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亮
【摘 要】電化教學在思想品德中的廣泛使用,給思想品德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的提高。電化教學在思品教學過程中,有著啟動兒童知覺運動,喚起他們自身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的功能,這是教師語言講解所不能替代的。
【關鍵詞】電化教學;電化演示展示;魅力
電化教學在思想品德中的廣泛使用,給思想品德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的提高。從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特點看,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特點是講究明理、激情、導行。其中特別強調道德情感的激勵即激情的作用,強調情境教學手段的應用,強調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僅道德觀念的形成需要情感的參與,而且在道德行為的實踐方面也要有情感的參與,這樣才能表現出鮮明的愛憎,區分出美丑,判斷出是非,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電化教學手段最能起到這個作用。然而,學生習得道德知識,形成道德觀念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它包括了諸如觀察、聯想、想象、體會、理解、推理等,是一個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電教教材在這一過程,有著啟動兒童知覺運動,喚起他們自身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的功能,這是教師語言講解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思想品德課中電化教學的作用及其功能和魅力,談點個人的看法。
一、在思品教學中認識電化教學的作用
思想品德課是以提高學生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為主要任務的學科。明理、激情、導行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特殊規律。對于小學生來說,明理、激情、導行需要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帶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要經歷一個過程。因此,幫助他們掌握道德概念,需要有具體事物、具體形象來支持。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促使他們在道德認識基礎上,對良好行為作出積極的情感體驗,也有賴于形象具體的外界信息來刺激。電化教學具有直觀、形象、聲像并茂、活動變化的特點,對兒童有很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容易引起他們對道德情境、道德形象具體而真切的感知,導致對道德情感的體驗,對道德概念的理解,對行為規范的認同。具體來說,它在教學中的作用,有如下幾個方面:思想品德電化教學包括教學投影(幻燈)片、錄音帶、錄像帶。它們用生動的畫面、和諧的音響,以動態來表達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學生觀看演示時,猶如身臨其境,能使用多種感官感知學習內容,在知覺基礎上形成感性的道德形象,為形成道德概念奠定基礎。
二、電化教學按教學大綱的要求,精心設計
以教科書規定的教學內容為核心,圍繞如何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道德觀點,經編導者精心設計、剪裁、濃縮、加工制作的。它既以聲、像顯現道德故事(或事例)的發展變化過程,以事寓理,為學生明理提供事實;又以特寫鏡頭、抽拉疊映等方式,深入淺出地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果關系等,突出強化教學重點和要點,利于啟示學生抓住要點、把握重點,突出難點,層層深入地領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提高道德認識。
三、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正確的恰當的進行電化教材的使用
思想品德課的導入環節沒有固定模式,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精心設計。導入新課,應該簡潔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這課的需要。教師要發揮創造性,使開頭新穎、別致、巧妙。電化教學要有明確的目的。教師考慮電教教材的使用時,應發揮它們各自的特長。教學中使用哪一種,什么時候用,如何組合,需要教師總體設計,要有鮮明的目的。
把握反饋機制。電化演示所激起學生的情緒體驗,往往會通過他們的表情、神態、語言、動作等自然流露出來。教師應及時抓住這些反饋信息,并借助答問等了解學生的接受情況。然后,教師應隨機應變地調整教學活動進程:對學生道德認識的閃光點,給予強化、拓展、延伸,促其升華;對學生產生的疑團應促其化解;對“出杈”思路應給予扭轉,幫助學生排除無效信息干擾,將思路引上“正軌”,達到發展學生道德思維、道德認識能力。
電化教學的廣泛應用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應用電化教學手段必須恰到好處,否則會事情功半。如錄音機在思想品德課上的一個重要用途是教師講課文故事時用錄音來進行配樂,以起到烘托氣氛,激發情趣,說明道理的作用。但要注意配樂與課文內容及課堂氣氛的協調一致,不能隨便選一個與課文內容毫無關系或關系不大的樂曲,否則會適得其反。此外,配樂的音量要適當,否則會喧賓奪主。再如使用幻燈機教學,要注意畫面的制作,要畫什么像什么,否則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研究畫面上的畫像誰或像什么上,分散了聽課的注意力,達不到教學效果。另外,對于文字字幕大小和多少的設計一定要合理。還有操作幻燈機要站在合適的位置,不要影響學生的視線,等等。此外,使用電化教學手段必須懂得一定的用電常識,了解所使用機器的性能,根據它們的特點,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