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斌
六月,因為有一次決定前途命運的“戰役”而被參加高考的考生和他們的家長稱作黑色六月。
高考,像龍門一樣豎立在每一個高三學子面前。應該說,十二年寒窗苦讀,數千個日日夜夜,都是為了能夠順利的通過高考。
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理想是指路的明星。”很多人空有夢想,卻不懂得付諸實踐,殊不知風帆不掛上桅桿,是一塊無用的布,理想不付諸實踐,是虛無縹緲的夢。一旦心中確立了目標,我們要做的是前進而勿顧后,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我討厭無休止的考試,練習,可是世界上很多東西就是這樣——它無法適應每一個人,只能由你去適應它。”
我認為學習可以用一個“癡”字來概括。蒲松齡曾言道:性癡則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可見“癡”不同于“呆”,它是迷戀于某事物并對其執著追求的表現。
讀書是一個悟道的過程,學會思考與領悟非常重要:領悟各學科,各知識板塊的特點;領悟考試出題人的出題意圖;領悟教材語句的多層次含義;領悟標準答案的獨到之處;領悟自己犯下的錯誤的緣由……對于每一次的測驗與練習應該正確看待。
在高三的繁重學習中,還要學會適當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要講究方法,并不是刻苦就能拿到好分數。對大腦的放松和調劑,對提高學習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休息時間一定要有,而且還要很充分,這并不是浪費時間(學習不好的不要一學習就說xx不是說過要適當休息嗎,我這不就是適當休息嗎),而是將高三珍貴的時間花在刀刃上。因為高三重視的不是付出多少,而是得到多少回報。高數量和高質量之間并不必然成正比關系,適當的“逸”才是提高質量的一劑催化劑。所以,不要給“玩”罩上一個罪惡的名字,高三里寶貴的休息時間,就像是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是必不可少的。
高三是平凡的,甚至傾向于單調乏味,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必備的素質:耐得住寂寞。但既然都是一樣要度過的,為什么不想辦法讓自己更快樂一些呢?其實高三的天也是藍的,草也是青的,老師也是一樣和藹的,朋友也一樣親切。如果你的心足夠細,就會發現很多美麗的事物,這在當時可以使你比別人更快樂,之后也會讓你的回憶更加充實更充滿。白水般的高三,數以萬計的學子們就要從這其中提煉出人生的精華。白開水也并不是枯燥無味,饑渴的沙漠旅行者最想的一定不會是可口可樂,果粒橙。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明白,白開水是這世界上最珍貴的,意味悠長而又不失雋久,單薄寧靜而又充滿堅強。就如同高三,用心去品味它,其實,他自有不平凡的地方。終有一天,望著廣闊的蒼茫碧海時,才會想起,起哄的每一滴水原來也都反射出炫目的七彩光芒。
越到高考的時候,越要在心中淡化高考,(尤其是復讀生)。在高考的前兩天,有時間翻翻課本,看看錯題,或者找一套容易點兒的習題,理解思路,增強信心。你不妨大聲告訴自己:我已經努力了,而且高考也沒有什么可怕的,只不過一次全國性的高三期末考試,而且已經過了這道坎,我也就自由了。
高考前一夜,不要刻意早睡,最好還是按以前習慣的時間。這一晚,一定都有許多人難以入睡,如果是你,也沒有必要緊張。不要想后果如何嚴重,因為這一晚全國不知有多少萬考生陪著你一起失眠呢,而且,根據我調查的數據來看,一兩天睡不好,對第二天的精神并沒有多少影響,第二天照樣清醒,興奮。
做到高考考場上,緊張也是很正常的。這時,先做幾個深呼吸,緩解一下情緒。考場上不妨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如我就要成功了,我將是高考的勝利者,我將從這里走入自己夢想的學府等。考試中要注意時間的安排。遇到難題別緊張,不妨這樣去想: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我做不出來的,別人也做不出(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考場上,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要放棄。一門沒考好,立刻忘掉(反正都已經這樣了),不要讓它影響到你的其他科目。考完后,不要與別人核對答案,做最好立刻回家。
高考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在世界各國的考試中中國的考試還算是相對的公平,但總的來說,是一種很科學的考試,它不僅考察考生的知識儲備與能力素質,而且考驗考生的心理狀態和意志品質。所以,當你經歷這場很重要的考試時,千萬別忘了,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同時,希望大家自己摸索屬于自己的路,我們每個人都生來平凡,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也許將會平凡一生,但是沒有關系,做好你該做的事,做棒你想做的事,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每個人都會活出自己的精彩。
高三的你為了心中的那個美麗的夢,正在伏案若讀,那么,請終于你自己的選擇,盡你最大的努力!那個夢也許很快就會成為現實,我相信,一定會!
一位教育家曾過:“(信心+快樂的生活習慣+正常的思維方式)x愉快的工作或學習x合群=成功。”不要孤軍奮戰了吧,把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你會發現高三——其實很美麗!
少年,努力吧,現在還來得及,奔跑吧,同學。
最后一則成功定律送給大家:
健康平和的心態+對成功的執著+恰當地學習方法=理想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