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銀
【摘要】醫用化學基礎是醫學類院校教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本文從案例教學法的意義、具體實施及應注意的問題等幾方面入手,對案例教學法在醫用化學基礎課程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醫用化學;應用
醫用化學是醫學類院校教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教學就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與醫學有關的化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應用知識等,為學習后續醫學課程打好必要的化學基礎。隨著醫學的飛速發展,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的高質量醫務人員,已經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務。如何改革醫用化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和群眾對高素質醫學人才的要求,是當前教師們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醫用化學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應用“案例教學法”,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案例分析中,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為今后的醫務工作打好基礎。教師在醫用化學課程中應主動、積極地運用案例教學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一、在醫用化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在學生掌握相關分析技術和醫用化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案例,通過對典型案例進行具體分析來講解課程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醫用化學基礎的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對于教學效果的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由于選取的大量案例都與醫學相關,真實性、實用性強,通過案例教學,學生能接觸到醫學案例的各種情況和問題,再加上教師的啟發引導,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將來的工作中去。案例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理性認識,通過教師的總結歸納,再從實際回歸到理論,達到理論—實踐—理論的飛躍和提升,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內容,明白自己需要學什么,還缺什么,從而鞏固了專業思想,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醫用化學基礎課的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由于選擇的案例和提出的問題具有客觀性,教授的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增強,突出了醫用化學基礎與醫學的聯系,提高了學生對醫用化學基礎課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求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發言討論,查找相關材料,培養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師生關系密切結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在以后的醫務工作中的職業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有很大幫助。
二、案例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在醫用化學基礎課程的理論教學中,必須圍繞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去選擇相關案例,所選案例要體現醫用化學與醫學的相關性,突出醫用化學知識在醫學中的應用,使學生認識到醫用化學基礎課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好的運用醫用化學基礎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工作能力。
(一)案例的準備
在案例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案例是案例教學法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特點所選案例,既要能融合所要傳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還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難易適中、理論聯系實際。盡量做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圍繞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把醫用化學基礎知識應用到醫學實踐中去。作為醫學類的老師應該利用假期參與實踐工作,或到醫院了解實際案例,除了上課還要與有醫生經歷的老師交流學習,通過實踐積累大量案例,為案例教學奠定基礎。
(二)案例的選擇
在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是關鍵所在。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要注意處理好三方面的問題:
首先,處理好目的性和實用性的關系。所選的案例既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同時應該選擇教師能夠駕馭,學生容易理解的案例,還必須考慮案例的實用性。
其次,處理好簡單性和復雜性的關系。選擇案例既要通俗易懂,又必須能夠實現教學目標,不能夠一味的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
另外,所選案例又不能太過于簡單,太簡單會使學生感到沒有難度,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應該選擇難易適中又容易讓學生理解的案例。
比如在講解怎樣維持人體酸堿平衡的課程時,舉了這樣一個案例:“重慶一家公司的白領上班時突然出現胃痛癥狀,吃了胃藥之后并沒有緩解,后來胃痛、頭暈、惡心等癥狀加劇,同事將她送到醫院后,檢查診斷為堿中毒。”請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堿中毒?
人體的正常PH值為人體的正常pH值為7.35-7.45,呈弱堿性,在這個條件下,免疫細胞的戰斗力最強,人體的免疫力功能最好,PH過高就會出現酸中毒,PH過低就會出現堿中毒。pH值發生偏差造成下降,免疫細胞的活性將大幅度降低,免疫功能將隨之減弱,而一些病毒和病菌卻是在酸性條件下活性最強。同學們應多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多吃堿性食物,如:海帶、蔬菜水果,保持弱堿性體質。當腎功能障礙時,往往導致機體內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的失調。專家解釋,蘇打水作為一種堿性水,對人體內的胃酸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但不宜大量飲用,也不適合所有人群。像胃酸分泌較少的胃炎患者,就不宜經常飲用,否則可能導致胃部不適。另外,如果長期飲用蘇打水可能引起堿中毒,輕則厭食、惡心、頭痛、抽搐,重則昏迷,尤其老年人及腎臟病患者。這個案例教學法的運用,通過對生活中常有的胃痛癥狀,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思考的動力。通過思考問題,學習關于酸堿性相關知識。
(三)教學環節的安排
“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分三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是展示案例,提出問題。課前教師應該把準備工作做好,掌握案例的運用方法,并準備好問題。還可以結合幻燈片充分展示案例相關圖片,給學生做幾分鐘的詳細講解。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幾分鐘。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派代表發言。鼓勵同學們發表不同意見,教師一定要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不能放任不管。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對學生的各種觀點進行分析,不僅要解答學生的疑問,還要肯定學生提出的正確觀點,對學生的不足進行補充分析。
通過案例分析,將部分真實案例引進課堂,了解醫用化學與醫學的相關性,更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中理解醫用化學基礎的理論、原理和觀點,將課堂中所學習的抽象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方法,進而深刻把握課程內容,鍛煉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共事能力。
三、運用案例教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才能夠改善傳統教育中單方面傳授的弊端,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新知識。在案例教學中應該注意一下問題:
1、注重案例的真實性
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它的真實性,不能有任何的修飾和刪改。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實際的東西,還可以讓學生把醫用化學基礎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去,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了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中心,學生只是課堂中的觀眾。很多時候都難以調動學生們參與進來,提問也只能讓少數同學表達自己的觀點。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都思考這個問題,積極的參與進來解決問題,這樣他們便能夠在課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3、選擇案例必須考慮學生的基礎
由于現在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一定要難易適中。選擇太難了學生會出現排斥心理,沒有解決問題的信心,這樣就達不到吸引學生興趣的目的。選擇太簡單的案例,很可能無法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選擇的時候既要考慮與教學內容相關,又要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
4、注意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該在問題提出后,只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指引學生獨立思考,集思廣益的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馬上就公布答案,一個人唱獨角戲。只有讓學生進行了足夠的思考,他才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使其掌握課堂上的一個知識點。
5、注重對任課教師能力的培養。運用“案例教學法”對任課教師的素質要求很高,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課上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當好導演和培養演員,為此就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要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有計劃的組織教師與醫務人員交流會。只有了解一線的醫院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才能制定合適的培養計劃,為輸送醫院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案例教學法克服了傳統教學法的一些弊端,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但也要適當的與與其他教學法相結合,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把案例教學與啟發式、模擬教學、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及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創造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才能使醫用化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碧映,陳暢乾,唐元兢,等.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1一92
[2]王引蘭.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分析[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4).
[3]綦旭良.《醫用化學》在衛生職業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15).
[4]馮立明.護理學理論案例教學的探討[J].中華護理教育,2005,(3).
注釋:
梁瑞峰,原福勝,白劍英,等.案例教學法在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和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