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
閱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定的初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但長期以來,受到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過分注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指導。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偏重語法教學,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基本是一種“知識”型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教師上課偏重于語言知識的講解,忽視語篇教學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只是利用閱讀教材將所要講解的語法、詞匯一一呈列在學生面前,將完整而有意義的文章分解成若干個零散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教學成為知識的搬運,教師就語言論語言,就交際談交際,忽視了語言與學生的意識、思維的不可分割的聯系,沒有很好的重視語言作為認識工具的作用,導致學生的認識能力發展的滯后,從而缺乏閱讀的興趣甚至產生厭倦情緒。
二、教師缺乏對閱讀技能的指導,學生的閱讀活動盲目而被動
閱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過程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有創造性的心理過程。讀者在閱讀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不斷對視覺信息進行解碼、加工和處理。但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的做到知識的遷移,并使學生終身受益”??梢姡匠=處煂W生閱讀技能方面的點撥和指導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種閱讀技能之后,才能成為一個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個體。
三、問題的設計缺乏層次性,不能有效的檢測閱讀效果
課堂內我們經??吹降恼n文閱讀題是以下兩種:1.以Who /What /When /Where提出的問題;2.回答Yes /No,True /False的判斷題;教師利用這些問題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雖然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了考查,但是這些問題只是涉及到課文的一些淺層內容,無法將學生引入到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且對學生在將來人際交往中得體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培養。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設置問題必須要有梯度,體現出層次性,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潛能才能被不斷的挖掘。
四、局限于閱讀本身,課堂教學不能得到拓展
1.閱讀前的準備。在閱讀訓練之前,教師應首先提出閱讀要求,制定閱讀計劃。包括閱讀目標、閱讀的步驟、時間的安排或閱讀的方式等,根據不同文體、不同閱讀目的可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或策略。教師可讓學生完成一些特別設計的熱身訓練,對材料的來源和背景知識有所了解,使學生對隨后的閱讀產生一定的興趣和動力。
2.閱讀過程中的自我監控和調節。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監視自己的閱讀速度、閱讀策略運用的效果、閱讀具體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在閱讀中是否有不良習慣等。在閱讀過程中可采用以下監控策略:
(1)略讀(skimming):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做準備。尋找主題句,獲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題。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
(2)跳讀(scanning):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
(3)細讀(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 ):分段細讀,注意細節,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于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3.閱讀后的自我評價。閱讀后的自我評價主要是讓學生時刻提醒自己,讀完文章并不意味著閱讀的結束,還需要對閱讀策略、效果等進行檢查、反思,以指導以后的閱讀。
4.立足課內,注重課外。初中英語教材中所選擇的閱讀語篇具有時代性,涉及面廣泛,題材和體裁更是多種多樣。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課文作為閱讀材料進行訓練,課文教學應采用整體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抓住重點、確定主題,尋找語感。
閱讀的宗旨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靠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應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的、內容新穎、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的課外讀物。選擇閱讀材料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要注意量力性原則,不能過長,過難;還要注意趣味性,要使學生有興趣并感到有能力愿意去完成。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于學生了解外國風情和風俗習慣,從而熟悉英語的特有表達方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