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濤 蘇莉芬
【摘要】為貫徹教育部的《關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將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社會行業使用能力融合到實際教學中,筆者在《寄生蟲學檢驗》課程教學中對“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嘗試,分析了該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寄生蟲學檢驗 教學做一體化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238-01
《寄生蟲學檢驗》是醫學檢驗專業的專業課程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要能夠掌握寄生蟲形態特點、生活史特征及常用檢測方法,以便進行相關標本的寄生蟲檢驗,以確定或調查是否存在寄生蟲感染或污染、寄生蟲病的治療及防控效果,為寄生蟲病診斷和防控提供依據。我校根據高職高專的職業教育特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為了達到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職業素養要求,提高本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為社會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我們在教學中根據寄生蟲檢驗課程的特點,推行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經過檢驗和反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1-3]。
1.“教學做一體化”的含義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根據陶先生的理論,把“教、學、做”各個部分環節結合在一起,形成適合相應學科結構和系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中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邊教邊做、邊學邊做,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從做中找出差距及時更正,重新復習所學的理論知識,再重新動手操作。學生學的過程也是融入做的過程。教師教完了整個項目,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也學會實際的操作,使所學的理論得到實操的驗證,專業技術學會了,技能也得到加強。要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中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就要開展教學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和強化學生動手能力。
2.“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應用于寄生蟲學檢驗的探索與實踐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將教學場所直接設在實訓室,師生間在教、學、做的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激發和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真正化被動為主動,而教師則成為課程的引導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很大好處。
2.1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案的設計
寄生蟲學檢驗教學方案的設計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并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將人體寄生蟲學檢驗項目納入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組建合理的雙師型隊伍,以醫學檢驗實訓室、圖書館以及臨床實踐基地為依托,從“教學做”三個環節全面深入開展。教學內容根據臨床開展項目進行選取,如:消化系統寄生蟲、循環系統寄生蟲、皮膚與組織寄生蟲、泌尿生殖系統寄生蟲等章節,根據目前國內流行情況任課教師將授課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刪減。
2.2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案的實施
教:教學全過程要堅持把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整合的教學理念。在理論部分教學過程中,我們主要是通過案例教學來實現的。引入疾病案例進行教學,案例庫的建設是成功完成參與式教學的關鍵步驟。老師在備課時根據教學所需的“案例要求”進行資料收集,圍繞案例問題產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可能提供的解決方案等進行整理分析,使之與課程內容緊密相聯。在相關章節教學中導入相應的臨床病例,讓學生結合病例有目的地學習,將被動枯燥的理論課學習轉變成為解決具體問題而學。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綜合運用知識及臨床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臨床知識。實訓部分教學,教師根據寄生蟲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標本進行觀察。例如:消化道寄生線蟲是常見的消化道寄生蟲,其標本來源也很廣泛,在實訓內容授課時,我們采用臨床采集的糞便標本讓學生進行觀察并指出課程中所涉及到的寄生蟲蟲卵或蟲體。
學:學生學習的動力源于課程的重要性和生動性。為全面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既要讓學生理解該門課程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如何將課程設計的更有趣味性,讓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被老師督促轉變為自己有意愿去學習。例如,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在授課之前,利用網絡收集與課程相關的視頻、文獻、新聞報道等媒體素材制作成課前預習材料,在課前交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產生興趣。讓學生通過利用圖書館、網絡資源對相應部分進行自學。
做:充分利用設施完備的校內及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的實訓操作提供完善的硬件保障。我校的校內實訓基地為仿真度較高的實訓室,實訓室包括標本采集窗口、標本預處理區、分檢區、檢測區、試劑保存區及醫療垃圾處理區組成,針對寄生蟲學檢驗、血液學檢驗等形態學課程,我們配有數碼顯微互動系統。部分需要使用臨床感染性標本時,其授課任務在臨床實訓基地完成。我校醫學檢驗專業目前在大慶市擁有2家臨床實訓基地,其中一家為三級甲等醫院。學校積極進行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利用社會資源彌補教學資源的不足,也使教學更貼近臨床一線。此外,在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我們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通常會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完成相關內容。讓首先完成實訓的學生,給其他同學講解實訓過程中的關鍵點、注意事項等,并將學生表現計入學生平時成績考核。
3.結語
以前我校的寄生蟲學檢驗課程的理論和實訓是分開講的,在實訓課上學生與教師互動活躍,而且能夠認真完成實訓內容,但有時因理論課中重點內容掌握不充分,時常會向教師詢問理論課中內容。而在理論課上學生的參與性較低,對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果就很差。老師努力講卻很難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枯燥,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從教學效果上看,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高,充分的挖掘出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是學生能夠完成學業并所掌握技能符合用人單位需要的保證。在方法上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授課形式更加豐富和充實,使教師能夠有效掌握課堂。
參考文獻:
[1]李蘭忖,張淑艷,曹金娟等.完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推進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2-4.
[2]李五坡,董海霞.高職教育“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改革探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13-15.
[3]江凌靜,辛杰,陳群等. 醫學檢驗專業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7):11-12.
作者簡介:
呂文濤(1981-),男,遼寧開原人,醫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醫學檢驗技術教學與科研工作。
蘇莉芬(1966-),女,黑龍江伊春人,醫學學士,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從事醫學檢驗技術教學與教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