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應紅
【摘 要】每當我踏進菁菁校園,聽那一聲聲真摯的問候,看那一雙雙求知的雙眸,頓覺一股活力注入心田,一份責任感油然而生。作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到:學校是我的舞臺,學生是我的最愛。在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教育的全部秘訣就是“愛”。我的這份教育情結變得越來越難以割舍,在三尺講臺上,讓我深深體味到這份工作所蘊含的深刻意味,本著尊重、理解、真誠、關懷、平等的原則給予學生一份愛,收獲的是沉甸甸的驚喜、欣慰,我感到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關鍵詞】愛心涌動;尊重理解;真誠關懷;平等互助
一、用愛心點亮心靈
教學工作是一門藝術,需要講究方法,才能取得成效。“愛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切都是以對學生的愛為基礎的。
我管理學生始終以“愛”字當頭。只有愛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只有尊敬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歡心,才能更好的接近學生,時刻以“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情感體驗,給予孩子們最大的寬容、理解、信任和關懷。
記得有一次,班內一個孩子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老師,我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我想自殺!”聽到孩子的心聲我為之一震。原來孩子的父母正在鬧離婚,從未經歷過暴風雨的他,一下子不知所措,我把孩子叫到我的辦公室,和他談心,告訴他,生活本來就充滿酸甜苦辣,正因為這樣,生活才有滋味,但更需要勇氣去承擔,去面對,別擔心,爸爸媽媽會一如既往地愛你。下班后,我主動聯系了他的父母,對他的父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了他們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媽媽失聲痛哭。這樣,挽救了一樁婚姻,也幫孩子找回了往日的快樂。直到現在,孩子已然長大,還把我當作他的知心朋友,總愛和我說說心事,他說,我像他的“知心媽媽”,聽到這些,除了欣慰,更是感動,覺得這個老師沒白當。
人生的詞典里,“愛”這個詞廣博而深奧,但在我的詞典里,愛也許只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親切的提醒,一個深情的擁抱。
二、用人格感化孩子
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對什么都好奇,具有很強的模仿性。我時刻注意做學生的表率,身體力行,用自己的思想、行為、作風和品質去感染和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給學生樹立榜樣。每天早晨都能提前到校和同學們一起打掃清潔區衛生。打掃除時不管安排的多周密,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這時我總是拿起掃帚,用自己的言行引導著學生,同學們看到了就會搶著拿拖把、抹布……頃刻,室內外變得清潔明凈。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里,體貼和關心學生,同時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這是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的出發點和基礎。研究學生、分析學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我班學生年齡偏小,學生活潑、好動,也容易產生情緒化,注意力易分散。 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我們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長處,如:有廣博的知識,和學生一起跳繩跳得很棒,折紙或繪畫很出色……使學生對老師既親近又崇拜,從而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把你當作好朋友,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向你傾訴。在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規范自己的行為,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樹立起了班主任的威信,班主任工作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真誠滋潤心田
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因此教師能否打開學生的心扉,取得學生的信任,真誠是首要條件。真誠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催化劑”,它可以促進學生的轉化,是滋潤學生的心田甘露,可以把師生關系轉化為親密的朋友關系,正是這樣,我用真誠熱愛和關心每一個學生,用真誠架起了一座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橋梁。
我重視與學生的思想交流,經常與學生促膝談心。在談心的時候了解到學生的思想,了解到學生的困難,也了解到班級課堂上了解不到的東西,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
世界上的愛各種各樣,而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愛是由班主任老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內容上表現在班主任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地要求學生等。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同于父母對子女的天然之愛,對學生的愛應是超出母愛,更偉大的愛,因為它要無條件地愛每一個學生,好的、差的、丑的都要愛得起來;但它又是有原則的,不是遷就放任的愛,而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高度將愛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呂金萍的家庭特殊,她不愛說話,不善于表現自我。于是我就想方設法親近她,了解她,當她完成上課提問后,我就及時地、夸大地表揚她, 在她的作業本上寫完評語后告訴她:“其實老師最喜歡你微笑的樣子,很可愛很漂亮!”時時處處都使她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和重用。但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走近一個人的心解凍非一日之功啊。惟有老師對他們的理解、尊重和真心、真誠的溫暖,才可能消解冰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對她的關心、關懷和關愛才成了打開該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通過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以人格塑造人格 ,逐漸地她愛笑了,上課也能參與別人的討論,也常常悄悄地為班集體做事,幫助其他同學,受到全體師生的喜愛。以適當的贊美往往能收到奇效。無論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都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辭。
四、用尊重搭建樂園
愛孩子,就是尊重孩子,教育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尊重學生,尊重如同一把金鑰匙,誰掌握了這把鑰匙,誰就可以破譯任何心鎖的密碼,打開學生個體發展的大門,將會獲得教育上巨大成功。作為班主任在工作中我用不泯的童心,去和一顆顆稚嫩的心進行對話,以愛動其心,以言導其行,給學生創造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良好成長環境。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具有可比性,簡單地整體劃一是行不通的。教育者要從孩子的視角去發現他們的與眾不同,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特質得到發展。在與孩子們共同學習生活中,我留心觀察發現了每個孩子的“獨有”。我讓擅長繪畫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學校,專門在班內舉辦畫展,并讓他們參加板報小組,發揮特長;我讓體育成績突出的孩子成立體育小組,帶動全班同學參與體育鍛煉;我讓愛讀書的孩子專門管理班里的圖書角,并定期為同學推薦好的書目……為每個孩子的需要搭設了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在各種活動中顯露身手,展示才華,增加自信。從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對他人服務的快樂。
愛是以尊重為基石的。記得有一句話:“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有平等的發言權,這才是教育。”我們必須順應學生內在的成長規律,尊重學生的個性,才能取得與人的最佳效果,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發展。
擔任班主任這十幾年中,我體會到了與人的責任和辛勞,同時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喜悅和幸福。失去的歲月,曾付出許多的心血,但更多感受的是充實和快樂。我時刻堅持“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在和學生接觸的每個細節中,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他們,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愛去放飛一個個希望。
沒有一種職業,如教師一般,面對的永遠是鮮活的生命,你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種心靈的碰撞與匯聚;沒有一種職業,如教師一般,耕耘的是荒蕪的心靈,收獲的是心靈的成長,是心靈之樹的枝繁葉茂;沒有一種職業,如教師一般,守望的是明天最燦爛的希望!
讓愛在平凡的崗位上涌動,用愛心與真情的和風細雨滋潤更多干涸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