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釗 張東亞 李積鵬
【摘 ? ?要】隨著我國機械制造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各類新型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在我國機械行業的制造與應用中普遍實現了電子技術的科學應用。本文主要闡釋了機械電子技術的基本特征、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機械電子技術 ?特征 ?發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75
機械電子技術也可以稱為將機械裝置和電子化設計及軟件結合起來所構成的系統的總稱。在機械制造行業中廣泛應用的電子技術主要是指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處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現代化電子技術。在我國,現階段的電子機械技術發展中,電子機械技術至今也已成為一門有著自身體系的新型學科。并且,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電子新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還將被賦予機械電子技術新的內容。
一、基本特征
機械電子技術的基本特征為:電子機械技術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運用了機械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子機械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傳感測控技術、接口技術、信息變換技術以及軟件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目標,合理配置與布局各功能單元,在多功能、高質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義上實現特定功能價值,并使整個系統最優化的系統工程技術,由此而產生的功能系統,則成為一個電子機械技術系統或電子機械技術產品。
二、發展現狀
隨著機械及電子技術的創新發展與應用,電子機械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指20世紀60年代以前,這一階段稱為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利用電子技術的初步成果來完善機械產品的性能。
第二階段,主要是指20世紀70—80年代,這一階段為蓬勃發展階段,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為電子機械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極大的技術基礎。
第三階段,主要是指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這一階段開始了機械電子技術向智能化方向邁進的階段,機械電子技術進入深入發展時期。一方面,光學、通信技術等進入了電子機械技術,微細加工技術也在機械電子技術中嶄露頭角,出現了光電子機械技術和微電子機械技術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對機械電子技術系統的建模設計、分析和集成方法,機械電子技術的學科體系和發展趨勢都進行了深入研究。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在這方面研究和應用。國務院成立了電子機械技術領導小組并將該技術列為“863計劃”中。國內許多設置機械及電子技術專業的高校相繼開設了電子機械技術專業或電子機械技術應用專業,機械電子技術專業又稱作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它們協同研究機械及一些大中型企業對電子機械技術這一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做了大量的工作,還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發展趨勢
電子機械技術是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應用技術的不斷創新,而逐漸形成一個新型應用技術領域。電子機械技術在機械設備應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技術形式所無法替代的。同時,電子機械技術是機械、微電子、智能控制、計算機、信息處理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其發展和進步有賴于相關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1.智能化。要求機電產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類似人的邏輯思考、判斷推理、自主決策等能力。例如在數控機床上增加人機對話功能,設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藝數據庫,在使用、操作和維護方面帶來極大的方便。隨著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技術、小波理論、混沌與分岔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電子機械技術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
2.數字化。微控制器及其發展奠定了機電產品數字化的基礎,如不斷發展的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而計算機網絡的迅速崛起,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鋪平了道路,如虛擬設計、計算機集成制造等。數字化要求電子機械技術產品的軟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維護性、自診斷能力以及友好人機界面。數字化的實現將便于遠程操作、診斷和修復。
3.集成化。集成化既包含各種技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和各種產品不同結構的優化與復合,又包含在生產過程中同時處理加工、裝配、檢測、管理等多種工序。為了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自動化與高效率,應使系統具有更廣泛的柔性。首先可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層次,使系統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協調而又安全地運轉a然后再通過軟、硬件將各個層次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其性能最優、功能最強。
4.模塊化。由于電子機械技術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較多,研制和開發具有標準機械接口、動力接口、環境接口的電子機械技術產品單元模塊是一項復雜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減速、變頻調速電機一體的動力驅動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電機一體控制單元等。這樣,在產品開發設計時,可以利用這些標準模塊化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的產品。
5.人性化設計。電子機械技術產品的最終使用對象是人,如何給電子機械技術產品賦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顯得越來越重要,電子機械技術產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還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與環境相協調,使用這些產品,對人來說還是一種藝術享受,如家用機器人就是人機一體化。
6.網絡化。如今網絡的普及,基于網絡的各種遠程控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控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電子機械技術產品,現場總線和局域網技術使家用電器網絡化成為可能,利用家庭網絡把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為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機集成家用電器系統,使人們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種高技術帶來的好處。所以,機械電子產品無疑朝網絡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少萍.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S1).
[2]楊榮.我國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05).
[3]段寶巖,朱敏波.電子機械學科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06(09).
[4]張福潤.機械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