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摘要】在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是職業學校不懈追求的目標,也是促進學校的發展、培養合格職校生的必由之路。文章從提高職校教師素質的手段途徑入手,并提出了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關鍵詞】職業院校 教師 素質 提高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65-01
職業教育蓬勃發展,這對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教育教學工作的優劣,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那么如何提高職校教師的素質,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形勢的需要,文章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素質的手段途徑
教師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教師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學生的培養,教師的高度決定學生的高度。因此,教師應夯實教學基本功,提升自身職業技能。為切實提高教師基本功,使教師具有過硬的教學基本技能,可開展粉筆字、鋼筆字、課件制作等專項訓練活動,每周都練寫鋼筆字、粉筆字、反思筆記等。并注重經常性,常態化,把所練的技能用在課堂教學之中,養成習慣。另外學習制作教學課件,教具制作,撰寫教學反思、經驗論文,參加或觀摩教學比武活動等等,磨練意志,苦練內功。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將課堂教學技能作為職校教師安身立命的第一要件。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活動主陣地,學校應始終著力于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結合觀摩課等有效形式,全面促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效率。相互研討,相互學習,在學中練,練中學,凸現教學實效。
教師除了熟練掌握自身專業學科知識外,還應在心理學、教育學等知識方面有所發展,畢竟教師除了教書之外,還要育人,能夠想學生之所想,做他們的貼心人。除此之外,職校教師還應具有收集運用各種知識信息的能力,并能熟練掌握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記學習筆記,聽課筆記,撰寫心得;參與學情分析,解決實踐問題;評析突發事件的處理過程,總結經驗等等,不斷提升理論素養?!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在學生心目中,教師猶如知識的化身,人生路上指路的明燈,做教師的更要善于學習,勤于學習,朝著興趣廣泛的方面發展,以自己淵博的學識與非凡的人格魅力取信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扮演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角色,還是引導學生完善人格、健全心智的引路人。
二、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素質的認識思考
聚焦課堂、求實高效。教師教學活動的最主要形式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教師素質最主要體現。作為一名職業院校教師,做好課前準備、把每一節課上好,這是教師職責需求,也是責任心的表現。在教學實踐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師生享受課堂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除了在理論上要有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觀念之外,還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方法。首先,采用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引導學生快樂地學習創造外在條件;其次,精心設計課堂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質疑,嘗試調查研究,養成探究學習的好習慣。再次,每節課都要留下空白和難點,大約要有十分之一的內容,讓學生不能一聽了然,必須在課下查閱資料,切磋請教才能解答,延伸學習過程,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應該不斷更新,最大可能的接近面對的學生的現狀,踐行因材施教,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交流,共同成長提高平臺,把實現課堂教學質量最優化。
不斷學習,提升內涵。作為職業院校的老師,不應放松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僅僅滿足于做個教書匠,更不能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工作態度。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學習,不充電,不提高的老師也不是好老師。面對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到來,教師更應順勢而行,不斷增加知識儲備,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所有理想的教學效果的實現,都離不開教師認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扎實的專業知識,新穎的教學方法,而這一切又都是不斷變化的。迎接變化,勝任挑戰的唯一途徑就是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不斷反思,追求完美。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養成教學反思的好習慣。在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因,因此教師必須在每次課之后對課堂教學進行診斷,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寫教學反思日記,做教學反思筆記,以便于定期回顧思考,把握規律,明確努力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讓多年的教學實踐真正成為一筆財富。葉瀾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但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敝挥胁粩喾此?,才能不斷梳理自己教學的成敗得失,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是追求完美的藝術過程,同時也是一遺憾的創作過程。堅持不斷反思,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接近完美,減少遺憾。
總之,新形勢下職業院校教師不僅要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還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僅要向課堂教學要質量,還要向自己要內涵;不僅要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還要自己朝著高素質的方向不斷努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