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創新能力是作為藝術類學生具備的基本思維技能,藝術領域的圖形無處不在,但針對各個學科的圖形創意應從何入手?本文從產品設計的圖形創意角度出發,探討了針對這一學科我們應如何傳達創新思維在三維設計中的表達,在課程中如何向學生傳達產品的創新理念.
圖形創新設計是以圖形為造型基礎,對某項具體內容進行構思與表現,是對圖形的統籌把握,用富有創意的表達形式,賦予圖形本身更深刻的寓意和更寬廣的視覺心理層面的創造性行為。圖形創新設計課程是針對創新設計的專項訓練和指導,因為此課程面向的是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授課時根據專業特點做到更具針對性和有的放矢。
傳統圖形創新設計課程側重二維設計方面的表達
圖形創新設計是以“圖形”作為基礎,傳統的教學對“圖形”的理解有些狹隘和片面,認為“圖形”就是二維設計,但是隨著設計的延展和行業間的界限模糊,“圖形”早已跨越了二維的設計概念,而往三維甚至四維方面轉化,其內容和形式已有了很大的發展。
傳統圖形創新設計課程側重于“形”與“意”的簡單傳遞,因為二維設計的局限性,在創新方法和表現手法上拘泥于原有形式,本身已經失去了創新意義,因此本次針對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改革與創新希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思路和方法,不僅將形式拓展到三維設計,在創新方法和程序上借鑒產品設計的方法與程序,內容更加充實和完整,進而與專業結合更加緊密,教學內容更加有效。
圖形創新設計課程突出“形”與“創新”,與產品設計內涵相通
圖形創新設計本身強調“創新”,其創新方法值得產品設計專業借鑒和學習,有利于掌握形態傳達信息的技巧,因而在專業設計中能夠更好的把握好產品的風格、語意、聯想和形式美感。“創新”的內涵本身就是相通的,我們只是需要廣開思路,借鑒更多的創新方法和技巧,應用到設計中來,明確設計的根本目的,即設計應服務于受眾,以受眾的需求為出發點。本著這一原則,就能從根本上理清創新的思路,創造出更加生動和具有吸引力的作品。
上面已經講過,圖形創新設計中的“形”與產品設計中的“形態”本質是一樣的,即“形狀”與“態勢”,這兩者也是辯證的存在,缺一不可。將“形”的傳統范疇進行延展,針對產品設計專業進行課程的“再創新”,將有利于更加積極的引導專業知識的學習。
圖形創新設計課程主旨在于“視覺信息傳達”,與產品語意學一脈相承
圖形創新設計課程訓練的內容就是利用“圖形”,以更加有效和令人難忘的方式完成“信息”的傳遞,其中“信息”的內涵較為寬泛,本身包含了設計者的“思想傳達”和受眾“思想接受”以及“傳遞過程”。分解開來看,設計者將掌握怎樣的“思想傳達”技巧,才能夠讓受眾感知到你要傳遞的信息,我們會從經驗和約定俗成的內容出發,其中也包括大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同時我們還將看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他們的表現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向他們的經典設計學習。
接下來是“傳遞過程”,我們需要尋找到合適的“媒介”,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對合適的人進行“信息傳遞”,如果這些條件都具備了,無疑將達到完美的“傳遞”條件。如果逐點來分析,設計者將會受益良多。我們以“信息媒介”為例,我們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書籍、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顯然不同的“媒介”需要不同的編排形式,針對的受眾也不盡相同。因為受眾教育背景、生活閱歷、種族及地域的差異,對于“信息”的認知都各不相同。
針對產品設計專業的圖形創新設計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思路
我國圖形創意設計課程是近幾年才在各類藝術院校開設的,目前所用教材基本都與平面方向的圖形創意相關,缺少針對產品設計方向的相關文獻內容。部分學校的現有教學目標也只是將重點放在如何挖掘圖形創意在二維中的應用,導致學生認為圖形創意只限于平面范疇,缺乏將創新基本思維思路在三維產品上進行表現。
針對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應該以什么方式講授圖形創新設計課程,是面面俱到還是一針見血,這就需要在有限的學時內讓學生掌握基本思路、創新方法和程序、表達技巧和表現手段,并理解“思想傳達”、“傳遞”、“思想接受”的過程。推廣到產品設計上來看,設計的程序與方法、形式語言的運用技巧、產品受眾的心理層面的研究、產品的銷售和推廣策略等等,都將找到依據。通過對教學大綱的調整、加強圖形創新課程的建設、鼓勵教師多做課程的科研和教材編撰工作,來豐富教師理論經驗,從根本上改變圖形創意對于產品設計專業的理論指導。另外,也要改變學生只注重計算機技法的表現而忽視創意的重要性。
總的說來,本課程進行的課程改革和創新包括:拓展“形”的范疇,也就是又二維到三維的拓展;延展創新方法,并鼓勵“再創新”;明確信息傳遞的各環節,以恰當的方式和技巧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對恰當的人做恰當的“信息傳遞”。
(作者單位:遼寧何氏醫學院藝術學院)
作者簡介:王琳(1988-),女,籍貫:河南洛陽,碩士研究生,設計藝術學專業,助教,研究方向:產品設計,沈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設計師協會會員,現任遼寧何氏醫學院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