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舉
近年來,利川市建南鎮鎮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夯實基礎、營造氛圍、彰顯特色、塑造品牌、凝聚能量”五大措施,使該鎮文明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后被恩施州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州級文明鄉鎮”,州政府命名為“十佳平安鄉鎮”“安全生產紅旗單位”,成功創建了“湖北省衛生鄉鎮”。
特色產業發展夯實文明基礎。建南鎮有“中國黃連第一鎮”“楚天長毛兔第一鎮”之美譽。近兩年,在箭竹溪黃連專業合作社及一批黃連專業村、組的帶動下,黃連留存面積達到50000畝,建成了利川黃連生態高產栽培科技示范園和利川黃連GAP認證基地,實現了黃連產業發展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箭竹溪黃連專業合作社成為國家級示范社。以樂福畜產公司為龍頭的長毛兔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初步建成5萬只撥毛兔養殖基地,且已啟動了年產3萬噸兔糞復合肥生產廠建設項目。兔糞復合肥主要用于生態黃連基地建設,產業鏈拉長,資源得到循環利用。在改善基礎設施上,我們主動作為,完成了原交通干線德-建線、建-龍路全線硬化升級,爭取了466省道建設項目的實施,省際間(西接重慶萬州、石柱)一些重要的環形路、斷頭路實現“通暢”,群眾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同時,全鎮飲水、用電、網絡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讓產業上山”“讓農民下山”正在變成現實。
豐富活動內容營造文明氛圍。建南鎮始終把創建活動拿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通過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新村、文明院落、文明家庭、道德講堂等活動,使文明創建工作深入人心。全鎮21個鎮直單位,60%的單位參與創建州、市級文明單位;53個村中,30%的村積極創建文明新村;17000個家庭參與了十星級文明戶的評選,擴大了文明創建的輻射力。文明單位創建過程中,積極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把“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聽故事、談感悟、獻愛心”六個環節作為“必修課”;中小學校園每年都要舉辦“中華魂(中華美德)”主題演講比賽活動;鎮黨委還充分調動“五老”的積極性,鎮關工委一班人為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撰寫講稿42篇,20余萬字,到全鎮中小學舉辦講座145場,受聽人數超過10萬人次。
集鎮綜合治理彰顯文明形象。按照恩施州委“產城融合、雙輪驅動”戰略部署,該鎮重點圍繞林口、樂福店、箭竹溪三個集鎮實施了五大項目,即在中心集鎮林口實施建江河河堤治理項目、啟動建江小鎮建設項目、實施污水處理場建設項目;在樂福店集鎮實施邊貿大市場建設項目;在箭竹溪集鎮啟動黃連科技城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后,建南三大集鎮面貌將大改觀,農貿市場、車站、休閑廣場、公廁等集鎮功能將大完善,品位將大提升,城鄉一體化建設將大提速。在抓好集鎮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集鎮治理能力,把“掃干凈、擺整齊、保暢通”作為集鎮管理常態化要求。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在德-建線、建-龍路新建垃圾池150個,成立農村衛生保潔隊伍,指導村級修定衛生管理村規民約,組織村民開展庭院衛生管理公開承諾活動,實現鎮域衛生環境亮化、綠化、美化、凈化目標。在“綠滿荊楚”活動中,全鎮上下緊急動員,全員參與荒山綠化、道旁植樹、庭院種樹,保護生態環境,建好美麗家園,讓建南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土更凈。
創新工作思路塑造文明“品牌”。一是實施了“人才回歸”工程,筑巢引得鳳凰歸。該鎮鼓勵、引導建南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回村任職,共引回資金8000余萬元,創辦民營企業(專業合作社)12家,回村擔任村主職干部16人,兩委委員28人。比如在外創業青年賴軍,返鄉創辦了“民寶農業有限公司”,把本地的傳統咸菜產業辦成了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龍頭企業,建起綠色無公害咸菜基地3000畝,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300余人,其開發的“菜巴佬”品牌咸菜成為州硒博會上的俏銷產品,遠銷省內外;二是推行“116”工作模式,轉變干部作風。即1名黨政班子成員帶1名機關中層干部,包6個村的工作任務。有效解決了各項工作責任不落實、干部身子沉不下去、政策宣傳不到位、群眾意見反映不上來、矛盾解決不及時等問題,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使我鎮連續4年進入全市綜合考評先進行列;三是探索“站村合一”,開展便民服務。他們針對山大人稀、群眾辦事路途遙遠的實際,在箭竹溪工作站修建了便民服務大廳,整合民政、計生、銀行等資源,把繳水電費、取惠農補貼、銀行存取款等便民窗口設在農民家門口,農民可以利用趕集的日子既趕場又辦事,一個便民服務大廳算下來,一年可為農民節約路費、生活費等費用70萬元,“干部多跑腿,群眾少走路”落到了實處;四是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實現了100%村書記主任“一肩挑”。一批優秀村醫村教、大學生村官、復退軍人、返鄉成功人士選進了兩委班子,村級組織結構得到優化,凝聚力、戰斗力得到加強。
弘揚先進典型凝聚文明能量。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該鎮成功推出了“建南鎮老年黨支部”先進集體,在“大美利川人”評選活動中,挖掘了“騾背村醫張家國”“大愛妻子向國秀”等先進典型、道德模范。在80多歲的退休老干部肖義樓同志的帶領下,建南鎮老年黨支部3年來義務調解糾紛256件,件件有卷宗,調解成功率98%以上,為全鎮的和諧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先進事跡受到了州委書記王海濤的高度肯定和贊揚,海濤書記批示:“建南鎮老年黨支部的老黨員‘退而不休的作為、境界和精神,是我們身邊老黨員老干部的代表,是我們應該照一照的鏡子,很受感動值得學習。”“騾背村醫張家國”的事跡在利川電視臺、利川新聞網報道后,恩施日報、湖北日報分別派出記者深度采訪,整版專題報道。這些文明典型感動了建南、感動了利川,也將成為感動恩施、感動湖北的重要能量!
(本文作者系利川市建南鎮黨委組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