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慧
【摘要】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現行的財務監控機制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信息化社會的需求。企業不斷的尋求優化財務監控機制的措施,這些措施保證了企業業務活動的正常運行和資金完整,促進了經營目標的實現,同時也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信息化對財務監控的影響,然后從加強信息化下財務監控質量和構建適時財務監控機制兩個方面提出了完善信息化企業財務監控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化;財務監控;影響;對策
一、我國企業的財務監控現狀
(一)財務監控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伴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一些新的信息技術的應用,企業信息化下的財務監控對會計人員的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會計人員不但具備會計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和會計軟件應用等網絡知識。然而,企業內部人員大多經驗不足,素質較低,大多沒有受過會計專業知識的熏陶,也沒有進行相關的培訓,專業知識匱乏,甚至有的工作人員還缺少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嚴重影響了財務監控的有效運行。
(二)信息化下會計理論研究具有滯后性
雖然一些新的會計準則、制度及法規相繼出臺,但是信息化會計理論的研究仍然比較滯后,數據共享在信息系統以及其中的管理系統上不能完全的實現,一些財務軟件尚不成熟,因此信息化下會計理論應該不斷改進與完善,以適應財務監控不斷發展的需要。
(三)財務制度不健全
財務制度方面存在缺陷。首先,沒有明確企業各部門以及領導人之間的職權,容易導致總經理直接控制財務經濟大權。而且公司內部領導眾多,命令不一致,令財務人員常常無所適從。公司領導人缺乏有效地約束,這將不利于公司的發展。其次,法人治理機構,其實有名無實,沒有相應的發揮其監督的作用。再次,企業的資金管理制度也不健全,投資風險意識淡薄,對財務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
二、我國企業信息化下財務監控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信息化下財務監控質量
建立并完善信息化下財務監控體系。企業良好的治理水平和高的決策效率取決于企業內部完善的財務控制體系。會計工作的兼容、交叉,造成職位之間分工混亂,信息流失等意外事故的發生。企業應進行職責的分離,設立監控、操作等崗位,相互牽制,保證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對于操作會計軟件的人員,要明確其權限,并嚴格保管其密碼,建立起適時網絡監控信息系統。只有建立起信息化環境下比較完善的財務控制體系,才能夠提高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二)構建信息化條件下企業適時財務監控機制
由于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以及資本市場對象的復雜多變,傳統的財務監控以及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其發展,而且其信息的反應相對緩慢,因此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成為了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焖俜磻獧C制應該完善反應機制結構,建立起集中化程度較高的結構和框架,使決策者能夠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利用率,做出不同的決策和指令,對下級下達相應的命令,使其能夠更好地完成財務監控,促進企業的發展,使組織更加敏捷、緊湊、靈活。
三、結論
信息化環境下的財務監控是企業內部控制的特殊形式。信息系統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應用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給財務監控機制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信息化社會中,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建立適時的財務監控機制,以適應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吳琨宗,李靜. 寶鋼股份財務監控體系的建立與探索[J].冶金財會.2012(11)
[2]傅元略. 網絡時代的適時財務監控與公司治理[J].南開管理評論.2013(01)
[3]趙鵬飛. 信息化時代的實時財務監控與公司治理[J].今日科技.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