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茜
【摘要】興趣是學習最主要的動力,英語學習也不例外。筆者在本篇文章當中,分析了目前我國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總結出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了自己的解決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興趣 英語學習 對策
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探析
目前英語教學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英語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思想,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在我國為了能夠使學生與國際化相接軌,幾乎所有學校都開設英語課,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很多地區也將英語作為升學的重要考試科目,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老師、家長對英語的認識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其僅僅是一個升學的工具,而忽略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重要性。目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很多國家都有相互的合作,而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是各個國家代表的交流工具,可以說進入了21世紀,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英語,則無法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生活。
二、目前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
筆者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進行了調查統計,總結了目前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主要表現如下:首先,有70%的同學能夠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們展開英語學習的必要條件;其次,在調查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越濃厚,其英語成績越高。一些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的同學,其成績往往在不優秀的行列;再者,有57%的同學認為,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在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對英語學習的實用價值缺乏正確的認識,僅僅將其作為應試的工具;最后,有51%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是為考上一個好的學校,并且隨著年紀的增加,該種想法越強烈,有15%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是為了今后的更好就業,僅僅只有23%的同學將英語學習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學習。上述的數據顯示了,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絕大多數是為了考試的需求,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以參加中考或者高考作為自己學習的最終目的。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能夠更多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平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
通過上文的論述可以看出,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方法比較落后,仍然靠老師在課堂上向自己灌輸知識,而不去主動地學習英語,無法做到課前及時預習本節課的授課內容,更不用說課后的鞏固工作,對英語學習的態度比較差。這就導致了隨著英語課程內容的加深、數量的增多,導致英語學習的難度越來越大,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從而丟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有的同學能夠很快地融入到英語課堂的教學當中,按照老師的安排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工作,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自然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三、提高學生英語學習對策分析
1.教師自我素質的提高。教師自身的英語素質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教學工作的開展。(1)教師要明確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不能僅僅將其作為“幌子”而沒有很好地落實;(2)教師需要對自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名英語教師,其首先要有比較精神的英語專業知識,對于教材當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都要深入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探討,自己處于一種一知半解的境地。其次,教師應當具備優秀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口流利而地道的英語直接影響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流利的英語表達使整個英語課堂充滿了歐美情調,學生會更愿意聽從老師的講課,自然而然增加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3)要想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先要提高老師對英語教學的興趣。老師喜愛英語教學這份工作,在工作中充滿活力,才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培養學生對英美文化的興趣。目前很多英語老師詞匯的學習是最主要的,因此在課堂當中一味地開展詞匯的教學,殊不知該種方法只能夠使課堂更加枯燥乏味,學生缺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成績始終得不到提升。英語教學比如滲透英美文化,使其更加的地道。老師可以結合當下最火的各種歐美明星,分析其代表作品,引起和學生之間的話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3.課堂活動的增加。為了能夠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老師需要在英語教學當中加入一些游戲活動。比如在學習英語單詞的時候,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開展單詞的競猜。一位同學負責描述該單詞,另一位同學負責猜單詞。對于游戲當中表現優秀的同學,老師需要給予應有獎勵,該種獎勵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勵,也可以是物質上的獎勵。對于游戲內容的設置,需要圍繞本節課的授課內容展開,做到難以結合,不可以全部都很難,否則會使同學喪失掉游戲的興趣。通過這些游戲的開展,使學生在活動中輕松學會英語知識,加強對本節課授課內容的記憶,減少英語學習的難度。
4.樹立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離不開自信心的樹立。學生英語自信心的提高主要有以下的幾種途徑:(1)老師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單詞聽寫活動,內容的設置要比較簡單,讓很多同學都能夠體驗滿分的自豪感;(2)老師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口語交流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交流當中,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可以進行英語交流的;(3)讓學生體驗英語老師的角色,將自己在課堂當中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人。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更加體會教師工作的不易,今后能夠積極配合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呂良環.外語課程與教學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吳效鋒.新課程怎樣教[M].沈陽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