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日,馬來西亞法拉利嘉年華,一位來自中國的80后帥小伙子,協(xié)同兩位助手奮力作戰(zhàn)三天,應邀給兩臺參賽的法拉利進行貼膜改色。最辛苦的一天,從早上7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7點,整整24小時不休息。終于趕在比賽前三天,出色的完成了這次特別的任務。
他叫汪琿,武漢特博車身視覺團隊的負責人,一位性格開朗的年輕人。
在一個追求個性的時代,私家車的外表越來越受重視,汽車“美容”悄然興起。根據(jù)自我喜好,舍棄千篇一律的膚色,定制一個獨特的風格,除了車身噴漆外,改色貼膜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種技術,是在不影響原漆的基礎上,在汽車外表上附加一層保護膜或者改色膜,個性十足,也起到保護汽車的作用。近年來,這股由西方國家燃起的風潮大舉進入中國,深受愛車一族的喜歡。
汪琿第一次與改色貼膜“親密接觸”,是在大學快畢業(yè)的時候。2008年,英語專業(yè)的他利用假期,跑到歐洲當背包客。在英國,汪琿發(fā)現(xiàn)不少私家車車身都很有個性,顏色和花紋令人眼前一亮。自幼酷愛汽車的他很是好奇,還蹲在停車場做了細細的觀察。
回國后,汪琿通過各種渠道,對汽車貼膜改色這種工藝進行了深入了解。越研究越覺得有趣,結果一發(fā)不可收拾,沉迷進去。
“第一次貼膜是用我自己的車來做實驗的。”說起自己的首次戰(zhàn)績,汪琿印象深刻。結果,膜沒有貼好,被分解的車卻在組裝過程中出了問題,多余了不少螺絲。沒辦法,只能將愛車送往4S店進行還原。越戰(zhàn)越勇是年輕人的性格,第一次雖然失敗了,但也給汪琿不少啟發(fā),讓他不僅僅重視外觀設計,還更加注意貼膜過程中的技術細節(jié)。跟外國教練學習,尋找合作伙伴。2010年,技術逐漸成熟的汪琿,決定將這種美妙的技術向朋友圈推廣,他組建了自己的車身視覺團隊,那時候,他們只有三個人。
5年后,3人團隊擴展成了30人團隊。汪琿在武漢擁有了三家店。同時,借由給性能車貼膜改色而組建的武漢特博俱樂部,也擁有了300多輛性能車,聚合了武漢地區(qū)不同車系性能車。
“作為追求個性的表現(xiàn),很多車友剛買車就會過來進行改色,并且,他們的選擇也是五花八門。”作為專業(yè)人士,汪琿強調,美觀與個性固然重要,但是,安全更加重要。貼膜改色車就不能違反國家對汽車外觀改變的明文規(guī)定,同時,也不能影響其他司機的行駛安全,比如,“雖然現(xiàn)在可以提供選擇的色彩有幾千種,但不建議選擇哪種反光比較重的金屬顏色,拉花的面積也不能太大。”一般使用的私家車不能像賽車那樣做太大面積的設計。
(來源:武漢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