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電視——以真人秀的名義。
年度戶外真人秀、年度歌唱類真人秀、年度競技真人秀、年度觀察類真人秀……2014年電視節目市場創新涌動、百余真人秀勃發。紀錄、娛樂與戲劇化、互動元素并舉,巨大的話題效應、影響力,以及僅次于電視劇的平均收視率、價值變現力——受到觀眾和播出平臺歡迎的“真實記錄潮流文化”興起。2014年,真人秀的鮮明特征和各類傳統節目形態融合,“泛真人秀”現象成就了各式大熱門節目。在泛真人秀時代,強力卷入觀眾體驗的“真人秀”已經不僅是一種節目形態,更是獨特的節目元素和制作手段,隨著這種制作手段在更多節目中廣泛應用,“泛真人秀”現象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2014年中國真人秀的另一重要特點是真實元素和劇化元素比重加大,情境設置向劇情設置演化。這是繼歐美模式之后韓式娛樂引進帶來的一個重要變化。除此,編劇介入規劃、設計劇情,改變了東方素人表現力不夠的弱點,使節目效果更加可控,大大提升了收視效果。
根據CSM媒介研究“2014微博電視指數白皮書”中對2014年35檔熱門真人秀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電視平臺TOP35檔真人秀首播平均收視率約為0.80%,到達率為8.84億人,覆蓋了71.55%的電視觀眾群體。在微博平臺,所有上榜綜藝節目日榜提及次數總計4766.47萬次,其中TOP35檔真人秀貢獻的提及次數達到70.61%;所有上榜節目獲得閱讀次數達248.26億次,其中TOP35檔真人秀閱讀次數占76.30%。
真人秀收視高企、網絡點擊率居高不下,吸引到廣告主注意力,彰顯出駭人的吸金能力:《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冠名+戰略合作5億元,《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冠名費2.16億元,《我是歌手》第三季冠名3億元……
在這些熱門節目的帶動下,文化、經濟、道德、體育競技、游戲、美食、時尚、生活服務等多種演播室和戶外節目吸納了真人秀手段,做出積極嘗試,真實電視(Reality TV)大行其道。更多精彩的電視節目,在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主題下,演繹著你我身邊的中國故事。
創新核動力
今年年初“一劇兩星”與一年前《關于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加強版限娛令)等政策的施行,深刻影響電視熒屏,強力驅動內容創新。去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講話指出,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2014年,中國電視人積極履行媒體人責任,以溫暖人心的“真實”力量,不斷創新試錯,極大豐富了“熒屏語言”,真實“記錄”歷史與現實,充分體現了電視媒體的“創新、融合、責任、影響”。
創新是發展的核動力。內容推陳出新的同時,電視媒體也在積極思考如何與數字、移動、視頻網站、社交網絡等新媒體用戶建立連接。2014年一些節目的創新運作模式為變革中的中國電視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T2O打通熒屏到電商終端,互聯網社交媒體與傳統電視融會貫通等皆是此中代表。而通過新媒體多渠道、多方式進行節目營銷和價值釋放在這一年更為普及,節目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出色表現又反向拉升了內容影響力。
伴隨影視產業戰略升級,內容IP化成為主流方向,大批品牌綜藝試水IP開發,手游、電商是兩大主攻方向。
需要致敬的還有那些不斷以新方式重現活力的品牌老節目,與時俱進、細節創新是這些節目長青的秘笈;地面頻道在夾縫中搏擊,民生新聞依然是主力,地面節目的創新遵循“順應民意、貼地氣”。
科技的“極速”發展對節目制作人、主持人們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去年年度跨屏內容創作者們,既是富有創見的思想者,同時亦為能與觀眾實現互動的出色“溝通者”。
嬗變
2014年電視平臺播出的內容占17家視頻網站內容5% ,點擊量貢獻占比44%。與此同時,視頻網站們的自制內容建設正如火如荼,“年度網絡節目”“年度網絡電視劇”呈現出超越以往的“競技”實力,傳統廣電機構與網絡新的競合關系序幕開啟。
2014年,以上海為代表的廣電機構自我改革書寫新篇章,央視以及各級衛視的機制改革漸入深水區。
芒果TV獨播、SMG百視通旗下風行網獲得東方衛視2014年綜藝節目獨家版權等,攪動內容供應鏈。隨著制播分離深化、大型綜藝引爆各種屏幕,聯合制作給影視公司帶來新機遇。“如何在新的戰場上理解新的游戲規則,甚至建立游戲規則”(360董事長周鴻祎語),是傳統電視媒體、內容生產商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直面的課題。
展望未來,2015年后的3年內,從世界范圍看,作為娛樂節目中上升速度最快的真人秀,依然會是搶奪影視劇收視份額的重要品類。經過前兩年電視行業大舉引進模式節目,及至去年政策調控后國際國內的各種“聯合研發”“聯合制作”興起,國內綜藝節目的規模化、工業化生產全面升級。創作團隊的大型節目實操經驗增長、節目品質大幅提升。《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聯合開發、本土化程度更高的“電影級”真人秀在觀眾中呈現出更大影響力。對中國電視節目制作者來說,真人秀的意義已經不僅是幾檔熱門節目,而是制作團隊提升節目理念,磨煉專業技能,形成工業化制作標準,提高本土原創能力的契機。這個契機將促進整個電視行業電視節目的轉變和產業的升級換代。具有國際化視野以及真人秀運作經驗的節目團隊已經成為市場新寵。各類真人秀大片多屏綻放,行業從“增量時代”步入“提質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