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友敏
【摘 ? ?要】本文擬就將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任務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相結合,來對如何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自主學習能力的實際操作作簡要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56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內容的重點,是對學生文本接受、文本理解、文本表達的全方位綜合能力的考查,僅僅靠課本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而自主學習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習者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獨立且有步驟地參與學習過程,并獲得有效的學習結果的一種方式,因而具有能動性、有效性、獨立性和相對性的特點。
一、初中語文閱讀自主學習前的教學準備工作
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各有不同,對問題的理解角度也有所偏差,完全定型化和定量化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取得最優效果。為了準確定位教學目標,選擇最佳教學策略,我們認為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作基本了解,大致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傾向,并根據其各自的具備閱讀能力的現有水平,充分認識每個學生所需要提高的技能和所面臨的困難,比如對于閱讀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應當幫助其進一步提升,對尚未能掌握語文閱讀的學生應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以此來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外在的教學環境和內在的師生的心理狀態,充分給予學生學習的安全感,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在面對教學挫折的時候,教師切不能惱羞成怒,而應當以同樣平等的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學習,研究,從而共同進步,尋找出正確的教學方式乃至正確的教學結果。
另外,成功作為一種積極的反饋,有利于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愿望和進步的樂趣。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設置難度不同的問題,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進步時,及時且適到好處的給予精神上的獎勵,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導,更有利于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而以上一切,都建立在教師的自身修養與教學能力的水平之上,所以在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更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既包括專業水平與道德素質。
因此,教師不僅在吃透專業的同時,更要雜取諸家、博覽群書,關注傳統的書面知識的同時,又要及時把握當下的時事知識,如此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指導。另外,還要加強的自身的道德修養,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為創造更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做好準備。
二、初中語文閱讀自主學習中的實踐教學方法
為教學服務的教學目標,需要一套有效、具體且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應當關注以問題意識為基礎的自主學習。教師通過提出一些問題,吸引起學生善于發現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的樂趣,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來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使其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通讀全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理論提升;反饋運用,強化理解等。
在此過程中,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郎和帕林薩所提出的“交互式教學”有利于指導具體的教學活動。它旨在加強教師與學生雙方的溝通,培養學生以具體的方式來促進理解的能力。具體方法如,通過分組學習,幾人共同閱讀文章,討論文章內容。每個學生都有扮演教師的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引導小組討論。學生通過觀察和模仿教師的教學行為,積極地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共同進步,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共同發展。
再次,除上述兩者外,以問題提出,計劃研究活動,獲得并評價學結果的探究性學習模式也可供教學活動參考,它更強化學生發現問題的自主意識,追求的是除正確答案外的新的思想的形成。是對教學活動的進一步的實踐總結和理論提升。它要求學生自主提取有用信息,比如了解所需閱讀文章的前背景,對作品,作者的初步了解,篩選價值知識。在掌握基本閱讀技巧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全文的大體內容,集中精力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之處,做出初步結果,進行交流分析,在問題共性中分析出問題個性。故而研究性學習旨在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三、初中語文閱讀自主學習后的教學結果評估
在具體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完成以后,教師需要對評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根據評價結果反饋教學方法,針對實際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教學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所謂的教學結果評估,主要在于讓教學回到具體現實,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因而評估標準也要正確而真實地反映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這便是真實性原則。
再者,自主學習主要在于發揮學生的主觀性,評價初中語文閱讀。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就是要抓住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參與性為主。尤其是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更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回歸,以教師為輔,以學生為主的主體性原則。
最后,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看重的是教學結果,教學目標也圍繞著尋找語文閱讀的正確答案,主要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標準答案的答題模式灌注給學生,并不太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過程。自主學習方式強調對學習過程的再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變現出來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性。
根據評估主體的不同,傳統評估模式多注重教師對學生的直接評估,諸如上述評價原則都是針對教師評估所言。然而由于教師的注意力和精力的有限性制約,教師評估面臨一定的局限性。為此,主張引入學生互評模式,通過學生小組成員根據每個人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相互評價,讓學生同樣參與教學活動完成后的評估活動,更有利于發揮其主人翁意識。最后,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自我評估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表現評價自己,自己監督自己,激發其責任意識,同樣也是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評估原則與評估主體雙向結合,更利于教師掌握自學學習的動態過程。
總之,“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讓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已經成為教師界的共識。而在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如何激發其自主學習興趣,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成為當下一個很有理論價值和實際操作意義的一個重要課題,語文教學內容豐富,而閱讀作為重中之重,所面臨的也是困難重重,所以教學方式亟須革新。而自主學習作為解決教育困境的重要解決方式之一,其在理論與實踐中所取得的成果,可以幫助教師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教學能力,將會對人才培養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