賞會、讀書沙龍等。勞動活動方面有迎新活動、義務維修活動、創意宿舍文化活動、淘書活動等。競賽活動方面有智力運動會、歌手大賽、才藝大賽、各類球賽、剪紙比賽、征文比賽、演講辯論比賽等。
以上列舉的書院文化活動項目,不是每個活動可以歸結為某種類型的活動,比如智力運動會兼具娛樂性和競賽性。比如每年開展的入學迎新活動,假如書院特色,用形象化手段塑造書院形象,就能達到拉近新生和書院的距離。書院文化活動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并結合高校學生的新特點,根據實際情況,在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更加符合當前學生工作形勢的書院文化活動方案。
2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心理健康的標準體現在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上。在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并能正確反映事物;有積極的自我觀;情緒積極穩定協調;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與現實保持良好接觸;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2.1對大學生智力水平的影響
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對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涯規劃發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當前就業壓力的日趨緊張,使得許多大學生的學業生涯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豐富多彩的書院文化活動能夠有助于促進智能等心理品質的發展,幫助大學生緩解各種緊張情緒,盡可能的緩解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以及就業等方面帶來的壓力。
2.2對大學生情緒的影響
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情緒方面的影響也很大,大學生在面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絕大多數時間大學生對于周圍事物的態度都會有相對合理的情緒反應,比如大學生遠離家鄉來到陌生的環境,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導致的出現負面心理現象,具體表現為無名焦慮、情緒與境遇不相稱的忽高忽低等。
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情緒方面的影響是通過其所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而得以實現的。具體而言,書院通過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文化主題活動,既能夠大學生們在這些文化活動中盡情享受身心的愉悅,最大限度的充實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又能讓大學生們在享受這種愉悅的同時身體得到鍛煉、情緒得以調節、視野得到開闊等,從而能夠樹立積極的自我觀,消除自卑、自負心理,保持健康的心態。
2.3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對于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面的影響,尤其是以“90后”為主當代大學生,由于自身個性特點的不同以及離開家鄉來到相對不熟悉的大學,心情會容易起伏,感到焦慮,因此會出現人際關系很難協調的情況。比如在宿舍人際關系方面,每個學生的性格和愛好的不同,在生活、學習、興趣愛好、個人習慣等方面會形成碰撞交融。而書院文化活動能使大學生們除班級、宿舍以外結識更多的朋友,大家可以基于相同的興趣愛好能夠和睦相處、友愛互助。
在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影響,書院文化活動以它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大學生,將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凝聚在一起,讓他們情感上得到淋漓盡致的交流和溝通,進而形成強烈集體榮譽感,最大限度的幫助大學生適應新環境,與周圍的同學更加融洽地相處。
2.4對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品質的影響
一般來說一個人只要能與外部環境相適應,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有著強烈的情感交流要求。書院文化活動能夠讓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通過書院文化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彼此情感上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人際關系融洽發展,培養大學生的健全人格。
3書院文化活動工作的組織原則
書院文化活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互動關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應該切實做好書院文化活動的組織工作,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當前,“90后”大學生成為高校學生的主體。當代大學生自我自主但獨立能力缺乏、勇于擔當但吃苦能力欠缺、個性自信但規則能力弱、能力突出但功利意識強。因此,書院文化活動需要一定的自主性,否則容易引起學生的負面情緒。筆者認為,書院文化活動的組織規劃應遵守自主性、目的性、趣味性原則。
3.1自主性原則
所謂自主性原則是指大學生能夠根據滿足自身個性發展的需要,通過老師和學生的自主協商等方式來確定與學生訴求高度契合的活動方案。如果學生可以自主地決定如何開展活動,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對學生的信任和肯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對活動開展的投入程度。
3.2目的性原則
目的性原則是指要對學生自主規劃的活動項目進行把關,明確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傳遞正能量,使得大學生在參加書院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
3.3趣味性原則
在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開展書院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活動的吸引力以及學生的喜愛程度,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來,最大限度地“活起來”,最大限度地“動起來”。
總之,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書院文化活動的開展也需要不斷挖掘內涵、創新形式。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如何更好地把握書院文化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書院文化活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形成裝備心靈家園、激發主體能量的書院特色。書院制作為一種全新的育人模式,正逐漸擴大其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和飛,曲中林.肇慶學院書院至建設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
[2]姚本先,陸璐.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心理科學,2007,02:485-488.
[3]陳志娜.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4]劉文,韓靜,張麗娜.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8,03:71-80.
[5]田仁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
注釋:
①和飛,曲中林.肇慶學院書院至建設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