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中小學校不僅僅關注專業的體育生短跑訓練,也關注中小學生業余短跑運動中速度訓練的方法,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由于在中小學生業余短跑訓練中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導致訓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即便是業余興趣訓練,教師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能夠采用正確的訓練方法提升中小學生業余短跑的速度。中小學生業余短跑運動中速度訓練要和專業的體育運動員訓練方法區別出來,能夠認識到兩者是不同性質的。在訓練中小學生短跑速度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中小學生;短跑;身體素質
短跑訓練從產生發展至今,有關其的訓練方法已經日趨成熟。訓練的方式方法不斷的在擴充,訓練的理論在不斷的深化。然而,更多有關短跑速度訓練是關于專業的體育運動員,關于中小學生的短跑速度訓練則少之又少。中小學生體育訓練的時間是極少,不像專業體校的學生,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因此中小學生教師在進行業余短跑訓練的時候,要能夠采用適合的訓練方法,提升學生短跑速度,能夠讓中小學生得到適當的訓練,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國家體育短跑培育出更多有能力的后備人員。
一、提升中小學生短跑訓練,提升中小學生的力量訓練
短跑必不可少的就是力量,有了力量,才能進一步為提升學生短跑速度打下基礎。力量是短跑訓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速度訓練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要重視學生力量訓練。提升短跑時間經過體育相關人員研究,發現力量對其有著重要作用。對于中小學生體育訓練,由于時間的不充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要更有針對性。
(1)加強學生腿部力量的訓練。跑步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腿部,因此,教師要能夠重視加強中小學生腿部力量訓練。在進行腿部力量的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短距離進行往返跑步,這樣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腿部的力量,從而保障學生的短跑速度。
(2)增強中小學生上肢力量,提升中小學生短跑速度。通過提升力量來提高學生短跑速度,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腿部力量的訓練,還應該增強中小學生上肢力量的訓練,跑步是一個身體動作的不斷機械重復完成,需要上肢力量來調動起全身,因此,上肢力量訓練也是至關重要的。上肢力量在進行擺臂等動作對中小學生短跑沖刺等有著重要影響。學生進行上肢力量訓練,掌握擺臂的技巧,維持運動的身體的平衡,協調上下肢。
(3)教師進行中小學力量訓練時,要注意中小學生上下肢與腿部、腰部等協調能力。所以,要發展身體多個部位的力量,促進其協調發展。
二、教師在提升中小學生短跑速度,要有階段性的進行訓練
中小學生作為業余的運動員,他們沒有接觸過真正的運動員訓練,所以,在訓練中,教師要有階段性的進行訓練,能夠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為了保障學生短跑速度,在第一階段訓練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跑步動作的規范性,短跑有規范的基本動作的要求,但由于中小學生的業余性,因此,在訓練的時候,規范的動作要求往往被忽略,教師要能夠忠實起中小學生的跑步動作,發展學生的身體的協調性。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求學生逐漸接觸體驗到專業運動員的訓練方式。能夠協調身體各部分的機能,掌握短跑的基本技能。在第二階段訓練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全面的身體素質。經過第一階段的教師訓練,學生已經掌握了最基本的短跑技巧等,因此,在第二階段,教師要能夠注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身體全面提高綜合素質,能夠為學生短跑的后期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經過第一、第二階段的訓練,在第三階段,教師在訓練中小學生業余短跑訓練要注重力量和速度的訓練,在短跑中,力量和速度是關鍵,前兩個訓練階段都是再為提高力量和速度打下基礎,因此,在第三個階段,即便是業余訓練,教師也應該加強重視,強化學生的短跑技能掌握,提升中小學生短跑速度。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優勢特長,能夠在短跑過程中發揮學生優勢特點,提升跑步速度。加強學生跑步過程中無氧運動的掌握方法,讓學生能夠深化短跑技能。提升中小學生業余短跑速度,要能夠營造競技環境,提升學生的短跑速度的提升離不開特定的競技環境,在競技環境下,學生往往能夠發揮自己的最大能力,跑出最佳的成績。因此,教師在進行訓練的時候要注重營造競技環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神經系統,提升速度訓練效果。
三、總結
中小學生業余短跑速度訓練需要教師采用正確的訓練方法訓練學生,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得到正確的指導訓練,這樣能夠提高中小學生的短跑速度。
參考文獻:
[1]王緒.對發展少年短跑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組合訓練手段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2]陳兆隕.淺談短跑訓練中的訓練方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7).
[3]王曉榮.淺談業余短跑訓練[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