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粲
【摘要】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其次,課堂活動之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再次,教師要避免在課堂上沉默。最后,對學生的表現予以適當的肯定和表揚。
【關鍵詞】初中語文 ?學生 ?充分 ?參與課堂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深知要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的困難性,這也是一個讓很多教師十分頭疼的問題。但如果教師無法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中來的話,教師就很難保證學生能夠掌握的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學有所獲,教學目標也很難順利完成。其實,經過分析總結,筆者認為學生無法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有以下原因:其一,學生在教師上新課之前沒有做好預習工作,對當堂所講的內容一知半解,上課的時候跟不上教師上課的節奏,無法專心致志,認真聽講。其二,教師的提問方式不當,導致教師的問題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教師的問題讓學生不感興趣,還有可能是教師的提問過于復雜,超出了學生的解答范圍。其三,學生沒有完成家庭作業,在課堂上缺乏心理安全感。其四,教師在課堂上組織課堂活動時,由于其組織方式的欠妥,導致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都不夠融洽,使得課堂上的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以上四點是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無法完全參與到課堂中來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要想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就必須從以下以上幾方面入手,對癥下藥。首先,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其次,課堂活動之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再次,教師要避免在課堂上沉默。最后,對學生的表現予以適當的肯定和表揚。
一、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讓學生在語文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是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的前提和基礎。在學生學習新課的時候,課前預習會給學生提供一種心理安全感,當學生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之后,才能夠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地聽講。試想一下,如果教師在講新課之前,學生對課文內容全然不知,學生是很難跟上教師的課堂節奏的。因此,要想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首先要根據下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比如:讓學生閱讀課文、熟悉詩詞、熟悉句子等。或者給出一些比較具體的問題,比如在課文中找找某個知識,課前有目的性地預習一下課文等。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熟悉教師在該堂課所要講的內容,那么,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學生對于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識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這樣教師就能得心應手地調節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課堂活動之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給學生劃分一下學習小組,讓小組與小組之間展開競爭與合作,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相互學習。這樣學生在結束了筆者的第一課堂之后,還有一個筆者給他們組織的第二課堂,并且筆者會經常在課堂上讓小組之間討論、競賽。相信很多教師都會有如此的實踐經歷,即通過劃分學習小組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但是,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之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做一些具體的要求和說明。劃分課堂活動小組,劃分課堂小組時,小組的規模要適宜,學生的人數盡量控制在十人以內;每個小組都應當選取一名有責任心的學生作為組長,組織管理好該組的課堂活動。其次,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思想工作。讓學生明白他們之間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團結的統一體,應該相互信任、有責任心、甘于奉獻。最后,教給學生一些具體的合作策略,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收獲。總之,在課堂活動之前,要讓學生了解活動內容,在課堂活動中,每個小組成員都得全力以赴,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全心全意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教師要避免在課堂上沉默
在課堂上,沉默的學生通常會成為課堂活動的消極參與者,在課堂上收獲甚少;積極踴躍的學生則通常會成為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收獲頗豐。由于心理和行為方式的原因,課堂上的“沉默制造者”可能是學生,也可能是教師。其實,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不經意間的語言或動作,就可能制造沉默,比如某些教師在上課時喜歡只將目光投向那些發言積極、表現活躍的學生,而忽略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這樣在無形當中忽視其他學生的感受或者言論。此外,默許一些學生對其他同學的觀點和看法進行過分的駁斥等,教師的這些做法都會導致課堂沉默,因為教師的這些行為在學生的潛意識中造成了一種不公平的印象,對課堂的反感也會隨之而生,久而久之,學生也就不愿參與到課堂中來了。其次,課堂活動小組內部對某一個成員進行孤立和排斥,也是造成課堂沉默的一個原因。所以,教師在課堂活動中要將所有學生都容納到課堂活動中來,給予更多學生關注,對部分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教師要尋找原因,對其予以鼓勵和開導。
四、對學生的表現予以適當的肯定和表揚
每位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前或者是回答問題的時候,心里都充滿著期待,而學生的期待中,最多的就是希望教師能夠重視自己的回答,并且對自己的答案給予肯定和評價。由此,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態度也是決定學生是否對課堂活動感興趣,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重要原因。因此,為增強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其在課堂上充分表現自己,教師應當改變自己為師的態度。對于學生的回答,予以適當的贊揚和肯定,而不是直接給學生一個晴天霹靂,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批評。如果學生的回答是不正確的,教師不要急著去糾正,而是首先應該肯定學生思考的結果是有價值的,再指出學生答案中的不足,慢慢引導學生向正確的結論靠攏。特別是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心里本來就存在一定的恐懼,害怕自己答錯,更害怕教師對自己嚴厲地批評。與語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相比,他們更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幫助,這些幫助和肯定在他們心目中,比多聽幾堂課都有效。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回答問題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表揚。
語文是一門相互交流的科目,教師必須保障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學生才能學有所獲,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去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參加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并及時給予他們反饋和回應,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