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前潤
【摘要】高中數學抽象內容比較多,學習難度比較大,導致很多學困生的產生。同時,這些學困生學習興趣不高,給整個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造成不利影響。本文對當前時期高中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并根據這些成因提出具體的轉化措施,旨在為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
引言
隨著近年來高中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高中學生人數的與日俱增,高中數學學困生人群也隨之而增大這些數學學困生都是正常的學生,但是其數學理解與接受能力較差由于數學是基礎性的學科,因此數學嚴重地影響了他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如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最終使其對學習失去信心,大大影響了他們的升學然而,對于高中生而言,數學學習困難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然而若不能很好地對其及時地加以解決,將會影響到學生個體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應注重加強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調查與分析,然后根據這些原因提出具體的對策,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高中數學學習困難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
1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1.1基本功不扎實
部分學生在小學期間以及初中學習期間數學的基礎不牢固,在數學計算方面的能力表現出速度慢、出錯率高,沒有熟練掌握簡單有效的計算方法,更有一些學生連課本中最基本的知識都弄不明白,在數學方法的運用中有很多的低級錯誤,此類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不過關,沒有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重點掌握的也沒有很好的發揮,更沒有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諸如此類的學成在升入高中時,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數學這一基礎學科的學困生。
1.2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小學和初中的學習生涯中表現出自學能力低下,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中積極性低,出現錯誤不總結經驗教訓,只看最后答案,忽視了解答中的過程,對于所學的知識也沒有一個系統性,學習中積極性低,自由散漫,其次是個別老師在數學課程的教授中也存在問題,例如在教學中不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與總結。
1.3中小學教材、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存在差異
很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是轉變不了以前的學習觀念和方法,這樣同學們就容易產生對于數學這一學科學習的不適應。同樣存在一些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對于教材了解得不夠深入,沒有分析或明確初高中數學在教材方面的區別,這樣,很多同學因為這些沒有被重視的問題進入高中學習后不適應,加之考試成績落差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對之后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1.4學生生理、心理上發生變化
步入高中階段,同學們在心理和生理上發生的變化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步入高中后這個時期同學們的歲數大約在15歲左右,正處于一個從具體向抽象的的過渡期,很大一部分同學沒有來得及應對這一變化。沒有來得及跟得上數學課程的要求,這樣一來就成為了學困生。
2提高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效率的有效對策
2.1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基礎,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學,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數學而言,邏輯推理強,抽象程度高,知識難度大,初上高中的學生,面對新教材、新老師、新環境,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表現出種種的不適應。為此,必須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學:(1)教材銜接,可把高中教材初中化使用。比如:讀書分層次,把教材簡單化,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逐步增強空間想象能力;加強定義概念之間的類比,逐步提高學生對教材的深刻理解。(2)教學方法上做好銜接。調整教學節奏,由于初中生習慣較慢的教學進度,因此教師在高一教學進度安排上,一定要按照學生接受能力靈活處理,教學策略宜采用低起點、小步子、多循環、重反饋。(3)從學法上搞好銜接。剛上高中的新生,往往還是沿用初中的數學方法,為此,教師應教育引導學生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習效率,變被動為主動尊重學生,消除自卑心理,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對于學困生的心理特點,我們應給予充分的尊重理信任,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想幫助學困生,必先尊重他們,切忌諷刺和挖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就要關心他們,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其實每個學困生身上都有點,關鍵要給他們創造閃光的機會,比如課堂提問要適困生對于學困生的閃光點,我們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積極的情感積累有助于在其心理成良性循環,增強其學習自信心進取心和競爭力。
2.2課堂要以問題為主體,鼓勵學困生勤思考,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從多方面思考問題,教師要對表現好的學困生進行一定的獎勵措施,這樣將會激發學生更大的興趣進行發散學習及思考。同時,教學工作真正做到:多激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想自己的問題教學生會想、會思考,從而實現自己擴大知識量、增加思維量。同時,教師可采用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探究、反省總結的過程。
2.3善于設置問題情景
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善于設置問題情景。一方面通過設置問題情景,可激發學生的思考,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過設置問題情景,逐步深入,循序漸進,有助于學困生將基礎知識打牢。首先,設置問題情景前,數學教師應進行充分準備,認真分析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新舊知識的聯系,以確保設置的問題情景更加合理;其次,充分把握學困生實際情況,設置的問題情景難度應適中,不能使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畏難情緒,因此,設置問題情景時應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思路進行,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4給予學困生正確的指導
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給予學困生正確的指導。首先,對于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學困生,數學教師應根據教學課時,專門為學困生講解之前的基礎知識,從學困生的薄弱環節入手,對數學知識進行透徹的分析,加深其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其次,邀請優秀生分享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要求學困生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學習。同時,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糾正不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最后,高中數學教師還應與學困生家長盡心積極的溝通和交流,使家長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正確的指導,尤其不能責怪、挖苦學生,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