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
摘 要:建立健全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制度,并有效執行,在實踐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分析了離任交接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由此帶來的不良后果,闡述了實施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制度的必要性、實施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制度的主要內容,對有效實施離任交接制度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領導干部 離任交接 經濟責任 主要內容 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9.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5-140-02
離任交接是指領導干部在一個崗位工作結束,接任者在這一崗位工作開始時,前者向后者對其主要工作進行交接的過程。目前,領導干部離任交接過程中存在諸多亟待改進的問題,比如交接方式不規范,交接內容不全面,交接事項不具體,交接時效性不強,交接事項缺乏約束力以及根本還未建立離任交接制度或者建立了但執行走過場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實際工作中帶來許多不良影響和后果。
一是領導干部離任,不能及時暴露遺留潛虧,后期發現問題無法追究責任。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現,接任領導上任一段時間后,上一任遺留的潛虧問題才逐漸暴露出來。如有的領導離任時存在大量招待費、宣傳費、修理費賒賬等費用;有的領導干部離任時遺留大量不規范業務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費用來彌補損失;有的領導在任時為績效指標好看,弄虛作假,造成其任期內各年度績效考核指標結果不真實,但年薪、績效獎勵已經兌現完畢,其上級單位無法追究責任。由于無法追究責任,使得領導干部在任時易產生短期行為,寅吃卯糧,不利于企業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新官不理舊賬、難理舊賬”,長此以往積重難返,不利于持續發展。對于接任者來說,由于沒有有效實行離任交接制度,面對舊賬進退兩難。一種情況,對前任遺留的一些時間長、情況復雜、涉及各方面利益的經濟事項,處理起來比較棘手,對此往往采取回避、消極態度,“新官不理舊賬”使得相關權益人的權益無法得到解決,無形中形成了不穩定因素,同時也增加了企業負擔。另一種情況,“理”則加重自己任期內的經濟負擔,不僅增加自己的支付水平,而且難以保證自己任期內的收支平衡或者造成費用超支,這又使得接任者難理舊賬。長此以往,易造成企業積重難返。
為此建立健全領導干部離任經濟事項交接制度,并有效執行,在實踐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實施領導干部離任經濟事項交接制度的必要性
1.有助于增強領導干部依法合規意識和責任意識。推行離任交接制度,對前任是一種權力約束,在交接前要全面梳理單位的有關經濟事項,及時處理未了的債權債務事項。對后任是一種責任承接,通過交接,前任未了的經濟事項正式移交給接任者,在有上級單位鑒證的情況下,接任者原本認為不關我的事,變成了以后應該解決的事。有效執行離任交接制度,無論是對前任領導還是后任領導,都有助于增強其依法合規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得“新官不理舊賬、難理舊賬”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2.有助于有效界定前后任雙方經濟責任。推行離任交接制度,明確規定領導干部離任時,必須對賬面上沒有反映的收支和任期內未了的經濟事項,向接任者進行書面移交,并做出說明。在得到接任者和有關上級監交部門、人員的認可后,接任者對移交事項繼續辦理,如果交接過程中發現造成損失的,還要被追究責任,這就從制度上清楚有效地界定了前任、后任雙方的經濟責任,防止交接過程產生“糊涂賬”。
3.有助于進一步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經濟責任審計需要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區別不同情況按照其應當承擔的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進行界定。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制度是劃分前任和后任責任的最有效方法,是從制度上界定前后任經濟責任的有效機制。將離任交接制度與經濟責任審計有機結合,有助于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內工作業績,拒絕干部“帶病”上崗,也為新官不理“舊賬”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進一步深化。
4.有助于加強領導干部的黨風廉政建設。有效實行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制度,實際是從機制上完善對領導干部的監督與管理,有助于規范領導干部行為,加強領導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對促使領導干部認真落實“八項規定”和“反四風”都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實施領導干部離任經濟事項交接制度的主要內容
1.應明確交接主體。領導干部(正職或副職)在辦理調任、晉升、降職、免職、辭職、退休等事項前,均應書面辦理離任事項交接手續。
2.應細化交接內容。離任交接內容應涵蓋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事項,離任交接的主要內容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1)工作目標任務交接。年度/月度工作目標、預算及執行情況、重大決策執行情況、重大事故及善后處理情況、尚未完成的重要工作、未履行的承諾事項等。
(2)財務事項交接。一是資金方面,重點交接有無白條抵庫情況、賬外資金情況、長期未達賬事項情況等。二是費用方面,重點交接有無賒賬、欠賬等應付未付、應列支未列支費用等。三是或有負債方面,重點交接有無正在審理過程中涉及到的公司債權、債務案件;執法機構尚未正式下達的涉及處罰的行政決定;尚未履行完的各種購建、租賃協議等情況。四是實物資產方面,重點交接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有無盤盈、盤虧資產情況、在建工程建設情況、公司資產有無長期被個人占用等情況。在上述經濟事項中對未結清的各種債務、承諾等,離任者應作出解釋和說明。在未查清款項內容真實性前,接任者暫不得用公款支付。對未結清的各種債權,離任者也應作出解釋和說明,并配合原單位做好清收工作。
(3)公章、印鑒、重要資料交接。重點交接公章、印鑒實際數量與登記數量是否相符,防止交接過程中濫用公章、印鑒。
(4)其他重要資料交接。重點交接離任者手中是否有重要文件、合同、協議、資料等,防止出現丟失現象。
(5)干部隊伍情況交接。重點交接干部隊伍各職級人員情況,防止出現突擊提拔等情況;人員考核的各種指標數據的真實性情況等。
對正在辦理、尚未完結的工作,離任者應詳細說明情況,明確工作程序及重點,有責任繼續給予工作支持,以保證后續工作開展的連續性。
3.應嚴格交接程序。離任領導自接到離任交接工作通知書后,要停止一切經濟、賬務、人事等工作。離任交接手續應在接到離任通知書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填寫《離任工作事項移交書》,實事求是地反映各類情況。離任交接應由上級單位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并現場監交,雙方在交接過程中,要認真做好登記和材料的留存。交接雙方分別對交接內容確認后,在《離任工作事項移交書》上簽字。《離任工作事項移交書》由離任領導、接任領導、上級單位人力資源部、審計部門各執一份。上級單位人力資源部對交接資料建檔立卷,實行檔案化管理。如果在辦理交接或事后審查中發現離任領導干部違規違紀問題,按相關規定對離任領導的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管理責任進行追究。
4.應明確交接責任。交接時,雙方必須認真細致,將交接事項一次性全部交接清楚,做到無遺漏、無隱瞞。對離任者因交接工作不認真、不負責,導致交接后出現遺漏、隱瞞的各類事項和問題應由離任者負責;接任者在交接工作過程中要認真核對所接事項,對不清楚、不明白或有爭議的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單位人力資源部提出建議和要求,由離任者作出解釋和說明。對接任者因接收工作不認真、不負責或明知有問題而不報告的,由此產生的后果由接任者負責。
三、對實施領導干部離任經濟事項交接制度的幾點建議
1.必須要建立離任交接制度,把離任交接制度作為一項硬性規定。對沒有推行離任交接制度的企事業單位,應盡快建立離任交接制度,將經濟責任審計與離任交接有機結合,把離任交接制度作為領導干部離任前必須履行的義務,并作為一項硬性規定,從而有效進行責任界定,保證對前任工作客觀公正的評價,使得接任者清楚家底,保證工作開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2.要嚴格執行離任交接制度,避免交接的形式主義。建立了離任交接制度,就必須嚴格執行,否則離任交接又成了“擺設”和“花瓶”,對領導干部沒有約束力。離任交接制度的意義和作用也就無從談起了。因此實際工作中執行離任交接制度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
3.要加強宣導,對離任交接實施長效監督管理。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工作具有豐富的內涵,也是領導干部工作中一個敏感而現實的問題。因此上級單位要不斷加強宣導,使各級領導干部充分認識到離任交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要對離任交接工作實施長效監督管理,并有效結合責任追究措施,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制度在評價使用、監督約束、管理教育干部中的長效作用,進而促進企事業單位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世林,方偉明.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審計部 北京 100000)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