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中國政府網以國務院令的形式,正式公布《存款保險條例》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存款保險制度究竟會為我們的金融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
何為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存款人利益的重要措施,是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存款人角度來看,存款保險制度更有助于加強存款人保護,有效防止銀行擠兌。
存款保險能賠多少 ?按照《存款保險條例》,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人民幣50萬元,本金利息均包括在內。不過,并非所有的存款都會得到賠償。
啥時候有權要求賠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儲戶有權要求賠償呢?對此,條例明確規定,在以下幾種情形時,存款人有權要求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使用存款保險基金償付存款:
一是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擔任投保機構的接管組織;二是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實施被撤銷投保機構的清算;三是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對投保機構的破產申請;四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情形。
三類情況保不了 ?根據《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存款保險條例只能對銀行破產情況下儲戶的存款起到保護作用,存款丟失、理財產品虧損等情況都是“保不了”的。
首先,存款丟失的情況。很多情況下儲戶存款丟失都是銀行“內鬼”監守自盜造成的,并非銀行出現經營危機,更非銀行面臨破產倒閉。所以,雖然存款保險條例出臺了,但對儲戶存款丟失案件來說并無關系。
其次,銀行理財產品虧損情況。如果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本金虧損、收益不達標、理財變保險等情況,也不屬于銀行經營問題,因此,這種情況下,存款條例對理財產品無法提供保障。
最后,銀行代售的基金、債券、信托理財等產品出現資金虧損的情況。此類產品都是由銀行代售,一旦此類產品出現兌付危機或資金虧損,存款保險條例也是保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