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云
【摘 要】化學對于九年級學生而言是一門既簡單又困難的課程。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是一門新開設的學科,沒有什么基礎可言,所有的學生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說它困難,是因為它又是我們在中學階段接觸最遲的一門學科,學生由開始學習的熱情高漲到后來學習興趣的減弱,直至普遍對化學的學習感到枯燥無味。
【關鍵詞】初中化學;興趣培養
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動力,化學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興趣不是與生倶來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為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上好化學第一節課,激發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興趣
化學是初三學生的一門新課程,剛開始學習化學時,許多學生對化學認識不夠,總感到化學比較抽象、難以學好。針對學生存在的這些不良現象,本人根據學生的特點對課本的第一節課的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創造出幾個具體鮮明的有趣實驗奉獻給學生。實驗(1):課前先在一張白紙上先用無色氫氧化鈉溶寫好:“歡迎您到化學世界來”九個字,稍涼干,上課時用自制噴霧器噴無色酚酞試液,白紙上立即出現“歡迎您到化學世界來”的大紅字就顯示在學生的面前,一會兒,又用另一個自制噴霧器噴稀鹽酸溶液,大紅字又逐漸褪色到最好完全消失,實驗(2):用含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在白紙上,一會兒,白紙著火燃燒;實驗(3):在一杯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杯中的石灰水很快就變渾濁了,已渾濁的石灰水很像是一杯純牛奶,往已變渾濁的石灰水繼續通二氧化碳氣體,一會兒,石灰水又變為原來澄清的樣子。這三個實驗很吸引學生,在實驗中,學生像看“變魔法”一樣,如癡如醉.通過幾個實驗的觀察和操作確實滿足了全體學生的好奇心,于是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就油然而生。此時,作為教師的我結合現行教材的特點,進一步闡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和學習化學的方法,特別強調學習化學本身是抽象的,但可以借助于實驗,把問題簡單化和形象化,這樣學習起來就感覺比較輕松。通過這一節課的精密設計,課堂教學效果達到很好,學生對化學科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每個學生都很樂意在以后的教學中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都對化學科及科任老師產生濃厚的感情。
二、聯系實際、誘導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最好的方法是使其知道這門學科值得學習。物質世界因化學而變得色彩斑斕、多姿多彩,物質文明的建設離不開化學科學作出的貢獻;工農業生產及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例如:現代農業需要大量化肥、高效低毒農藥以及人工降雨、化學藥劑等;現代工業需要耐高溫、耐腐蝕、不燃燒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最佳性能的催化劑等等;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國防需要特殊的化工材料和產品,像原子反應堆用的重水、導彈、飛機用的輕質非金屬材料、火箭的推進劑、電子工業用的高純物質和特純試劑等,以石油、煤、空氣等為主要原料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去污垢的合成洗滌劑,去疾除病的藥品,巧奪天工的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等。這些材料和產品都要直接用到化學知識……這樣給學生列舉一些化學在工農業生產、生活及現代的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廣泛應用情況,使學生感到化學既有趣又重要。可見,穿插實際問題,是誘發興趣的重要方法。
三、培養問題意識,致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關鍵的一個教學環節。傳統的提問模式是: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一節課我們都學了那些內容?或者是直接問:請說說“什么是……?”或者“……都包含了那些內容?”這樣的問法,都是教師主動發問,學生被動回答,學生沒有選擇的余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答案死板教條。這樣的提問方式,時間久了,學生也感到乏味,失去了回答問題的熱情與積極性。因此,教師無論教學的整體過程,還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些微觀環節,都應十分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
四、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讓學生來講解一些課本上的知識,讓他們去搜集相關的資料,給同學們分享一下他們自己找到的有趣的化學知識。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可以采取諸如自學輔導法、質疑答疑法、邊講邊實驗法、聽題判斷法和化學游戲法等多種啟發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利用一些時間,讓學生輪流找出一些題目然后給同學們講題,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不僅提高學生做題的興趣,開闊思路,還可以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中注重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便于同學們理解、接受。如在講氧化汞受熱分解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生清楚的了解到在這一變化中各種原子本身并沒有變,只是氧化汞分子被破壞了,原來的原子進行了重新組合。這樣學生就掌握了化學反應的實質,使微觀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更加易于讓學生理解,進而進一步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總之,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習的興趣,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會敢說敢問,才會微笑學習,才會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真正培養出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