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
【摘要】漢字是漢族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發明和創造的,是記錄漢民族符號的語言系統。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不斷發展,漢字教學的地位愈發重要。但是,漢字教學卻因為種種原因呈現出滯后的狀態,成為對外漢語教學發展中的瓶頸。針對這種情況,一代又一代的對外漢語教師經過不斷的探索,總結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漢字教學方法。
【關鍵詞】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教學方法
一、漢字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呈現滯后的原因
(一)思想原因
1.“漢字落后論”思想的影響
近一百多年以來,人們對漢字的批判似乎從來都沒有休止過。拼音文字獲得了很多人的崇拜和認同,但是漢字卻遭受了不公的對待。很多從事漢字教學的學者認為漢字僅僅駐足在文字發展的初級,這樣的想法由來已久,嚴重影響了漢字教學的發展,導致漢字教學長時間處在停滯不前的,緩慢發展的狀態。也嚴重影響了漢字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與此同時,也導致了“漢字落后論”的產生,這種理論深深的影響了漢字學習者的內心,使學習者對漢字學習抱有消極,抵觸的心理。
2.“重語輕文”思想的干擾
“口語領先” 一直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工作者所遵循的教學準則,站在老師的角度來說,口語交際見效快,在相當長的教學過程中,表現明顯,這就使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較多的強調了聽說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包括漢字認讀技能在內的讀寫技能。這種思想不但存在于教學者的頭腦中,同時也深深根植于各國學習者的思想中,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語言和文字間緊密聯系、互相促進的關系,使漢字學習貫穿于整個漢語學習的過程中。
二、漢字的特殊性
(一)漢字是表意文字
漢字是表意性文字,這是漢字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漢字區別于其他表音文字的主要特征。大多數漢語學習者的母語都是表音文字,漢字作為表意文字中的一員使學習者感到十分陌生,因此也就不能很快找到學習漢字的正確并且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形聲字在現代漢語漢字中占絕大多數。其中,形聲字聲旁的表音功能和形旁的表意功能究竟怎樣,其表音和表意究竟達到什么程度,都是漢字學習者應該注意和研究的,這就給漢字學習者帶來了極大的學習困難。
(二)漢字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
漢字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種文字都不相同,每個漢字都是中國文化的濃縮,素有文化“化石”之稱。不僅漢字字形表層包含著及其豐富的文化因素和漢民族的文化特征,而且字形深層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漢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①從漢字自身的結構看,許多漢字的結構都體現了古老先民的生活和意識。此外,漢字出現之后,以漢字本體為基礎,產生了許多與漢字關系密切的、特有的文化現象,如書法、篆刻、碑帖等。這些文化現象隨著漢字的發展而發展壯大,并將長期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于世界文化的長河之中。
三、新興的關于漢字教學的方法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面臨著很多問題,那么,有沒有辦法讓學習漢字的過程變得輕松愉快而且效果是顯著和長久的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習者能更好的進行漢字的學習,一代又一代的漢語教師和專家學者不斷嘗試,不斷實踐,在實際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和提煉,提出了現階段比較實用的漢字教學的方法
(一)樹立“聯系法”漢字教學方法
所謂“聯系法”漢字教學,就是指以文字學理論為依據,通過對漢字自身結構的關聯來進行漢字教學的一種方法。盡人皆知,漢字是一個龐雜的集體,可以這樣說,每個漢字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總是和這個或者那個漢字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要想真正的學會漢字,學好漢字,掌握漢字之間的聯系至關重要,尤其是漢字的形符和聲符之間的聯系。所以引導學習者合理的習得漢字是非常必要的。“聯系法”漢字教學包括漢字多方面的聯系,如形的聯系、音的聯系等。
1.形的聯系
漢字字形總是攜帶可供分析的意義信息,這種情況從漢字使用以來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這是漢字之所以能超越時空的局限、超越不同的歷史階段和各個方言區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知道漢字字形表義的規律,那么學習者就可以根據字形結構猜出字義或者部分字義,這就是漢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特色。②學習者要了解漢字字形表意的一些特點,然后要記憶一些常用的、構字能力強的字形所表達的字義,比如“禾”的字形像谷穗下垂的樣子,代表農作物,學習者就要根據這一特點,聯系記憶其他有“禾”或者部首為“禾”字的漢字,這樣就可以簡單、方便的記住一系列關于農作物的漢字。③
2.音的聯系
漢字中存在著很多的多音字、同音字,這對漢字學習者來說既是阻礙又是便利。單獨聽一個音節時,我們有時可以寫出很多個漢字,學習者可以將這些同音的漢字進行聯系記憶,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聯系法”這種教學方法會給人一種十分容易掌握的感覺,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這種教學法區別與其他的教學法,不僅對學習者有要求,而且對于教師同樣有比較高的要求,雖然這對漢語教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但是越來越多的教師任然在教學過程中選擇這種教學方法,可見“聯系法”漢字教學的魅力所在。
(二)將中國文化寓與對外漢字教學中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是一種文化符號,漢字也正是如此,發揮著和文字相同的作用。漢字做為一種歷史悠久且具有表意特點的文字,作為古人心理和思維活動的產物,在記錄語言、傳遞思想的同時,也記錄和承載了種種文化信息。④漢字學習初期,學生重點在了解和掌握漢字的其他方面,如漢字的結構特點。而在學習后期,則比較注重漢字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
漢字是敲開中國文化恢弘大門的敲門磚,漢字教學同樣也是組成對外漢語教學大家庭中的積極地一份子。趁著對外漢語教學迅猛發展的東風,漢字教學也越來越受到漢語教師以及漢語學習者的重視。另一方面,漢字教師不斷掌握各種高效、實用的教學方法,并將其運用于漢字教學中,使學習者能更好的理解漢字,掌握漢字,成為一個真正的漢語學習者。漢字教學的發展不僅有利于學科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同時也有利于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傳播。因此,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漢字教學都應受到重視。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漫長的對外漢語教學之路上,漢字教學必將越走越遠,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許慎,徐燁.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2]彭增安,陳光磊.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3]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要[M].國家教委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辦公室.
[4]劉詢.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年.
[5]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劉斌.“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7]劉婷婷.“字本位”與對外漢字教學.[D].魯東大學.2009年.
[8]余國江.“中國傳統識字教學理論和方法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9]姚敏.“現代漢字理據研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
[10]張德鑫.從“詞本位”到“字本位”[J].漢語學報,2006年.
注釋:
①武忠剛.中國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D].2006:20.
②王寧.漢字構型學講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8.
③彭曾安,陳光磊.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41.
④畢彥華.《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J].2010,30(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