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方
【摘 要】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緊密結合,將是數學教育的一大發展趨勢。 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中,應結合數學本身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及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信息技術所提供的不僅僅是演示功能,而且是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做“數學實驗”。要把信息技術當作學生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討論、解決問題和建構知識的認知工具。從而不僅使傳統的課堂教學得以優化,并且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改變;方式;合理
一、轉變教學理念,提高信息素養
教師應沖出“以書本知識為本”的舊觀念束縛,深刻認識信息技術教育對傳統教育帶來的巨沖擊與挑戰,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教學觀、課程觀。
教學改革的今天,多媒體技術手段進入課堂已成為一種趨勢。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注重加強實驗,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規律,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絡操作知識和課件制作技術。以最快的速度搜索需要的資料,要學會借鑒網上的名師教案,課件或科研成果,實現網上協同備課。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潛能開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改變教學方式,虛擬現實情境
信息技術環境下所發生的最根本的變化之一就是教師作用與角色、學習環境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提供者、權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為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導者、促進者、引導者。對教師而言,原先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教材、教參、黑板、粉筆等載體和手段現在可以被以計算機為主要載體的代替,這樣教師不僅有靈活選擇一些素材余地,還可以設計更加開放互動的學習活動。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探索者,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與權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善于虛擬生動逼真現實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教學信息的表現能力。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為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自主學習,提供廣闊的空間。利用信息技術與數學之間的交互作用,創設逼真的數學學習情境,用錄像、影碟以及計算機的軟件的方式呈現數學問題,以視覺形式出現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現使得數學材料更具有活動性,可視性和空間立體感。如在課件《生活中軸對稱》的制作中,我利用網絡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軸對稱圖形,以利用蝴蝶飛舞的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這一過程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抽象于實踐,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
三、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1.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的形成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而言,某些教學內容抽象,二是傳統教學手段不得力。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利用計算機本身對文字、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信息的處理能力,形成聲、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教學效果。這正是課件的著眼點。
2.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突破繁點
繁點是指傳統方式下費時費力的教學部分,如復雜圖形的繪制、繁瑣的計算、冗長的板書等,不但耗時很多課時,而且耗費教師的體力。計算機的高性能具體指其強大的計算功能、作圖功能、動畫功能、聲音效果和視覺效果等等,利用這些功能,使數學概念和數學問題由復雜變簡單,由抽象變具體,由靜變動,由枯燥無味變得樂趣無窮。把教師從大量繁瑣、重復、機械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3.化靜為動、突破三重點
三重點是指重點、難點與繁點的復合點。計算機輔助小學數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四、精心設計課件,合理運用課件
1.精心獲取課件
教師要熟練掌握制作課件的軟件,精心設計實用性、交互性強的教學課件。課件畫蛇添足、喧賓奪主,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沖淡對重點、難點的學習,因此,背景畫面不能過于復雜、圖形不宜變幻莫測,按鈕不可奇形怪狀、并使用大量的動畫和音響。課件制作過程要始終關注學生發展目標的設計與實施,不斷探索、研究,注重實效,優化整合,使得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現最佳組合。
2.恰當運用課件
信息技術的介入應體現一種全新的教學觀念,而不是教學內容數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穎。教師運用課件時不要過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不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使“教者手忙腳亂、看者眼花繚亂、聽者心慌意亂”。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人,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知識發生、發展的播種者用澆灌者,更應是學生處事的模范。我們不應將“人灌”變為更為高效的“機灌”,讓“人機對話”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否則現代媒體成了教學機器,教師成了鍵盤手。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是極不利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個性發展的。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機整合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的確定,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得到充分發揮。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培養出大批具有21世紀能力素質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