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
【摘 ? ?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但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下面我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改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 ?興趣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66
四川高中課程改革開放開始實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個春秋,新課改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要求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即對信息的獲取、存儲、整理、加工、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和對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和結果的評價能力,以及遵守相關的道德與法規,養成良好的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但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一是教師對學情分析不夠,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中學生的起點差異很大甚至有些邊遠的學生在小學和初中就沒學習過信息技術,然而高中信息技術教材卻沒給合理的解決,教師只照進度走忽略了這部分學生,導致這部分學生討厭信息技術課;二是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不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備課只備教案不備學案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三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單一,很多學生還是習慣被動的接受知識,不敢去主動的發現和探究知識;四是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夠,一部分學生覺得信息技術課就是他們休息的課,上機實踐就是打游戲、上網、聊天等。還有部分信息技術基礎差的同學,對學習信息技術沒有信心,不知道應該怎么學。也有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不是高考科目,根本不重視,敷衍了事。
所以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首先必須要改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讓學生真正的愛上信息技術課;應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增強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教師作為引導者很關鍵的一步,教師的教學計劃不僅決定了教師怎么教而且影響到學生怎么學,所以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對一節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制定計劃之前必須充分的熟悉教材和了解學生情況,對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后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教師更好引導學生也更好吸收,可以使我們的教學事半功倍。我覺得制定教學計劃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具有規范性,教學計劃不是只寫教師怎么做,還要分析學生和教材,教研組的教學計劃要規范統一;二是要具有指導性,要對高一學年教材和學情進行整體分析,根據教材的難度和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高低,對每周每節課的內容做到提前安排,為后期教師備課做出指導。
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
高一學生中有的根本就不懂得信息技術是做什么的,信息包括了哪些方面;有的聽高年級學生說“信息技術沒有用”,就一心只抓高考科目。于是就造成了信息技術上課沒人聽,下課沒人問的尷尬局面。所以改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是開學非常重要的環節。
教師可以通過收集各種資料、圖片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除了包括計算機技術外還包括很多方面,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都運用到了信息技術,學好信息技術對我們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帶來很大的好處。通過大量的視頻、圖片和展示讓學生重拾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三、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
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我覺得“授人魚,更要授人欲”,只有學生從內心想來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起到主導地位;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欲望教師才能真正從教學的主宰者變為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改變學生首先就要了解學生,在高中剛入學的時候就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學生,可以通過交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收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程度和了解程度。教學要盡可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讓學生們學以致用,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能解決很多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對所學知識感興趣。
四、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
學生學法和教師的教法是分不開的,教師怎樣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怎樣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成為課堂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把關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是指導、啟發、達成共識的作用。教師應讓學生們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
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同學們通過共同學習共同思考,他們通過取長補短更容易獲得成功,在這個過程中能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
例如,在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這一章節中,我運用任務驅動法,給學生布置一個以環保為主題的板報,首先把全班分成5個學習小組,分為五步完成整個任務,第一步每小組交設計思路以及人員分工;第二步每小組進行材料收集;第三步每小組排版整理作品;第四步作品預展;第五步成品展示。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每個小組的同學在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學習了相關的知識。
學生在濃厚興趣的推動下學習,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績,就會產生學習的價值感、榮譽感和自豪感,進一步激化他們的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學習的方法還有很多,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章節就要使用不同的教和學的方法,只有靈活的運用了這些方法才會上信息技術課堂更加生動,更加有魅力,才會讓同學們真在的喜歡上信息技術課。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教師不能只是教考試的考點而要把提高學生信息素養作為重點,對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尋找如何實現高效課堂的途徑和手段,信息技術課堂才會精彩紛呈。只有找到“教”和“學”的最佳結合點,才會讓同學們找到學習信息技術的原動力,才能讓枯燥無味的課堂遠離我們,才會讓同學們體會到學習信息技術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