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霞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從傳授者變成了引導者、參與者,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課堂主人和參與者。教者樂教,學者樂學。英語學習迎來了又一個春天,一個民主、高效、生態的初中英語課堂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關鍵詞】建構 英語 高效生態
時代的腳步跨入21世紀,我國的教育發展也進入了新時期,新一輪課程改革以銳不可當之勢行進在神州大地上,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課堂,刪減、完善了教材內容、結構,樹立了新的教學觀念,建立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初中英語的高效生態課堂應運而生。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傳授課本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活動不再是英語課堂的主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教學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課堂已不再是英語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陣地。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課堂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變得更加平等、民主、和諧、高效,更加充滿趣味、開放、交流及成長與智慧的氣息,即“生態課堂”。
生態課堂主張在課堂的生態場中,通過老師的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自由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生態課堂強調“以生為本”,在這一活動中,學生主要表現為主動探究知識,能夠主動思考、得出結論。因此,英語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充滿趣味性、交流充分、開放自由的生態課堂,不僅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精神。下面筆者就如何構建初中英語高效生態課堂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構建英語情趣課堂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⒄Z教師教學的最高境界,不是局限于傳播知識,二是能充分“激發”“調動”“激勵”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并能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探究英語知識,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也就是要構建英語情趣課堂,即情境教學。如何創設英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1.運用多媒體創設英語教學情境。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教學已經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普及,利用多媒體再現一些精彩的與課文有關的情境,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給學生造成一定程度的感官刺激,從而調動學生自身的智力、非智力因素,激發他們的情感,并吸引學生盡快進入英語課堂學習中去。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7B Unit5 Integrated skills這一課時,可以先用投影播放“自我介紹”的畫面,讓學生懂得如何介紹自己,然后讓學生“Talk about yourselves”,瞬間就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高了課堂效率。
2.利用英文歌曲創設英語教學情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適時、適度、適量地插入歌曲,既能創設英語學習的語境,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初一學生剛接觸到英語時,我們要從字母學起,我們把英語字母編成英文歌曲,學生學習起來就很容易,也很樂意學習英語。
二、構建英語互動課堂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常常是教師一人傳授,學生被動接受,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空間和時間。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師生“互動的課堂”、生生“互動的課堂”,從而實現“教師情動”“學生主動”“課堂生動”的生態教學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堅持師生雙主體地位,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7B Unit5 Integrated skills這一課時,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不僅“Talk about yourselves”,還可以”Introduce your friend to your classmates”。因此我們要把英語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敢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教師是課堂的參與者,要學會聆聽學生的見解和觀點,并及時進行點撥。
三、構建英語靈動課堂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來,要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能夠充分的展示自己的風采,樹立信心,培養能力,提高效率。
1.搭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坝⒄Z課堂教學不僅是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更多的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探究、感悟”,搭建一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提升自己的能力,釋放自己的豪情。我們要把課堂看做是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們健康成長的搖籃。學生擁有無限的潛力,關鍵是我們教師能否給學生搭建足夠大的展示平臺。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7B Unit5 Integrated skills這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弄清楚如何自我介紹,引導學生自我介紹,介紹朋友等等,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也鍛煉了能力,更增強了信心,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2.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英語教學的重點在聽說能力的培養,我要建立英語課堂沙龍的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得學生聽、說自如,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